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仙
21世紀是知識經濟、信息化的時代,各種知識都在不斷地迅速交替更新,一成不變、固守成規的老式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及不斷強化已成為當今學生尤其是職高學生的迫切需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成為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如何在職高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筆者做了一些嘗試。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源泉是自我的需要,但是學生的自我需要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根據我對學生的觀察與分析,影響學生學習計算機興趣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每個章節的學習任務、學習內容心中無數,教師講什么就聽什么,課本上有什么就學什么,加上教學內容枯燥無味,不易理解,使得基礎較差。本來就缺乏學習興趣的職高學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對學習失去信心。
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做了一些努力:
第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把抽象的教學內容演繹得具體形象,易于理解。把枯燥無味的各種概念,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的有條不紊的演示,使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學生思維更加活躍,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在一個學年和每一章每一節教學的開始,應讓學生了解本學年、本章、本節的學習內容,在學生了解了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把教學目的以學習任務的形式交給學生,把知識重點以學習重點的形式交給學生,并以知識本身的豐富內容激發學生探索物質世界的強烈欲望,調動學生以自我需要為目標的學習積極性,形成學習者主動學習的局面。以我在Visual?Basic?6.0的教學中講解Timer控件為例,我先把新控件做成一個有趣的數字小游戲:單擊開始按鈕,在按鈕上會出現一個隨機的三位數,同時三個彩色的數字不斷跳動變化,游戲的任務是使停下時的數字與按鈕上的數字相同。上課前先讓學生試玩,再告訴他們其實這個小程序并不難做,只要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他們自己也能做好的。這樣一來,學生們便躍躍欲試,在講新課時一個個都全神貫注,恨不得把新知識盡快學會并進行嘗試。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便在不知不覺中調動起來了。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念,不斷提高其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
素質教育的特性之一是尊重、發揮和完善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知識、完善自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學習是自己進入和完成認識的過程,這種過程是任何教師都無法代替的,教師應是這個認識過程的指路人。因此,教師工作的重心不應是單純地考慮怎樣講好一節課,而是考慮怎樣才能發展學生的聰明才智,怎樣引導與組織學生發展思維,自我取得知識。下面還以Timer控件教學為例。
第一,請學生根據游戲界面及學過的控件分析該程序所需的控件(四個命令按鈕;三個標簽;窗體控件Form1)。
引導:要使三個數字跳動還需要一種新的控件——Timer控件,該控件響應時間的流逝,獨立于用戶,編程后可用來在一定時間間隔內執行某一特定操作。它只在設計時出現,運行時不可見。
實踐:新建一個工程,把所需的控件放到窗體中適當的位置。
第二,調整控件的屬性:命令按鈕、標簽和窗體控件的屬性由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自行設置;定時器控件需要設置的屬性有Enabled:False(讓定時器開始時不可用);Interval:100、120、140(設定三個定時器的間隔頻率分別為0.1毫秒、0.12毫秒、0.14毫秒)。
實踐:修改新建工程中各個控件的屬性,并保存工程。
第三,編寫事件代碼。
引導分析:各控件在運行時所需要完成的任務。
編寫代碼:先讓學生根據分析自己試寫代碼,實在不會的部分再由我來講解。
第四,調試運行程序。此時,學生們看到自己做出來的程序可以運行了,甭提多開心了。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不斷增強自我完善、自我創新的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創新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一是計算機教學課程內容的精心選擇。教師要靈活掌握計算機教學課程的內容,不一定要完全按課本上的內容一成不變地講授,除了抓住基本的知識技能外,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興趣來安排并加入新的知識點,并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以更好地優化計算機教學課程的信息,使所學內容更容易被學生接納,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形成創新意識。二是改革評價方法。為了改變學生僅想要個好分數的思想,我在教學中積極嘗試,總結出了一套適于計算機教學課的作業評價方法,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讓他們走出了對待分數的誤區,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方法是:不單看卷面分數,而是把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綜合考慮進行打分。三是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水平有較全面的了解,并制定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增強教學針對性,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單一標準造成的弊端,讓每個學生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每一節課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總之,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受到具體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質量、相應的教學目的及設備的物質條件等一系列因素所影響。因而企圖用一種或幾種固定的方法、模式去解決復雜的教學工作中的問題是不可能的。只要教師以培養高素質的學生為目標,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和提高學生的能力為核心,激發學生對掌握知識的主動性,就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