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江
摘要:在回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為使文化歷史遺產和城市風貌在城市更新中得到積極保護,本文研究如何運用三維時態信息化技術,研發三維時態城市規劃管理系統,為歷史街區維護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學的數據依據和技術支撐。
關鍵字:三維 時態 規劃 信息 城市歷史 保護規劃
1、緒論
1.1、背景
《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確定了中心城區14片歷史文化街區,分別為估衣街、一宮花園、赤峰道、中心花園、勸業場、承德道、解放北路、五大道、鞍山道、老城廂、古文化街、解放南路、泰安道、海河。結合天津市總體規劃、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等相關規劃,天津市規劃局提出編制天津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并建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管理系統,對街區數據進行數字化管理和分析,對歷史街區進行科學、高效的規劃和保護。
1.2、本文研究內容
歷史文化街區的發展與利用應以保護為根本目的,遵循合理性、前瞻性原則,促進與周邊區域的協調發展,提升歷史文化街區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為歷史建筑找到適合的新的使用方式,以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為出發點,引導區域合理更新?;凇傲⒆悻F狀、傳承歷史、引領未來”的城市規劃原則,本文主要總結我國歷史街區保護發展歷程中的經驗教訓,提出以城市歷史數據庫組織、顯示、應用和管理等關鍵技術為基礎的三維時態城市規劃管理系統,為規劃人員把握城市歷史文化街區城市空間格局、了解街區發展歷史、提高規劃管理水平,提供技術支撐。
2、在城市歷史保護規劃中的應用
三維時態城市規劃管理系統將歷史文化街區圖形數據、現狀調查資料、規劃成果等信息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并利用數據庫、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進行街區信息的快速查看、統計匯總與數字化分析,避免傳統管理方式的數據分散、紙圖分析、效率不高的弊端。
2.1、輔助天津市歷史街區保護規劃
保護規劃應在充分調研現狀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現狀價值分析及評價。三維時態城市規劃管理系統運用先進的海量數據庫組織技術、調度與渲染技術、雙屏技術,對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演變、街區特征、城市功能、生活服務設施、綠化環境、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礎設施等現狀進行再現與分析。
圖1 時態三維輔助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
2.2、全面的現狀、歷史數據支撐
集成了歷史保護區全面的二維、三維屬性信息以及貫穿城市發展的時空信息,通過查詢、統計、分析等應用功能,為保護規劃部門的工作提供完整的全方位的數據基礎。
圖2 時態數據切換
2.3、為規劃編制提供依據
系統提供精確的房屋、用地、規劃信息查詢功能,并能對建筑進行規模統計,通過模擬真實的日照陰影輪廓,更加真實的反應規劃方案的合理性與協調性。將歷史街區現狀三維實景模型與保護規劃整修方案三維模型進行切換、分析,或者對不同的整修方案三維模型進行對比分析,在考慮現狀、可操作性、以及尊重歷史的前提下,為決策者制定最優的保護方案提供輔助工具。
圖3 房屋統計與陰影分析
2.4、服務于規劃方案審批
三維規劃審批技術也是當前眾多城市提倡的一種科學、高效的規劃審批手段,系統提供多屏比選功能,一是可以直觀的將規劃方案融入到現實的三維場景中,從方案的空間形態、色彩立面等方面分析審視;二是可進行多套規劃方案對比選優。
圖4 橋梁設計方案審批
2.5、科學管理城市寶貴歷史文物資料
隨著人類城市的發展變遷,歷史文物等建筑容易受到破壞,系統可將城市歷史資料進行科學的管理,通過歷史文物的空間數據場景,可以科學指導歷史文物建筑的修復工作。
3、結束語
三維時態城市規劃管理系統能存儲整個城市的歷史模型數據、空間信息數據,在辦公室就能夠了解城市各個角度和各個時間的城市面貌、空間信息、屬性信息,在真三維的視覺效果中進行設計方案查看和比對,大大減輕城市規劃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辦公智能化和科學決策水平,可供國內大中城市的各個城市職能管理部門和單位,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系統使用。
4、參考文獻
【1】阮儀三,孫萌. 我國歷史街區保護與規劃的若干問題研究[J]. 城市規劃. 2001(10)
【2】申閆春,朱幼虹,曹莉,溫轉萍. 基于OSG的三維仿真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 計算機仿真. 2007(06)
【3】婁智勇,劉東.三維GIS與時態GIS模型探討[J]. 軟件導刊. 2007(07)
【4】陳媛媛,翟亮. 基于三維動態可視化技術的生態環境地學信息圖譜研究[J]. 測繪科學. 2007(02)
【5】姜曉軼,周云軒,蔣雪中. 基于OGC簡單要素規范的面向對象時空數據模型[J]. 地理信息世界.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