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飛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是說,我們的體育課程要適當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要在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摒棄以往簡單的講授式教學模式,要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基本理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逐步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能力。所以,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進行概述,以確保學生真正成為體育課程的主人。
一、初中體育教學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體育課程也越來越被重視,但隨之也暴露出來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比如:(1)體育教師教學思想的固化。簡單地說部分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依舊是應試教育思想,導致體育課經常給其他主課讓道,體育課的課時不能保證;(2)學生的鍛煉意識較差。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學生的“吃苦”精神越來越差,所以,他們不愿意去參加任何體育活動。(3)教學方法單一。雖然在素質教育下,放羊式教學模式已經逐漸減少,但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依舊是單一的,具體地說就是簡單的基本技能傳授、自由練習。可想而知,在這樣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也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以及體育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進而阻礙學生健全的發展。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自主地走進體育課堂活動當中,進而提高課堂參與度,也為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做好基礎性工作。
二、如何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上文已經明確了影響學生課堂主體性發揮的問題,那么,如何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也就成為體育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所以,本文就從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兩方面入手,對如何凸顯學生課堂的主體性進行概述。
1.從教學方法上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長久以來,體育課堂的教學方法很簡單,即教—練,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應對中考,嚴重不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基本理念,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教師構建的多樣化的課堂活動中找到自主鍛煉的積極性,進而為學生健康地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以“模擬比賽”“小老師制度”兩種教學方法為例對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進行概述,以確保學生獲得自主發展的空間。
例如:在教學“籃球”的相關知識時,由于學生的實戰機會較少,簡單的訓練既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不利于學生籃球技能的掌握,更不利于籃球課程價值的實現。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我選擇了“模擬比賽”的方式,這樣的模式不僅打破了課堂反復訓練的無趣,又能滿足學生的實戰欲望。而且籃球作為一項人們喜歡且普遍開展的體育項目,興趣的培養不僅能夠讓學生自覺地走進籃球課堂,而且對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又如:在教學“健美操”時,我選擇了“小老師制度”,該制度是陶行知先生提出來的,其觀點的核心思想就是“學生教學生”。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都不是完美的人。所以,實施小老師制度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一些掌握健美操技能較快的學生幫助一些掌握較慢的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確保每個動作都能做到位,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找到自己展示的平臺,還能確保健美操課堂質量的高效實現。
2.從教學內容上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應試教育下的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基本就是跑、跳、投等項目,因為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跑、立定跳遠、投實心球是中考必考的三項內容,所以,學生基本上都在集中精力練習這些內容。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出現怠慢心理。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性,讓學生自主學習內容,也就是說進行區域化教學。
三、營造自主學習的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當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也同等重要。作為體育教師要想讓學生能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民主性課堂環境的營造、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都在不同程度上產生著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借助多元化的評價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的興趣。還以“健美操”教學中的“小老師制度”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每個小組的整體表現以及小老師的表現和其他學生的配合度等給予及時的評價,這樣在被教師肯定之后,學生的積極性將會得到提高,進而自主性也會被調動,課堂效率也會得到提高。
總之,新課程改革下體育課堂要有意識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從多角度入手為學生綜合而全面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同時,促使每個學生都能以健康第一思想來指導日常的生活,進而逐步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周洪平.體育教學應凸顯學生的主體性[J].教書育人,2007(S9).
[2]包牧.學生主體性體育課堂學法指導的實踐探索.體育教學,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