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摘 要】音樂教師不僅是人類社會音樂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也是培養人們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實施音樂審美教育,塑造完美人格的“靈魂工程師”。因此,通過提高音樂教師素質和對音樂教師科學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推進音樂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音樂;教師素質;音樂教育管理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都肩負著教育的責任,我們都應該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變“沉重的人口負擔為人力資源大國”,方能增強國力,立足世界,從而提升個人的幸福感!而我們音樂教師不僅是人類社會音樂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也是培養人們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實施音樂審美教育,塑造完美人格的“靈魂工程師”。
1 音樂教育管理的特征分析
(1)音樂學科高度的實踐性和技術性。音樂教育學科必須要經過長期的系統、實踐學習才能獲得相應的教育技能。如:舞臺表演、器樂演奏技能等。因此,音樂對技術學習的要求超過一般其他學科,非經過長期嚴格的訓練不能承擔教育任務。
(2)音樂教師的知識性與技術性在教學中的密切結合。音樂教師要具備高度專業技能和全面的綜合素養方能從事音樂教育工作。教師一方面要掌握較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還必須具有綜合的文化水平和教學能力和經驗積累。
(3)音樂教育教學方式的特殊性。音樂教育教學方式,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個性特征,其教學常常需要采取針對不同學生的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其二,是音樂教育的實踐性,音樂教育的大量課程需要訓練學生的技術能力,技術是枯燥的,但音樂藝術卻是要人的靈性參與其中教學才能有效。如何處理這個矛盾是很重要的。
(4)教育評價標準的復雜性。音樂教育客觀評估具有相對的復雜性。一對一教學,每位教師的教學方法針對每一位不同的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差異性和不可比性,僅以成敗論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又會有違藝術教育的宗旨。
2 音樂教育管理的主導——音樂教育者的特征分析
音樂教育者作為音樂教育管理的主導,具有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職業特點。
(1)情感教育貫穿始終。音樂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飽含著豐富的情感。藝術是依靠情感而產生的。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任何音樂如果不能以情感打動人,或者說它不能喚起人的情感共鳴,它的藝術價值就不能得以實現。真正的教育也是一種情感的交流,也是一種塑造人靈魂的藝術。在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不僅自己要帶著良好的情緒、充沛的感情去感染、教育學生,還要引導學生分析、理解、體驗音樂作品的情感。因此,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始終貫穿著情感教育。
(2)創造性思維的啟迪者。開發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是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根據主觀需要對客觀事物進行重構的一種思維。而音樂對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未知世界的積極探索和想象有著特殊的作用。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音樂老師創造性的勞動,去發現學生藝術創造才能,去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言傳身教的示范者。音樂學科的實踐性是很強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示范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很多的知識都需要老師的口傳心授。因此,教師的文化素養、專業知識、技能技巧、藝術觀、治學態度、言行舉止、儀表風度都有可能成為學生學習模仿的“范本”,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3 通過加強音樂教師隊伍建設加強音樂教育管理
音樂教師個性的鮮明性,藝術氣質與其職業習慣緊密相關,給管理帶來很大難度。生動活潑與自由散漫一體,個性突出與規章制度的沖突、評價標準的多樣性與客觀公正的矛盾。如何有效的化解矛盾,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加強音樂教育管理的關鍵。
3.1 以教師為先導的辦學管理思想
管理的宗旨是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尊重人的主題能動性,調動人的積極性,是學校管理的出發點,又是學校管理歸宿。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教師是實際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操作者。教師與學生直接接觸和交往,對學生施加管理。
教師在學校的管理中,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在學校管理層面,教師是學校的管理對象,在班級教學管理層面,教師是主體管理者。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音樂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藝術,他們除了是教師,還兼有藝術家的某些特質。如感性、情緒化、不愿受約束,或者受約束的忍耐點低。更喜歡自由、創新、標新立異、引人注目,更愛表現、不甘落后、富有激情、自控力稍弱等。通俗說,常常有不按常規出牌,愛激動的現象。雖然不是全體老師的特點,但至少這類人在音樂教師中所占比例要大。而教師的角色,則常常需要將教育的激情以理性的形式表達出來,特別還要控制好學生的情緒,使學生順利成長。
3.2 教師的管理目標和內容
①知人善任合理安排使用。用人所長,人人皆可用,用人所短無人可用。
②按章執行滿足合理要求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活動,規章是人們的行為規范。但是,人們在遵守規章的前提下,希望有更多的需求這是正常的,只要是合理的要盡量滿足,以激發教師的積極性。
③獎勵進取鼓勵培訓提高。努力進取不斷取得成績的藥予以獎勵,并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教師得到更大的發展。
④教師的培訓與提高。
(a)按照學校發展,制定教師提高培訓規劃目標。
(b)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
(c)積極組織教學改革、教學競賽和學術活動。
(d)搭建各種藝術和學術交流的平臺,創造機會讓老師開闊視野。
(e)相互的聽課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促進方式。
3.3 教師管理的方法
①行政控制的方法。教師是一種職業行為,也是勞資雙方的契約關系。所以單位領導是代表資方進行管理的責任人。有權對勞方進行管理。這些管理是按照合同是帶有一定強制性、命令性的。
②音樂教師由于藝術學科的特性,往往使音樂教師的情感更豐富,自尊心更強,因此,音樂教師需要更多的精神鼓勵。將思想疏導、學術民主、自我管理相結合,應該能達到較好的管理效果。
4 針對音樂教師和音樂管理的特點,音樂教育管理者應做到有的放失
根據對音樂教師和音樂管理特點的分析,可以使音樂教育管理者更加有針對性的制定相關的標準和政策,讓他們在管理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4.1 制定教師專業技能的考核標準
對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保持和提高,提出具體的考核指標。如:華師音樂學院教師聘期考核標準。考核標準充分考慮教師專業和工作崗位的不同情況,分為:教學表演型、教學學術型。教師必須在一定時段舉行音樂會,出版唱片、參加演出、出版著作、發表論文、學生獲獎、獲教學獎勵等,考核標準要符合教師實際。既能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又不至于教師不可企及。
4.2 音樂教師的藝術性和教學性密切結合
好的音樂教育必須強調教育性,強調教師的整體素質,如此才能算是真正的音樂教育。為此,管理者必須提供足夠的提高音樂教師理論素養,學科知識素養,開闊的精神思想視野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有計劃組織教師參與各種跨學科交流和理論學習與世界,用以開闊眼界和優化知識結構。
4.3 音樂教育教學方式的獨立性
針對用以教育的特殊性。音樂教育必須遵循音樂學科的特有規律實施教育。因材施教雖然是教育的重要原則之一,但在音樂教育中則是最重要的原則。因為,藝術的本質就是個性的創造,沒有個性的藝術就等于沒有藝術的生命。一對一教學,就是充分尊重音樂藝術教育的。
我們作為普通音樂教師應該有意識的積極配合好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發揮音樂學科的重要作用,讓學校看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得到學校的認可,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斷提升,晉級、外出充電的機會才會更多,才能更有利于自己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理,等.音樂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鄒愛民.音樂教育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