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斌
【摘要】隨著我國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和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及臺站發射轉播設備不斷的更新換代,對供配電系統安全穩定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時為了使供配電系統和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確保廣播電視節目安全優質播出,必須加強安全管理。
【關鍵詞】供配電系統;安全播出;可靠性;靈活性;穩定性
隨著我國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和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發射轉播設備也在不斷推陳出新,臺站建設對供配電系統的安全穩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外部電源接入
根據省直屬發射轉播臺站的覆蓋范圍和影響程度,安全播出保障等級應達到二級保障要求,宜接入二路外電,其中一路應為專線。
1.線路:線路的走向應根據電源到臺站機房的實際地形結構情況,進行安全、合理、經濟的布置,一般采取地埋敷設。如遇特殊情況無法地埋,可經上級或相關部門批準后,采取架空方式敷設。
2.電纜:應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鎧裝銅芯或鋁芯電纜。在敷設前,應進行嚴格檢查,不允許有接頭或表面明顯損傷。
3.地埋敷設:電纜全程必須有鍍鋅鋼管保護,管口連接牢固,電纜出入口防水防鼠密封良好。埋設深度:⑴一般大于0.7米;⑵在農田里應大于1米。直埋電纜每隔80米或拐彎處應設置明顯的電纜方位標志樁。
4.架空敷設:
⑴電桿:應采用定型的鋼筋混凝土產品,其構造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電桿長度應根據現場地質和環境情況由設計而定,電桿高度與埋設深度見下表:
電桿高度(m) 8 9 10 11 12
埋設深度(m) 1.5 1.6 1.7 1.8 1.9
⑵架空線路電桿檔距:一般為城區30—45米,居住區30—40米,郊區40—60米,特殊情況下可根據現場實踐情況而定;
⑶鋼絞吊線:一般采用≥7/D 3.0㎜ 鍍鋅鋼絞線,吊鉤敷架間距應為0.5米;
⑷拉線:電桿在始末端和轉彎處應加設拉線,拉線強度設計的安全系數應≥2.0,最小截面為25mm?,;拉線與電桿夾角不應小于30度,最佳角度為45度;
⑸穿線鋼管接頭須引到接地極進行接地跨接,當架空線路進入機房時,所有金屬支架和管線都必須可靠接地。
二、供配電系統設計
1.主接線方式
⑴單母線母聯斷路器分段,二路電源互為備用,當一路電源出現故障時,另一路可正常供電;母線用隔離開關分段(正常運行時處于合閘狀態),當高壓設備檢修時,可通過隔離開關斷開母線,分別對二段母線所接電氣設備進行檢修作業,整個供電系統不會斷電。
⑵單母線高壓分段,低壓母聯。二路電源停一路,也得停一臺變壓器,因此這種接線方式只能在單臺變壓器能帶100%負荷的情況下使用。
⑶雙母線分段接線,優點是方便輪換檢修母線或母線隔離開關而不會中斷供電,母線發生故障后,可迅速恢復供電,電源和回路負荷可在某一母線上任意調整分配;缺點是造價高,接線線路復雜,當母線發生故障或檢修時,隔離開關倒閘操作容易誤動作。
綜合上述分析,單母線分段接線,線路簡單,造價低,供電穩定性可以得到保證,因此,10KV母線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0.4KV使用單母線分段接線。
2.變壓器的分類選擇
⑴小負荷用電或負荷回路少,可在室外使用箱變。箱式變壓器分歐式(European style)和美式(Volume0),在我國通常采用歐式箱變,由高、低壓二部分組成。高壓部分包括高壓母排、斷路器或熔斷器、電壓互感器及避雷器;低壓部分包括低壓母排、低壓斷路器、計量裝置、避雷器等,從低壓母排上引出線路直接對用戶供電,具有占地面積小、節省投資、靈活、安全可靠等特點,但容量不宜超過1600KVA。
⑵大負荷用電要有獨立的配電機房,室內通常使用干式變壓器,其特點是低損耗、低噪聲、節能,不要求安置在獨立房間,不存在火災、爆炸、污染等問題。應根據設計負荷及發展規劃合理確定容量和臺數。
3.低壓配電系統
⑴低壓配電系統是保障播出機房供電安全的核心環節,其設計不僅要達到使用安全可靠和故障保護的要求,同時還要滿足在系統出現故障時進行應急檢修和快速恢復供電的條件。
⑵低壓配電系統采用放射式配電接線方式,其特點是配電線路相互獨立,當一線路發生故障或停電檢修時不致影響其他配電線路,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⑶低壓配電柜的選型應從安全性經濟性考慮,選擇整體式手車柜或抽屜柜,可以備份互換,檢修維護方便靈活。包括進線柜、開關柜、補償柜、計量柜、直流柜等。
⑷無功補償。無功功率補償應使三相負荷平衡,減少電壓偏差,機房傳輸設備大都為感性和容性負荷,功率因數較低,均應有無功自動補償裝置。
⑸播出機房需裝設UPS自備電源、應急電源等,保證機房播出設備不間斷供電,避免計算機網絡智能監控管理的信息采集和數據丟失。
4.用電負荷的設計與分配
廣播電視播出設備為一級用電負荷,在設計中必須按照國家和行業標準,根據用電容量,負荷性質,工程結構和地區供電特點,合理確定負荷分配方案,以確保廣播電視節目優質安全播出。
⑴播出設備用電必須和其他用電負荷分離,確保雙回路或三回路同時供電;
⑵辦公、生活及其他用電應采用開關倒閘柜進行分纜獨立供電;
⑶小型負荷系統一般采用ATS自動切換裝置。
三、供配電系統運行管理
為確保供配電系統和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必須加強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1.值班人員必須熟悉電氣設備情況和相關的安全措施,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維修電工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并獲得上崗證和操作證。
2.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值班員要堅守崗位,按時對系統及高低壓設備巡查,并做好設備運行記錄和交接班記錄;在打雷、刮風、雨雪、濃霧等惡劣天氣里,應對室外裝置進行特殊巡視。
3.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更改設備線路和運行設置,嚴禁供電線路超載和亂接亂拉線路。
4.停電必須經部門領導同意后方可實施;恢復送電要確認電氣設備完好無損和供電線路正常后進行。
5.系統和設備運行或檢修時,應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6.機房內要保持清潔干燥,用電高峰或潮濕天氣,要關燈檢查接頭是否有過流放電現象,注意環境溫度和濕度變化,保持良好的電氣設備運行環境。
7.嚴格執行機房管理制度、值班制度、檢修維護制度、倒閘操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事故應急預案,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
8.高低壓維修工具,安全防護工具、測量工具及防火、防止小動物進入等設施齊全。
參考文獻
[1]《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無線發射轉播臺實施細則(試行).
[2]DL/T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
[3]國家電網公司電纜敷設典型設計技術導則(修訂版).
[4]GB50052-2009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