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習煌
【摘 要】圖書館是高校文獻信息服務中心,采訪工作是保證圖書館文獻信息持續有效,健康增長的前提。本研究簡述了采訪工作的基本含義,討論了新形勢下圖書館對外服務所面臨的新問題,指出了目前圖書館采訪工作存在哪些不合時宜的地方,給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對策。
【關鍵詞】圖書館;圖書采訪;對策
高校圖書館工作流程大致分為采編、入庫、流通等三個主要環節。其中采編是整個流程的開始,決定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水平高低。采編分為采訪和編目,采訪就是選擇和采購的過程,由專門的采訪人員完成。隨著高校的擴招,圖書館的擴建,互聯網和數字圖書館的的建設,采訪工作的環境更加復雜和多樣化,采訪工作人員需要更高的識別和選擇信息的能力,并具備更靈活的需求分析和更高的工作業務能力。
1 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新形勢
1.1 圖書館規模在擴大,藏書量巨增
自1999年高校招生大規模擴大以后,高校的規模急劇增長。目前我國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類高校已有2400余所,在校生規模2000余萬人,居世界之首。按照人均擁有十冊圖書量來算,每個高校圖書館的藏書量必須達到100萬冊以上。按每年10%的刪除率,高校每年的新書采購量應在10萬冊以上。對于經費和人員充足的重點高校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了。對于剛剛借擴招而擴充規模的地方高校來說,經費和人員有限,完成人均10冊圖書的目標壓力很大。
1.2 高校圖書館人員隊伍建設落后
在許多地方高校圖書館里,圖書情報專業人員不多,很多館員由高校后勤或行政人員轉崗而來,沒有經過圖書館專業的系統培訓,沒有文獻資源相關的知識背景,服務范圍僅限于借書還書,對于擴建后的圖書館里的先進的資源無法利用,圖書館里現代化的設備和電子資源被浪費。館員和讀者互動太少,不能掌握在校師生的信息需求,在新書和電子文獻的采訪上就做不到有的放矢,重復購進文獻和購進無針對性的文獻,造成高校資源的浪費。
1.3 網絡化環境極大地影響了圖書館的業務工作方式
信息化和網絡化是當今時代主題,在這個趨勢中,傳統圖書館也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采編和流通上,都有成熟的系統軟件來操作,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采訪方式上,也有了現代化的書目系統,采訪人員只需通過網絡和電話就可以實現圖書的選擇采購,省去了大部分的時間和效率。
2 高校圖書采訪工作面臨的問題
2.1 經費短缺,文獻保障率不夠
目前大多數高校圖書館聲稱藏書過百萬,但至少有30%是需要進行剔除的舊書、廢書。面對萬人以上的師生讀者,按人均10冊的保障量,還達不到這一目標。由于高校在基礎建設投入過大,制約了圖書館的經費供給,再加上近年圖書資料價格的飛漲,圖書館新書更新率不高,完成百萬冊新書采購任務的周期過長,文獻保障率和讀者滿意率不高。
2.2 信息知識的爆炸,文獻的有效期越來越短,更新率越來越快,給采訪工作帶來了很多困擾
許多高校每年的圖書招標工作安排在當年的4、5月份,當年的新書送到圖書館已是9月份了,然后編目加工送到流通書供師生借閱。有些時效性強的資料,比如時事政治類的已經過期很久了,造成了浪費。還有一些因為圖書供給商的原因,圖書錯送或重復購進,也是造成文獻資源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2.3 文獻資源形式多樣化,采訪工作復雜化
在一些圖書館里,紙質文獻的采購歸采編部管理,電子文獻卻歸電子閱覽室來負責。目前很多圖書館大量引進電子數據庫,傳統的采編部工作人員對電子文獻的采訪沒有經驗,往往就把電子文獻的采訪任務歸電子閱覽室的技術部門來管理,而電子閱覽室往往又沒有采購的經驗,很難保證所購產品的價格和質量。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保證質量和價格,兼顧紙質和電子,還有中文和外文類的,是非常難平衡的。
3 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對策
3.1 制定以讀者為導向的采購需求計劃[5]
圖書館采訪首先需要做需求分析,采訪工作人員往往是基于本校類型特色和專業設置不同,確定每年采購文獻的總體目標,然后對照書商所提供的新書目錄,進行勾選和下單。圖書館的讀者往往就止于流通部,極少與采編部有所交流,采編部工作人員無從知曉讀者的需求。在這點上,圖書館應該主動開展一些網上留言或信箱,主動收集讀者的意見,按照讀者的真實制定文獻采購計劃。在發達國家的圖書館里,已經有一種叫作“讀者決策模式”(PDA)[2]的文獻采購系統,簡單講就是按需購買的方式。這個系統的引進,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文獻的利用率和讀者滿意率。PDA在我國還處于探索期,在實際利用上可能還有一些弊端,但將來肯定會取代傳統的文獻采購方式。
3.2 高校合作開發中文圖書采訪平臺[6]
2010年武漢大學和廈門大學開合作開發了一個中文圖書采訪平臺,包括書目庫、業務交流、書目查重、生成訂單等功能,并根據用戶不同的身份確定其使用的權限。此系統出現以來,在不少的圖書館得到了實際運用和好評。當然一個系統不可能適合于所有的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的實際,此系統是基于像武漢大學這樣的985工程高校,資金和技術雄厚,許多地方普通本科和高職高專學校可能并沒有過多的人力和財力來支撐這個平臺,所以每個高校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多與同類型的高校進行交流借鑒,自己開發適合自己的平臺,提高采訪工作的效率。
3.3 建立學科館員制度,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20世紀60年代美國就在高校圖書館里設立了“學科館員”(subject librarian)[1]這一職務,是適應美國高校學科專業擴展和館藏發展的需要。我國的清華大學在1998年率先創立了學科館員制度。學科館員顧名思義就是既有相關學科背景的知識又有圖書情報專業知識的高素質人員,是圖書館與院系交流的橋梁。目前我國只有少數985高校圖書館里有學科館員,許多地方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學歷和知識背景結構達不到高水平圖書館的要求。圖書采訪人員不了解院系和專業,就不懂得書目選購的重點,如果有一支學科館員隊伍進行指導,會極大提高工作效率,節約采購經費和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
3.4 合理協調紙質圖書和電子數據庫,中文和外文文獻的關系[4]
目前大多高校圖書館并沒有實現完全的數字化,紙質書還是采購的大部分,電子數據庫所占比率在逐年增加。而且除了中文圖書以后,外文圖書也是采購的一部分,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要最大程度地購進質量好的外文圖書。對于采訪人員來說,多與電子閱覽室技術部門人員合作,保證購進數據庫的質量。在選購外文圖書的時候,可以咨詢學校外語院系的專業人員,這樣才能保證外文圖書的質量。
4 結語
總之,采訪工作是高校圖書館業務流程的最前端,是影響圖書館對外服務水平的最大因素。目前高校圖書館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采訪工作也面臨復雜化的形勢,工作質量的好壞取決于采訪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的高低,所以轉變觀念,建立專業化的圖書采訪工作團隊[3],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主動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曹莎莎.Web2.0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角色研究[D].安徽大學,2013.
[2]王榮.讀者決策采購對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啟示[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1):23-24.
[3]艾婉秋,黃韜.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采編工作的問題及創新模式探討[J].科技信息,2014(7):130,141.
[4]楊麗偉,張玲玲,韓笑.以讀者服務為本提高外文圖書利用率[J].科技文獻信息管理,2014(1):33-35.
[5]賈朝霞,李力文.基于讀者決策采購理念的高校圖書館中文圖書采訪模式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4):57-60.
[6]張云麗.高校合作開發中文圖書采訪平臺的思考:以武漢大學和廈門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4(7):48-51.
[責任編輯: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