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松偉
【摘 要】煤礦開采作業一般都是在復雜且特殊的環境下進行的,所以煤礦企業必須堅持把安全放在首位,做好生產管理中每個環節的全方位工作,努力探索并建立健全科學管理體系。即煤礦企業相關生產的管理人員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建立先進安全管理綜合體系。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管理;
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本身是一項艱巨的長期任務,也是煤礦企業當前面臨的非常重要且艱巨的任務之一。所以,煤礦企業要應將其內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搞好,同時堅持科學、可持續發展理念,確保煤礦資源得到充分有效使用。
一、煤礦安全生產系統的管理現狀
1.1 安全制度不嚴謹,遺留安全隱患
一是崗位責任制不健全,責任不清晰,未落實到人,造成某些人在工作上相互扯皮,隱患得不到及時整改落實;二是安全制度的執行力不到位,對安全考核不夠嚴厲,安全獎罰不及時兌現,影響了管理人員反“三違”的積極性;三是對事故處理未嚴格按照“三不放過”原則進行分析處理,處罰太輕,起不到懲罰、警醒的作用,甚至有層層的保護,不嚴肅追究責任,職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事故重復的發生。員工思想上存在的各種陋習、操作隨意性熟視無睹,把陋習當成工作習慣,埋下了安全隱患。
1.2 煤礦安全生產領域存在問題
a.惡劣的自然條件,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煤礦開采中,約有85%以上都是井工開采,且平均都是在400m左右的深處進行相關作業。煤礦安全生產的過程相對復雜,且容易受到一些自然災害產生的威脅,包括沖擊地壓、瓦斯、地下水等[1]。b.落后的技術條件,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的話,我國煤礦開采技術仍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且許多煤礦企業的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較低,人員的安全生產技術與素質也不高,無法與當前的安全生產要求相適應。再者,因資金、體制等因素的制約,我國煤礦生產領域中的重大安全技術難題也尚未得到解決。
1.3 煤礦安全管理領域存在問題
a.產業的集中度不高,我國早在80年代為使煤礦的生產量得到一定的增加,采取了鼓勵個人或者集體辦煤礦的相關政策。但是,因缺乏有效監管,使得國有煤礦企業與個人或者集體煤礦企業在長時間內處于無序競爭的狀態。盡管政府已經關閉了部分小煤礦,卻因基數較大而無法作高度集中。b.管理人員缺乏培訓,部分中小型的煤礦企業存在報酬低、強度大、風險大等問題,嚴重缺乏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另外,大多數小煤礦經營者自身文化水平就相對較低,未充分重視培訓管理人員,且多半是依靠經驗進行管理與運營[2]。c.企業主體責任未落實,有部分煤礦主因受到利益的驅動,存在無視政府監管的現象,比如違規回采煤柱、開采帽子煤等,甚至是在停產整頓期也持續開采,無視開采人員的安全與否。
二、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系統管理的措施
2.1 加強煤礦安全生產法制化的管理
要使我國煤礦的生產安全得到提高,煤礦企業就必須始終堅持“預防第一、安全生產”的原則,對煤礦安全生產法制化的管理作進一步的加強。就目前來說,我國政府對于煤礦的安全生產給予了高度重視,且頒布了各種法律法規,包括《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炭法》、《礦山安全法》等[3]。
2.2 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
在煤礦生產的過程中,需對煤礦安全監督管理作進一步的加強,使安全生產得到有效的保證,并由此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經濟發展。煤礦企業需對安全檢查結構進行調整,實行現場監察的動態方式,并通過建立一定的激勵與獎罰措施,使相關人員做到主動參與煤礦安全生產,并由此使監察隊伍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簡要來說,煤礦企業需把握好安監員的準入門檻,適當提高安監員的收入與經濟待遇,并加大考核的力度。另外,企業也結合技能鑒定,將安監員的收入差距拉大,從而使獎優罰劣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2.3 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信息系統建設
煤礦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統可為煤礦的安全生產與管理提供較為完備的機制保證,而該套系統需具備實時采集數據,隨時統計不同站點報警、供電、通訊等狀態的,累積量采集與顯示等功能。然后,可以依據采集的相關數據迅速生成各類報表。地面中心站要想正確處理監測數據、負責系統配置,就需要配齊各類防爆傳感器。煤礦企業需及時更新生產設備,加大投入與使用一些高科技的機械設備,并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管理手段。此外,煤礦企業還需對設備設施的維護與檢修作進一步的加強[4]。
2.4 加強煤礦工作人員的培訓與教育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煤礦企業需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教育與培訓,使其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作為安全生產的管理人員,除了需對黨的安全生產的方針與政策作全面了解,還需要在實踐工作中做到模范踐行。具體來說,煤礦企業需充分重視與組織相關的培訓工作,要保證安全培訓經費,使相關人員的學習得到保障。為使安全管理人員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企業可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并建立起相應的獎罰措施。另外,企業需嚴格執行煤礦安全生產人員的持證上崗制。
2.5 創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激勵制度
安全管理激勵措施是煤礦企業管理過程中行之有效的途徑,它不僅可以大大減少安全事故,還可以充分調動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使他們對自身工作更加熱愛與負責。創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激勵制度能有效實現企業的安全效益,也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控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幾率。安全管理激勵制度與傳統方法對比,是一種非常容易掌握及運用的靈活辦法。這種制度把工人的收入與企業存在的風險生產管理效率進行直接掛鉤,所以能促使員工自覺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安全措施。
2.6 完善生產管理中的考評體系
煤礦企業管理中的考評體系是對特殊復雜的礦產安全生產過程中的相關指標和數據的一種整體反映。煤礦安全管理是一個體系,其考評指標應建立在相應的生產要素之上,堅持全面、準確、可比、可指導等原則。在實際煤礦作業中,無論是企業管理人員還是一線采煤人員,其生理、心理、安全意識、自身素質以及經驗等因素都跟煤礦事故的產生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所以對生產要素中人的考評指標要對其工作能力、性質、工作方法、工具等相關指標予以考評。而對生產要素中機械化的考評,其衡量標準是機械化生產水平,所以考評標準就是機械化生產水平越高,其生產效率也就越高,相應的安全事故出現的頻率與次數就會大大降低。
三、結束語
安全生產的宗旨是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切實做好安全工作,可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并使職工生產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可減少財產損失、勞動力損失以及職工傷亡等;可使企業效益得到一定的增加,為生產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艱巨,而煤礦安全生產問題與事故亦是長期形成,并受到一些客觀因素影響,因而無法在短時間內作徹底的解決。要向使煤礦安全生產得到一定的保障,就需要使安全生產管理得到不斷的加強,通過相應的措施使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并做到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與預防為主的理念。
【參考文獻】
[1]孫宏志. 淺談煤礦企業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J]. 山東煤炭科技,2014,(6).
[2]王雪. 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措施研究[J]. 經營管理者,2014,(15).
[3]高晶. 淺談煤礦生產與安全管理[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9).
[4]單化冰. 淺談煤礦安全生產與精細化管理[J]. 管理觀察,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