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義
摘 要:隨著準噶爾盆地北緣WLG地區(qū)勘探程度的不斷深入,石炭系已成為重點勘探目標。本文分析了原始資料特性與處理難點,總結了提高石炭系資料成像質量的關鍵處理技術;綜合現(xiàn)階段勘探成果,提出了該地區(qū)石炭系目標采集及資料處理的攻關方向。
關鍵詞:石炭系;量化分析;關鍵處理技術;攻關方向
1引言
準噶爾盆地WLG地區(qū)石炭系埋深大,巖性復雜及分布不穩(wěn)定,地表條件復雜(地表為戈壁、沙漠、丘陵等),以往地震資料及處理方法難以滿足石炭系沉積巖與火成巖的區(qū)分,影響了石炭系油氣資源潛力評價與火成巖目標優(yōu)選。通過對WLG地區(qū)資料的處理難點與針對性處理技術措施的總結,總結了該區(qū)的噪音的形成機制及壓制技術,同時提出了下步石炭系目標采集及資料處理的攻關方向。
2石炭系成像影響因素
(1)線性干擾與次生干擾發(fā)育
線性干擾波是主要的干擾波且分布范圍廣。陸梁隆起斜坡帶,線性干擾波視速度在2500~3500m/s,視頻率在8~14Hz;索索泉凹陷線性干擾波視速度在1550~1950m/s,視頻率在11~15Hz;紅巖斷階帶線性干擾波視速度在3450~6250m/s,視頻率在10~17Hz;不同構造單元的線性干波波均表現(xiàn)為能量強,衰減慢的特性。除線性干擾波外,聲波、諧振干擾、異常噪音干擾、次生震源干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石炭系及其內幕反射資料的信噪比。
(2) 侏羅系煤層產(chǎn)生了很強的層間多次與全程多次波
索索泉凹陷侏羅系煤層產(chǎn)生了很強的層間多次與全程多次波,多次波能量強且與一次波混疊在一起,嚴重干擾了石炭系的反射信息,影響了石炭系頂?shù)淖R別與石炭系內幕的成像。對于層間多次波的衰減,一方面層間多次波的有效識別非常困難,處理技術方面雖然近年來地球物理學家進行了探索性研究,目前仍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可以說,層間多次波的處理技術問題,是多年來尚未完全解決的物探難題【1】。
3 實現(xiàn)過程
(1)利用復合多域線性干擾波去噪技術壓制強線性干擾
根據(jù)線性干擾波與有效波在視速度、頻率和能量上的差異,首先在F-K域將識別出的強線性干擾從原始數(shù)據(jù)中減去,實現(xiàn)線性干擾的部分衰減;再利用線性組排技術再次實現(xiàn)線性干擾波的壓制。采用該復合去噪技術后,線性干擾波得到了壓制,資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明顯提高(圖1)。
圖1 線性干擾波壓制效果圖
(2)基于模型正演的技術參數(shù)優(yōu)選及多級Radon變換時空變多次波壓制技術
正演模擬表明,侏羅系西山窯組、八道灣組多套煤層與圍巖間形成明顯的波阻抗界面,不僅與地面產(chǎn)生很強的全程多次波,而且煤層和上下介質之間產(chǎn)生非常復雜的層間和微曲多次波;侏羅系煤層嚴重屏蔽了侏羅系以下地層的有效反射;上覆地層產(chǎn)生的各種多次波相互干涉,使得三疊系、二疊系以及石炭系反射信息不易辨識。為選取合適的多次波衰減方法與參數(shù),在多次波和一次波已知的情況下,對F-K速度濾波、K-L變換、拉東變換等多次波衰減方法與參數(shù)進行了測試(圖2),從測試結果看,拉東變換多次波衰減方法更有利于全程多次波與微曲多次波的壓制且保幅性較好。通常的壓制多次波方法主要依據(jù)的是多次波和一次反射之間的時間差,為了盡可能減小有效波的損失,實際資料處理中,根據(jù)多次波在測線發(fā)育的時間段、空間段,利用多級Radon變換方法分時間段、空間段來壓制多次波,取得了較好的多次波壓制效果【2】【3】。
圖2 基于正演道集的不同多次波衰減方法測試
4 認識與建議
(1)石炭系火山巖勘探中,重磁勘探是實現(xiàn)宏觀預測火成巖發(fā)育分布區(qū)域的重要手段。
(2)石炭系內幕弱反射信號的采集處理及多次波壓制技術是WLG地區(qū)下步石炭系攻關的主要方向。
(3)根據(jù)不同構造單元資料的差異性,在采集中可適當調整施工因素,陸梁隆起、紅巖斷裂帶加大激發(fā)能量與提高覆蓋次數(shù),索索泉凹陷可適當降低激發(fā)能量與覆蓋次數(shù)。
參 考 文 獻
[1]李鵬等.多次波問題的研究進展.地球物理學進展[J],2006,3(9):888~897
[2]王立歆等.用Radon變換法消除沙丘鳴震的應用及效果分析.石油物探[J],2002,1(3):88~91
[3]渥.伊爾馬滋.地震資料分析.石油工業(yè)出版社[M],2006:64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