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黃華
【摘要】本文根據光盤恒定角速度和恒定線速度的兩種不同讀取方式建立了光盤信息容量與播放時長的精確數學模型。
【關鍵詞】信息容量;信道長度;播放時長
一、引言
自1982年激光唱片(CD,CompactDisc的縮寫)問世以來,隨著社會的需求,技術的發展,有DVD、BD等一系列的大容量光盤的產生.大家平時見到的CD的信息容量(DataCapacity,俗稱內存)一般為單層680MB(MegaBytes,兆字節的縮寫),DVD的信息容量一般為單層4.7GB[1](GigaBytes,千兆字節的縮寫),那么CD、DVD光盤的這些信息容量是怎么確定的,又與播放時長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二、問題分析
一般地,光盤的尺寸大小是一定的,如CD、DVD等盤片的外圈直徑一般為120mm,內圈直徑約為45mm,并且外邊緣留有2mm寬的環形區域不存儲信息.由于數字信息經過編碼記錄在光盤上,記錄軌跡呈螺旋狀,相鄰兩條螺旋線間的距離一定,所以當盤片上環形區域面積一定時,數據信息容量的大小主要取決于信道的總長度與信道上存儲數據的線密度(即單位長度上的字節數),而決定信道長度和線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驅動光盤的機械形式和所用激光的波長的不同[2].
參考文獻
[1]房章魯.數碼音像光盤的技術原理及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5,4.
[2]姜啟源,謝金星,葉俊.數學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朱一之.VCD和DVD技術[J].電腦技術,1996.
[4]張守仁.光盤存儲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5]DVD刻錄機幾種常見的寫入方式.www.cnki.net.
作者簡介:
徐波(1991—),男,重慶人,現就讀于重慶文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研究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
唐益文(1985—),男,湖南株洲人,碩士,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電路與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