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宏 王連明
【摘??要】本文在文化創意旅游大背景下,進一步探討文化創意和旅游演藝融合的動力問題,從旅游者需求層次提高、現代科技進步、旅游產品發展規律的需要三個方面,運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和旅游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對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融合動力展開分析,嘗試對此問題進行初期理論性探討,為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關鍵詞】融合動力??需求層次理論??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融合??旅游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中圖分類號】J5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4-0185-02
一?旅游演藝與文化創意
1.旅游演藝的內涵
旅游演藝是指在旅游景區現場以及旅游地其他演出場所內進行的、以表現該地區歷史文化或民俗風情為主要內容,且以旅游者為主要欣賞者的表演、演出活動,統稱為旅游演藝。旅游演藝來源于傳統表演藝術,到了現代工業社會以后,人們的注意力開始從傳統轉向現代,大量傳統表演藝術都面臨著難以適應現代文化的困難,面臨消失的危險。然而,現代社會又催生了旅游業的發展,傳統表演藝術作為重要的旅游資源日益受到重視,全國各地紛紛挖掘本地傳統表演藝術資源,進行一系列的整合包裝后推出旅游演藝這一旅游形式,并取得了顯著發展。現代旅游演藝脫胎于傳統表演藝術,而傳統表演藝術是某一地區傳統文化的體現,因此現代旅游演藝的靈魂就在于文化。
2.文化創意旅游的興起
文化創意是指文化的原創性、創新性,是指蘊含在文化產品和文化活動中獨特的內容與嶄新的形式,簡單地說,文化創意就是用創造性的想法對原有文化形態進行改變。在知識經濟時代,文化創意理念及產業受到世界各國重視,并且超越經濟領域與旅游業快速結合在一起,形成文化創意旅游,當前的創意旅游即指文化創意旅游。在文化轉向的影響下,現代人對文化的關注日益密切,對旅游背后的文化價值越來越重視。文化資源是創意旅游的素材,對文化的消費和體驗是創意旅游者的原動力。在文化創意旅游中,文化是基礎,沒有文化的旅游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3.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的共同屬性
旅游演藝是旅游的業態之一,文化創意旅游演藝是文化創意旅游的具體化和繼續發展。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都以文化為基礎,都離不開文化,兩者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所以文化是旅游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的共同屬性。正是這種共同屬性,文化創意和旅游演藝擁有了共同的基礎,才使得兩者能彼此促進、共同發展,也使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的融合成為可能。此外,創意這一要素非常重要,為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旅游演藝提供了持續的創新動力,使旅游演藝不會長久拘泥于某一段固定文化狀態,從而有力地促進旅游演藝的可持續發展。
二?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融合動力分析
1.旅游者需求層次提高
傳統旅游者對旅游對象主要停留在直觀觀賞和簡單的體驗上,隨著現代旅游的發展,尤其是體驗旅游理念逐漸興起以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層次在不斷提高。在文化創意旅游大力倡導發展的今天,旅游者對文化創意旅游的需求呈現多元性、娛樂性、符號性、實用性和虛擬性體驗的趨勢。同時,旅游者已開始從傳統遺產保護式的旅游原真性向注重符號的后現代旅游原真性轉變。后現代主義原真性認為真實性是超真實的,是真是假,是原件還是復制品,是實體還是象征,無關緊要,是對真實進行仿制、模仿的像,以一種超真實而存在。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心理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理論,主要說明了心理需求是從生理——安全——社會——尊重——自我實現不斷由低向高遞增的過程。有學者據此理論與桂劇旅游演藝結合,分析旅游者在觀賞桂劇時在五種心理需求狀態下的各種具體表現。旅游者需求的提高,契合了旅游者心理層次需求的頂端部分,對社會交往的需求表現在旅游者不甘心把自己當作過客,希望在旅游演藝中通過親身體驗及互動交流滿足對社會交往的需要;對受他人尊重的需求表現在旅游者對旅游演藝多元性、娛樂性等需求希望能夠得到旅游演
藝表演者的響應,從而使旅游者感覺到被尊重;對自我實現的需要表現在旅游者欲使自己的想法、需求在旅游演藝中得到體現,而表演者為迎合旅游者對旅游演藝也做出必要的改動,從而使旅游者自我的意志得到體現。
旅游者需求層次的不斷提高,既為旅游發展提供了動力,又給旅游發展造成了壓力,在當今旅游業以市場需求為主導的發展格局中,旅游者的需求必須被重視,旅游發展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對旅游演藝而言,其發展也應跟隨旅游發展主流和趨勢的步伐,才能使自身的地位穩固。單純簡單復制傳統表演藝術形式和內容,可能在一時會滿足旅游者的需求,但如果不能很好地認清旅游者需求的變化,最終可能會喪失大部分旅游者。
2.現代科技進一步推動
現代科技的進步對旅游演藝發展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盡管學者在此領域的研究甚少,可現代科技在旅游演藝中的表現則是實實在在的。傳統表演藝術除了單一的舞臺和必要的道具和簡單的工匠技巧應用之外,其表演效果自然十分有限,難以在視覺、聽覺、嗅覺、情緒渲染之中對旅游者產生巨大的沖擊。現代旅游演藝對科技的使用遠遠超出了傳統表演藝術的能力范圍,使傳統表演藝術只存在想象中的場景得以實現,這具體表現在:(1)音響效果。傳統表演藝術舞臺聲音除了表演者說場外,就是后臺有限樂器的伴奏,而且無論是表演者的說唱還是樂器伴奏都只能停留在原聲而不能使聲音擴大;現代音響系統實現了聲音的電子化,不僅擴大了表演者說唱和樂器的聲音,而且樂器在數量、搭配、合音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進和提高,并且能對音響效果進行修正。(2)燈光效果。傳統表演藝術基本上是沒什么燈光效果的,可用的只是自然光和火燈光,更談不上什么燈光搭配;現代舞臺燈光效果主要借助電力,從光的顏色、光的搭配、光的投射方式等方面完全開啟了一個新的舞臺格局,給旅游者帶來極大的視覺沖擊效果。(3)影像效果。傳統表演藝術沒有影響效果,主要是在幕布上繪制一些簡陋的圖像;現代舞臺運用先進的投影、攝像技術,通過對電腦技術的應用,可以播放錄制影像和制造虛擬景象,并且已經實現了舞臺的3D化,創造了立體式舞臺,這一系列的現代舞臺影像極大地豐富了舞臺內容和效果,是傳統表演舞臺無法比擬的。
科技因素對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融合的影響十分巨大,不論理論設想多么合情合理,如果在技術環節上不能實現也是徒勞。科技因素是區別傳統表演藝術和現代旅游演藝的關鍵,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的深度融合永遠依賴現代科技來實現。
3.旅游演藝產品發展規律的需要
旅游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旅游產品發展的經典規律,1980年由Butler提出。Butler認為一個地方的旅游開發不可能永遠處于同一水平,而是隨著時間變化而不斷演變的。旅游產品生命周期模型中生命曲線呈S形,分別代表介入期、發展期、穩定期、滯長期和衰弱期六個不同階段,說明每個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是無限的,必須要精心保護以延長其存在時間,無論是什么類型的旅游產品在總體原則上都不會脫離這一規律的制約。如果對處于穩定期的旅游產品不精心維護,緊接著必然會走向滯長期和衰落期,相反如果對處在滯長期和衰落期的旅游產品重新整合提升,就會從滯長和衰落階段轉向復興階段,從而延續新的產品生命周期軌跡發展。
當前,關于旅游演藝產品的生命周期問題還沒有學者系統進行研究,但筆者可以堅定地認為,作為旅游業態之一,旅游演藝產品一定符合旅游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從哲學上說,一切事物都處在變化發展之中,必然經歷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任何一個旅游演藝產品都不可能跳出這一哲學命題。從旅游演藝產品競爭的關系來看,新形式的旅游演藝產品出現就會將原有旅游演藝產品置于被動地位,即使原有旅游演藝產品正處在發展穩定期,也會因受外部性原因影響被迫淪入滯長和衰落階段。從旅游者角度來看,旅游者對旅游演藝產品需求是不斷變化的,一成不變的旅游演藝產品會造成旅游者“審美疲勞”,這樣的旅游產品一定會被旅游市場淘汰,跟上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步伐,就會延長處于發展期和穩定期的時間。從旅游演藝產品本身來看,旅游演藝產品自身處于對文化基礎的不斷挖掘之中,對新的現代科技不斷使用之中,對新的旅游演藝產品開發理念和模式應用之中,即使旅游者的需求暫時未表現出來,但旅游開發者對預判旅游演藝產品發展趨勢,在沒有旅游者需求外在壓力的影響下,也會對旅游演藝產品本身進行提升發展,引導和創造旅游者需求,最終延長旅游演藝產品的生命周期。所以從多角度上看,旅游演藝產品都符合旅游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既然旅游演藝產品符合旅游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延長其生命周期就十分必要。旅游演藝產品的基礎是文化,旅游者的旅游體驗也是文化,從文化的角度出發是延長旅游演藝產品生命周期的最主要路徑之一,而文化創意就是延長旅游演藝產品生命周期的動力。目前國家高度重視文化創意的發展,旅游演藝是旅游業當中最具活力的發展方向,文化創意和旅游演藝是兩個不同的業態,但兩者又有文化這一共同屬性,因此旅游產品生命周期規律將進一步推動旅游演藝和文化創意的結合。
三?結束語
從文化創意旅游這一大前提出發,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融合是必然的。當然,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融合有自身的特點,融合動力來源也有自身的側重點。本文關于文化創意與旅游演藝融合動力分析只是選取了三個宏觀方面進行試探性研究,對其他宏觀方面和每一個宏觀方面下的微觀方面的研究還十分欠缺,這仍需學術界共同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吳必虎、俞曦.旅游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0
[2]趙玉宗、潘永濤、范英杰等.創意轉向與創意旅游[J].旅游學刊,2010(3)
[3]曾琪潔、呂麗、陸林等.文化創意旅游需求及其差異性分析——以上海世博會為例[J].旅游學刊,2012(5)
[4]李幼常.國內旅游演藝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
[5]劉曉麗.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原真性感知評價研究——以西雙版納基諾山寨為例[D].昆明理工大學,201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