楊建嬡
【摘??要】為了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中職院校根據實驗室現有的教學資源,對護理專業的實驗室進行了小范圍的優化和整合,創建了護理技能培訓中心,實現對教學資源和培訓場地的合理應用。本文主要就中職護理實驗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護理??實驗教學資源??優化整合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4-0159-01
中職學校根據護理專業的實驗教學要求,對實驗室以及學習內容進行有效的調整,創建獨立的實驗室和資源共享平臺,這樣不但能有效利用實驗室資源,還能有效幫助護理學專業學生的學習,開發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主要表現為實驗室安排的合理性、教師研究成果的轉換性、教學資源信息化管理等。
一?創建護理實驗室儀器資源共享
中職實驗室又被稱為開放實驗室,主要是因為在此實驗室能實現教學資源和實訓場地的共享。中職實驗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熟練的操作技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實驗項目,確保學生素質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除此以外,當學生完成了現有教學實驗任務后,護理實驗中心會將教學資源如儀器設施、師資力量和環境條件等免費對學生開放,而且還會開展對醫院護士的培訓,以滿足本校師生和各科人員的需求。本校師生和各科人員要想使用實驗中心的實驗室及儀器設備,只需向實驗中心提出申請,便可進行實驗,這些精良的儀器設備是申請實驗中心項目的先決條件。實驗中心資源免費開放,使本校師生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實驗儀器,確保儀器在內的技術等實驗重大項目的順利申請。資源共享也為申請實驗中心裝備研制項目提供了參考價值,便于教學的順利進行。實驗中心將大量的臨床經驗與教學充分結合,為學生搭建掌握臨床知識的完美平臺,也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更有效地提升了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實驗教學質量。
二?通過各學科的資源共享優化護理實驗室的教學資源
在中職院校的護理學實驗中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特別重視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和協調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實現對中職護理實驗室教學資源的共享與優化。
1.借助高端智能體系模擬進行教學
生理驅動智能綜合模擬系統FB是將包括心血管系統、藥代動力學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在內的生殖學功能、藥理學功能和臨床護理治療方法相結合的綜合模擬人。綜合模擬人能模擬出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癥、體型特征及臨床護理操作。模擬人不但能對患者的真實癥狀及病理變化進行實時模仿,而且能使系統設置發生改變,對外護、內護及基護等科目進行模仿操作,營造臨床模擬教學環境,增強師生臨床操作的真實感。為老師再現多功能的模擬臨床教學環境,增加學生的臨床實踐經驗,挖掘學生學習中職護理的潛力,讓護理教學更加生動形象,使學生能系統充分地掌握知識,更深刻地體驗患者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系統有利于師生隨時互動,讓學生更早地接觸臨床,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加學生的臨床經驗和實踐綜合技能,從各方面科學評價學生的綜合水平。此外,模擬人系統還有視頻功能,可以將老師的實際操作上傳至屏幕,供其他學生參考、評價、學習,使模擬人系統更廣泛地服務于各個教學領域。晉中市衛生學校的具體做法是:專門派一些懂護理的專職人員進行儀器管理,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根據學習內容,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儀器知識教學,在日常教學中組織教師共同研究實驗器材,探索新型實驗項目,并保存在電腦中便于日后教學使用。老師了解的實驗儀器多了,自然在授課過程中顯得游刃有余。
2.模擬心肺聽診教學軟件與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模型交互系統
模擬心肺聽診教學軟件和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模型交互系統收集了20個患者的呼吸音及心音,并配有與之相匹配的呼吸音圖與心音圖,描繪了很多靜態示意圖,有機地將有關的心音圖、醫學理論、心電圖、血流動力學圖、線片及BE片等聯系起來,更加客觀地闡明了教學的重點內容,如呼吸音及心音的發生機理、聽診方法及特點、傳導方向、細震顫、出現時期及摩擦感等。該系統不但能使學生在各個聽診部位聽到正常的或與某疾病有關的聽診體征,而且在相應的聽診部位還能聽到該疾病的聽診體征,在臨床上,對某個患者進行身體檢查是完全合乎實際臨床聽診規定的。學校針對易混淆、難掌握、難區別、性質幾近相同的呼吸音、心音開設了鑒別聽診,讓學生反復地進行鑒別聽診練習,使那些易混淆的呼吸音、心音交替重復出現,多次對比,并配置直觀的動畫圖及說明,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對中職護理學實驗室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創建新型護理實驗條件,能有效改善實驗室不集中的問題,避免了實驗資源浪費,有效地實現了實驗教學資源和實驗場地的共享,更便于各種教學方式的開展,也優化了中職學校護理學實驗教學。
參考文獻
[1]楊朝云.高端模擬一體化崗前培訓法在護生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1(18):134~13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