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湘
【摘要】電子技術課是一門比較難學的技術基礎課,如何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用“口訣”進行教學是一種較為有趣的教學方法。本文介紹用“口訣”作為教學內容的總結和開場白的幾個實例及其所取得的效果。
【關鍵詞】口訣;電子技術課;妙用
電子技術基礎是電類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它構成了物理、數學、電路等理論基礎課與計算機、通信、測量與控制專業技術課間的橋梁,它在電類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中處于關鍵地位,對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電子技術,特別是模擬電子技術,由于該課程涉及面廣、內容多、知識點復雜、理論比較抽象,加之該課程又要求一定的實踐性,而理論與實踐的銜接是知識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過程,不僅需要學生熟練掌握知識,更需要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但實際中千變萬化的電路和各種各樣的問題常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感覺該課程枯燥難學、抽象難懂,缺乏學習興趣。由于本課程的特點,使得初學者普遍感到困難,甚至有的同學稱“模擬電子技術”為“模糊電子技術”。這樣,如何組織好電子技術課的教學,使教學工作處于最優化運行狀態,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是擺在每一個教師面前的一個課題。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本人覺得在教學中根據所教的內容,編寫一些“口訣”,作為教學內容的開場白和總結語,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通過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把本人在教學中所用的部分“口訣”加以介紹,不妥之處請同行批評指正。
一、要學好模擬電路,基本放大電路是基礎,因為在基本放大電路中,線性和非線性元件同時存在,而且還有獨立和混合的差異。因為在放大電路中存在著交流和直流信號,雖然兩者共存于同一電路中,但各自的傳輸途徑,通過的回路又有所不同,構成一種互相依存的局面。如何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交直流之間的關系及直流對交流信號的影響,使學生能掌握這一部分內容的實質,是十分關鍵的。因此在講清Q點對波形失真的影響后,對這一部分內容用如下“口訣”總結:
放大電路,交直共存,直流搭臺,交流唱戲。
舞臺合適(Q點合適),表演精彩(波形不失真)。舞臺不當(Q點不合適),表演失常(波形失真)。
同學們覺得這一“口訣”深刻地反應了放大電路交直流互相依存的關系,“口訣”總結得很形象生動。
同時在講解阻容耦合共射極放大電路組成原理時,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放大電路,所以不容易掌握電路組成,這時教師可以把電路的組成部分概括為“管、偏、源、容、阻”五個字口訣,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電路組成。
二、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線性應用在集成運算放大器的應用中占有很大的篇幅,這一部分教學并不難,但如何使同學能更快的求出理想集成運算放大器工作在線性區時輸出與輸入之間的關系,也必須有一套方法。本人的作法是:在講完理想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特點后,首先得出“虛短”“虛斷”兩個概念,然后用“口訣”總結分析方法:
理想運放、分析不難,“虛短”“虛斷”,最為關鍵,一套公式,二用迭加,三抓性能,四導結果。
總的分析步驟是,抓住“虛短”“虛斷”不放,采用一套,二疊,三抓,四導的方法分析。
所謂一套:就是對于那些已學過的基本運放電路以及由其所組成的較復雜的電路可直接套用公式不必推導。
二疊:雖然有多個信號作用,但每個信號單獨作用時都可以直接套用公式的,可用疊加原理,并用差動放大電路和加法電路作為例子進行分析。
三抓、四導:對于那些沒有見過的電路,可以抓住虛短、虛斷的特點,并通過電路理論導出結果。
下圖為一個由集成運算放大器組成的減法電路,要求求出輸出的表達式。根據分析集成運算放大器在線性應用的特點,利用口訣中的“二疊”原理,在此電路中有兩個信號輸入,采用每個信號單獨輸入時的特點,直接套用公式,然后再利用疊加定理,最后求出結果。
求解過程如下:
先分別求兩輸入端單獨作用時的輸出:
然后利用疊加定理求出最終結果
三、在分析單穩電路和多諧振蕩器時我也用“口訣”總結了分析方法:對于單穩電路的分析“口訣”是:找出穩態,確定觸發脈沖極性,分析工作過程,畫出波形,計算脈寬。并按此口訣分析每一個單穩電路。同學們感覺目標明確、思路清晰。
分析多諧振蕩器的“口訣”是:假設初態,畫出等效電路,抓住轉折點,分析過程,畫出波形,計算頻率。
四、在講解放大電路中反饋判斷時,很多學生容易判斷錯誤,教師可以把反饋的判斷方法總結成朗朗上口的口訣。對于反饋極性的判斷,可以總結為“同端異號為負反饋,同端同號為正反饋;異端同號為負反饋,異端異號為正反饋”,這里的“同端異號為負反饋”是指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作用在同一個端子,而且二者對地的瞬時極性相反的話就是負反饋,同理可以依次解讀其余的三句話。這樣學生在判斷反饋極性時只要記住口訣就能得心應手了。還有反饋類型的判斷也是一個難點,可以用“同壓同并”四個字來概括,意思是反饋信號和輸出信號從同一個端子引出為電壓反饋,反之為電流反饋;反饋信號和輸入信號作用于同一個端子為并聯反饋,反之為串聯反饋。這樣言簡意賅的四個字就能代替書本上兩頁的判斷方法敘述。
五、小結:在長期的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我有意識地讓學生記住口訣、唱口訣、用口訣,妙用“口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僅激發了他們學習本課程的興趣,也時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記憶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電子技術課程的分析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學們在評估時,反映我講課生動有趣,有幽默感。這幾年我所帶的班級在年級統考中成績一直較好,名列前茅。在此,筆者就口訣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妙用,并大面積地提高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水平的一點心得,與同仁分享,希望“口訣”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口訣只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用來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的輔助手段,而不是用來生搬硬套和死記硬背的“萬能教條”。
參考文獻
[1]張云.淺談“模擬電子技術”課堂語言的運用 [J].中國電力教育,2012(5).
[2]童詩白,華成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胡晏如.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彭文雄,侯世英,孫韜.激發興趣,構建和諧氣氛,提高課堂效率[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