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加金 蘇剛
【摘要】分析了會議擴聲要求、影響室內會議擴聲的若干因素、以及室內聲反饋形成的原因,并依據現場調音和工程設計、施工經驗,介紹了室內擴聲現場調音技巧和聲反饋抑制的若干有效措施。
【關鍵詞】室內;會議擴聲;音質;現場調音;聲反饋;抑制措施
引言
室內會議室在企事業、機關單位的日常工作中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會議室重要組成部分的擴聲系統的使用效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雖然目前會議音響系統的技術手段更加先進,但是由于室內聲學環境較為復雜,加之很多會議室在裝修中并沒有進行相關聲學處理措施,致使室內聲學環境惡劣。同時很多會議室沒有專業音響師,對會議現場調音不夠重視,只是把音響系統打開,音響效果則完全依賴音響系統的自身。這就造成了會議室的擴聲質量不高:如聲音渾濁不清、經常出現由于聲反饋而引起的“嘯叫”,甚至系統經常因出現故障而停止工作。探究室內會議擴聲現場調音與聲反饋抑制的問題就是為實現室內會議室高質量安全運行的目標而尋找重要途徑!
1.會議擴聲要求分析
1.1 語言可懂度高
會議活動的目的是人們為了解決某個共同的問題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交流。會議擴聲系統重要任務是將會議發言人的聲音放大,并通過揚聲器重放出來(有時也用于音視頻播放)。被電聲系統放大的聲音能否與發言人的自然聲相一致是衡量擴聲系統運行質量的重要評判標準,對于會議擴聲而言“聽清楚”是第一位的,否則將直接影響會議的效果。因此,會議擴聲系統要有盡可能高的語言可懂度(語言傳輸指數STIPA),并應以此作為其設計、施工、調試、現場調音的重要指導標準。
1.2 響度合適
自然聲源的聲能量是有限的,其傳播的范圍也很小,在人數眾多的會議場合要使用擴聲系統提高發言者的聲壓級從而使觀眾席有合適的響度。“響度合適”首先要求會議室的聲壓級不能太小,不能使觀眾聽起來吃力,但是聲壓級也不能過大,否則會使觀眾聽起來很吵,直接影響觀眾的情緒。由于會議擴聲注重語言的重要效果,使觀眾聽起來親切自然,而不像音樂和電影擴聲那樣需要較大的聲壓級來營造“效果聲”,一般觀眾廳內合理的語言聲壓級平均值調節在65~70dB比較合適,如果觀眾席的背景噪聲較高,可適當提高聲壓級。當然,系統設計時要考慮到動態上限達到國家相關標準的“一級”或“二級”技術指標的相關規定。
1.3 系統穩定可靠
擴聲系統穩定可靠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系統在會議工作期間必須安全運行,不能因故障使系統中斷運行;二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能出現聲音斷續、聲壓不穩定、失真等音質缺陷;三是系統不能產生產由聲反饋而引起的“嘯叫”。這三個方面的要求都涉及到擴聲系統的設計、施工、安裝、調試和現場調音技術。
1.4 聲音自然度良好
會議擴聲系統要具有良好的聲音自然度,真實還原發言者的自然聲,使其達到親切、自然,從而提高會議效果。要求會議擴聲系統具有平滑的“傳輸頻率特性”、良好的“聲場均勻度”、低的“系統噪聲”和一致的“聲像”。
2.影響室內會議擴聲音質的若干要素
2.1 室內聲場
室內會議室擴聲系統是以傳播語言為主的室內擴聲系統的一種,室內擴聲同室外擴聲不同,它涉及室內聲學的許多問題,如:室內各個界面對聲音產生的多次反射而形成的回聲和混響、環境噪聲和建筑物本身的聲特性等。其中決定聲音清晰度的混響時間控制最為重要。作為語音擴聲的會議室應選擇較小的混響時間,以保持語音的清晰度;如果是綜合功能的報告廳也要盡量選擇較小的混響時間,當其它節目需要較高混響時,可通過電子混響實現。在通過布置吸取材料控制混響時間時,要注意對各個頻段吸聲盡量相同,否則會使聲場傳輸頻率特性畸變,可能引起“嘯叫”或影響音質。另外,會議室內長延遲反射聲、顫動回聲、聲聚焦、聲失真、聲影等聲學缺陷,都會對系統音質造負面影響,需要在建聲設計和聲學裝修時進行處理。
2.2 揚聲器的布置
首先,室內揚聲器的布置會影響聲場的均勻度,對于較小的會議室采用“集中式”揚聲器布置對聲場均勻度的影響較小,對于較大的會議室若只在舞臺臺口采用“集中式”布置揚聲器,將會使后半場的觀眾感到聲壓級較小。另外,當采用分布式或分散式布置揚聲器的會議室會形成多點聲源,使“聲像”不一致。若將傳聲器布置在揚聲器的聲場中還極易發生聲反饋而引起“嘯叫”。
2.3 音響設備的設置
音響設備的正確設置直接決定擴聲系統的安全運行和聲音質量,如果系統調試不良,有的音響設備處于臨界工作狀態,當稍微有干擾時就會產生自激,從而產生聲反饋;系統中的均衡器設置不當會影響系統的傳輸頻率特性;系統中的壓限器設置不當可能引起信號過壓縮或不壓縮;采用傳聲器自動化管理的系統設置不當可能會使傳聲器誤開啟等。
2.4 現場調音
對于會議擴聲的現場調音一直沒有像文藝演出那樣被人們重視。一些人數較少的小型會議室由于系統簡單、調音設備較少,只要將系統設置正確,開機運行一般問題不大,可以沒有專業的音響師。對于大中型會議室,特別是一些經常舉行重要的國際、國內會議的場合,音響師的現場調音水平將是系統能否安全、高質量運行的關鍵,因為根據不同發言者的聲音特點進行合理調音和系統突發問題的正確處理是機器無法替代的。
3.室內會議擴聲現場調音技巧
無論是音響師還是會議舉辦方對于室內會議擴聲現場調音都應引起足夠重視,特別是一些影響很大的重要的會議,若發生擴聲系統故障或“嘯叫、聲音斷續、響度不穩、聲音失真”等現場擴聲問題,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不良影響。
3.1 會議前的準備
為確保會議擴聲系統的高質量安全運行,在每次開會之前,都要對擴聲系統進行試聲。試聲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系統的安全檢查,檢查系統各設備工作是否正常,包括有線傳聲器連線是否完好、無線傳聲器電池電量是否充足;音箱的連線、插頭是否松脫;調音臺各按鈕、推子等是否處于正常位置;播放信息的素材是否完好等。二是系統模擬運行,根據會議流程對擴聲系統進行帶電試聲,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使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3.2 現場音質控制
由于會議擴聲不像文藝演出那樣可以預先進行彩排,所以可能會議發言者的聲音特點音響師在事先并不知道,這就要求在會議發言者發聲的很短時間之內,音響師能通過聽音迅速對其聲音進行判別,并根據其聲音特點進行合理調音。并且在會議過程不要反復進行音色調節,以免給觀眾造成不真實感,影響觀眾的情緒。對會議擴聲的調音也就是對語言擴聲的調音,會議擴聲要求把發言者的聲音放大到會議現場每個人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因此其調音的要求應使會議發言聲清晰、明亮,并降低渾濁的聲音。由于語言聲的基音頻率為100Hz-1KHz,泛音成分可達8KHz,但其比例較小,為5%以下。所以在調音過程中對語言聲中沒有的頻率成分應作衰減處理,通常通過調音臺作如下處理:在調音臺的傳聲器通道上將低切(LOW CUT)開關按下,切除不必要的低頻成份;提高中高頻-6dB,對4KHz-8KHz成分提升4dB左右;減弱8KHz以上成分,以避免出現齒音。也可通過聲音激勵器增加中高頻率部分的諧波。
3.3 過程控制
會議擴聲現場調音雖然不像文藝演出那樣復雜,但對擴聲過程的控制同樣重要,它需要音響師有高度的責任感、豐富的調音經驗和應對突發問題的應急處理經驗。在會議擴聲過程中音響師對各傳聲器對應的調音臺輸入通道要清楚,能根據發言者的拾音距離、講話聲音高低、音色等,利用調音臺進行合理調音,以獲得滿意的效果,并隨時關閉不用話筒通道的音量推子,以免把不發言者的講話聲拾取到擴聲系統中。要有遇見性地發現系統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且有相應的應急處理措施,如聲反饋的發生等。
3.4 會議信息的播放
會議過程中通常需要播放國歌、進行曲、資料片等音、視頻信息,音響師要根據會議安排,及時播放并且要保持良好的音質和畫面質量,播放結束要及時關閉播放設備。播放必須做到不能遲播、錯播、漏播,在播放前要對素材進行排序,并確保播放設備和素材完好。音響師對會議信息的安全播放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因為在重要會議場合,一旦出現錯誤,其后果往往很嚴重,如“國歌”的播放。
4.室內會議擴聲聲反饋的形成原因與危害
4.1 聲反饋的形成原因
音響系統中的聲反饋是聲場中的一種物理現象,它是由于傳聲器拾取音源的聲波經過調音臺、周邊設備和功放放大后,由揚聲器將聲波送入聲場;音源的聲波和諧波在聲場中進行多次散亂的反射后,一部分聲波又重新進入了拾音的傳聲器,經過調音臺、周邊設備和功放,再由揚聲器送入聲場中。其中一些頻率的聲波反射比較強,形成了循環放大,產生了“正反饋”,造成某一些頻率聲波被無數次放大疊加、逐漸積累,從而產生“嘯叫”現象。聲反饋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擴聲環境較差,建筑聲學設計不合理,使場中存在“聲聚焦”等問題,從而使聲場中聲音信號的某些頻率被加強;揚聲器布局不合理,演唱者使用的傳聲器直接對準音箱聲波輻射的方向,從而使音箱輻射的聲波經傳聲器循環放大,形成了“正反饋”;電聲設備選擇不當,比如所選傳聲器的靈敏度太高,指向性過強;擴聲系統調試不良,有的音響設備處于臨界工作狀態,當少有干擾時就會產生自激,從而產生聲反饋。
4.2 聲反饋的危害
在會議過程中出現聲反饋會極大地破壞會議氣氛、影響會議效果,甚至使會議無法進行,由于聲反饋的存在,使整個擴聲系統的傳聲增益和放聲功率受到限制,從而使系統的音量變小,使會議效果變差。聲反饋存在的更大的危害是:聲反饋如果不能及時加以消除,則會使揚聲器高音單元的音圈被燒毀。所以,音響師對聲反饋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且要掌握各種消除聲反饋的措施,避免聲反饋的發生,保證擴聲現場的聲音質量,同時也保護音響系統的設備不受損害。
5.室內會議擴聲中聲反饋抑制措施
5.1 聲反饋抑制的基本原理
根據聲反饋產生原因可知,其發生的條件主要有兩個:一是相位條件ф=2Nπ(N=0、1、2…)即滿足正反饋;二是振幅條件AF≥1,公式中A為系統放大倍數、F為反饋系數。因此,解決聲反饋嘯叫問題就必須從這兩方面著手,可以破壞嘯叫的相位條件,也可以破壞嘯叫的振幅條件,即減小增益A和反饋系數F。
5.2 聲反饋抑制措施
由于會議室使用的傳聲器數量較多,甚至使用狀態沒有規律可循,尤其是在討論式會議系統中。因此,在會議擴聲現場聲反饋發生的概率相對較大。根據不同類型室內會議擴聲系統,通常采用的聲反饋抑制措施有:(1)避免將傳聲器置于揚聲器的輻射區內,嚴禁傳聲器正對著音箱。在音響設備布置時,將傳聲器布置在揚聲器后面并遠離揚聲器的輻射區域是抑制聲反饋的有效措施。(2)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傳聲器,如背景音量或環境噪音較大的環境,應選擇靈敏度稍低的傳聲器,以及帶有頻率衰減的“心型”或“超心型”傳聲器。(3)擴聲環境采用適當的吸聲材料進行裝修,使聲場傳輸頻率特性比較均勻,尤其在放置傳聲器附近的空間,應盡量加強吸聲處理,以減少聲反射。(4)音響系統中的音響設備必須進行統調,每種音響設備都不能處于臨界工作狀態,否則會出現信號不穩定或震蕩現象,從而產生聲反饋。(5)可以利用頻率均衡器衰減嘯叫頻率的能量來消除嘯叫,由于頻率均衡器的帶寬比較寬,在衰減有害的頻率成分的同時也切除掉大量有用的頻率成分,損壞了音質,使用這種方法對音響師的聽音水平要求非常高。(6)使用反饋抑制器抑制、消除聲反饋,反饋抑制器是自動消除聲反饋的設備,它能自動尋找聲場中的“嘯叫頻率”,并自動抑制它。反饋抑制器的使用能大大減輕音響師的操作負擔和精神壓力。(7)減少同時工作傳聲器的數量。系統同時使用的傳聲器數量越多發生聲反饋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擴聲過程中對于沒有使用的傳聲器的通道要及時關閉。對于使用數量較少的會議擴聲系統,可以利用調音臺人為關閉,但當傳聲器數量較多時人為關閉和再次開啟將會非常麻煩,甚至可能出現錯誤操作,可以使用自動增益調音臺、會議主機或媒體矩陣對傳聲器進行自動化管理。(8)揚聲器分區域控制。對于傳聲器數量眾多、傳聲器和揚聲器處于同一聲場,而且同時使用傳聲器的數量又比較多的大型會議現場,采用上述措施無法解傳聲增益和聲反饋抑制的矛盾。這樣的擴聲系統可采用自動分區控制技術:將不同區域的傳聲器和揚聲器進行分組,利用自動控制設備調節揚聲器覆蓋范圍內的傳聲器組與揚聲器之間的電平比例,即當某組中的傳聲器使用時系統自動減少離它較近的揚聲器重放本組傳聲器拾取信號的電平,而離本組傳聲器較遠的揚聲器則以較大的電平重放本組傳聲器拾取信號的電平,從而避免可能發生的聲反饋。
6.結語
在科技高速發達的今天,雖然在會議擴聲中采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如:計算技術、網絡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但是若要會議擴聲系統高效、安全運行,并能將“人聲”與“電聲”高度融合,使不同會議發言者的聲音都能清晰、自然、均勻,決不能離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專業音響師的現場調音和過程控制。
參考文獻
[1]蔣加金.音響系統組建與調音[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5).
[2]鄧子桓,鄧祖培.會議室擴聲的基本聲學分析[J].城市建筑,2013(10).
[3]張文書,王朋.會議室擴聲嘯叫原因分析及解決措施探討[J].電子世界,2014(4).
[4]關大偉.數字音頻處理器在會議擴聲增益中的作用[J].中國傳媒科技,2013(12).
[5]孟慶祝,曹磊.某辦公大樓會議室多媒體會議系統方案設計[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13(4).
[6]W.阿諾特,F.斯蒂芬.擴聲技術原理及其應用[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1).
作者簡介:蔣加金(1972—),男,江蘇宿遷人,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視多媒體、廳堂音頻工程技術應用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