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江華 易杰
【摘要】隨著國家級、省級競賽的逐步完善,對高職院校的促進作用日趨明顯,對高職院校的電子專業會產生什么影響?學校如何去適應競賽,利用競賽平臺如何去進行教學改革?本文結合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對我院的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進行剖析。
【關鍵詞】電子設計競賽;省電子競賽;教學體系改革
引言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是國家教育部國家教育部、信息產業部主辦的,從1994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江西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省教育廳主辦的大學生競賽科目之一,每年五月份舉辦一次,目的在于推動高職院校電子類專業的教學改革,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1.通過競賽,不斷提升“雙師素質”和實訓環境建設。
我院電子專業從2007年開始積極參加國家、省電子設計競賽以來,獲取國家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級獎項100余項。目前我院電子系共有13位電子專業老師,2位教授,1位高級工程師,4位副教授,5位講師,形成一個結構合理、優秀的教學團隊,“電子設計與制作”教學團隊2010年評為江西省優秀教學團隊,其中吳國輝老師獲“江西省教學名師”稱號。我系通過積極申報,獲批2011年中央財政支持的電子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教學硬件設施已經有非常大的改善。
2.電子設計競賽推動實踐教學改革。
我系教師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形成了一系列的圍繞競賽組織的學習活動,獲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師相繼在省級刊物發表相關競賽類論文20余篇,并獲批省級精品課程4項,研發專利20余個。圍繞競賽對課程進行改革,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進行了針對性的課改,讓“競賽內容進課堂”,將相關的課程編寫成教材,從趣味性,學生思考方面入手,在引導學生的興趣的前提下,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學生能力發展為指標。以賽代考,通過學生參賽的選拔,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核!
3.以賽促學
競賽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實踐平臺,由于現在上課的目標明確,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每次課都能很好的完成一個小制作,并能很好的解答老師提出的引導性的擴展。我系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如電子協會,電子免費維修點,并在老師的帶領下向校外接受各種業務。學校也建立了相關的機制,每學期定期請名師及企業工程師對學生開展知識講座,以拓展學生思路,獲取更多的知識,同時參加過競賽的畢業生均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4.競賽在學生中以點帶面的積極作用
將競賽帶入課堂,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競賽,享受自己制作的樂趣,很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然后以學生參賽隊伍的選拔,對學生進行考核,對學生進行更深的激勵,對學生形成了一個相互追趕的良好氛圍!學生之間,老師之間,師生之間,處處有競賽,處處有比拼,但處處又有協作,處處有深情,通過一次次的解決問題,一次次的合作互利,既能讓學生感受到競賽的競爭,又能感受到團結互助的必須。形成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能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
5.結束語
在目前各高職院電子專業招生形勢低迷,學生動手積極性越來越差的情況下,如何圍繞省級,國家級各項競賽,進行課程改革,提升學生的興趣,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加大學生就業能力,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只有通過教學實訓內容、考核模式上的改革,給學生提供更大的興趣,讓學生主動起來,不斷地通過學習—實踐—社會檢驗—再學習,形成良性循環。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促進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社會活動相結合,將專業當成愛好,將愛好做成事業。才能真正的實現“來愿學,學必精”的高職學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