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芳
摘要:
航空是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航空發展迅速使得航空運輸在綜合交通中的比重有明顯提高, 中國航空已經形成了連接國內外主要地區的航空運輸網絡。然而,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航空安全管理問題也日益重要。保障航空安全是航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本文將通過介紹航空安全管理體系及其風險,對未來我國航空安全管理提出預防策略。
關鍵詞:航空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前言:
隨著航空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不斷更新和進步,我國的航空安全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迅速,安全狀況得到了巨大的改善。民航安全形勢通常用飛行事故萬時率和飛行事故萬次率等事故率指標以及事故次數,報廢飛機架數等事故量指標來表征。事故率反映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而事故量反映了事故的多少以及嚴重程度。
近年來,中國民航運輸安全形勢平穩。1994年以來,我國民航的運輸飛行事故征侯萬時率呈逐年下降趨勢,1994年為1.833, 2006年為0. 34;運輸飛行重大事故次數和事故萬時率也呈逐年下降趨勢。自2004年11月22日至2007年6月底,中國民航運輸航空己經安全飛行790多萬小時,創造了新的安全記錄,并且每天增加近1萬小時的安全記錄。近年來,雖然航空運輸業務增長迅速,但航空不安全事件次數呈下降趨勢。【1】但是維持現有的安全水平會使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航空重大運輸飛行事故發生率升高,旅客和社會公眾對航空運輸安全性能將受到質疑,不僅嚴重影響了我國航空的發展,甚至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形象問題。因此,中國航空的政府管理部門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航空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概念及理論
安全:就是人們控制風險使得其低于我們可以接受的水平,是系統的固有特征,能夠保證系統在人們可以接受的風險水平下運行。
安全管理理論:由三個代表性的階段構成:第一階段,工業社會到20世紀50年代的事故學理論;第二階段,20世紀50年代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的危險分析與風險控制理論;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安全科學原理,還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2】
二、安全管理體系
SMS是航空安全管理的最新管理體系。在航空安全管理的發展中,共經歷了3個階段。首先是20世紀70年代之前的技術致因理論。那個時期飛行事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機械和不安全飛行規章制度兩個方面造成的,管理的特點是對機械設備等硬件進行改進,通過事故的發生識別飛行器的缺陷,并且在建章立制進行改進以防止事故再次發生,各項規章制度逐漸健全,航空事故率也逐步降低。其次是人為因素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人為因素造成的航空事故占70%一80%的比率,技術因素已經逐步下降到20%一30%。當時航空安全管理為了改進人機界建立了人員培訓的體制。最后是組織系統,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是研究組織和管理等因素對于航空事故的影響。在90年代后,雖然飛行事故率保持在0.7一1.2百萬飛行小時之間,并且逐漸呈現穩定。【3】
安全管理體系四大基本構成:
1、安全政策:反映了運營人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對安全的承諾,是建立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并為建設積極的安全文化提供了清晰的導向。
2.安全保證:通過運用質量保證技術判斷設計運營人的過程中的風險控制是否在按計劃運行,以此來確保設計后的風險控制過程與要求持續符合,并且在保持風險處于可接受水平內持續有效。
3.安全促進:安全管理體系中的一些“軟文化”。包括安全文化建設、安全管理體系培訓、安全培訓、安全宣傳、教育、安全信息發布、安全管理溝通等環節。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讓每個員工自愿地、積極地參與到安全管理中,通過一些優化人的安全觀念,來提高人的安全行為水平。
4.風險管理:用于分析運營人的運行功能及其運行環境,通過這些來識別危險源,分析評價相關風險,并在此基礎上更加有效地控制和監督風險,以實現最大安全保證并且可靠地實現安全管理目標的科學管理方法。
三、航空安全管理的問題及預防策略
1)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
對于航空公司來說,內部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健全的內部安全管理機制應該包括:一是約束機制,作用在于保障民航企業在最有效的控制之下,讓安全管理系統能夠安全正常運行,同時也為企業穩步、長久發展提供最最基礎的保障;二是激勵機制其作用是采取經濟的、行政的手段,鼓勵全體員工自覺執行安全生產法規和規定。三是監督機制。為了讓機制和管理變得有序,必須要建立企業內部的監督機制。
2)風險管理流程不完善
風險是“損失發生的不確定性”,飛行安全中的風險特指危害可能是人為原因的、飛機自身的原因還有外部環境的原因,風險管理,是指以安全運營對風險進行識別、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處置風險,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4】我國目前的風險管理流程還不夠完善,SMS管理體系的深入使用將會完善該流程。
3)安全管理對人為因素重視不足
人、機、環三者不匹配是導致事故的一個主要原因。人、機、環是一個相互聯系,互相制約,又相互依賴的統一整體。在這三者中,人是處于主導和支配地位的,也是最活躍的因素,因此,也是影響民航安全的主要因素。然后,在我國民航運行實踐中,往往出現對人為因素的不夠重視,束縛了我國民航業的發展。所以,提高人的重視程度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將他們使用在航空安全管理上對安全管理有重要作用。
結語
航空安全系統影響因素多并且多種因素之間作用機制復雜,如何實現航空安全管理,來適應新一代民航運輸系統建設的要求,最終將理念演變為具體內容對于中國航空安全管理提出了目標及建議,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應該理論密切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我國航空安全管理,以滿足我國新一代民航運輸系統的使用。
參考文獻
[1]王昌順. 中國民航安全管理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
[2]陳艷秋,張元,羅敏,孫奕捷,戎梅,曾亮,史亞杰. 航空安全管理學科發展研究[A]. .航空科學技術學科發展報告(2010-2011)[C].:,2011:20.
[3]高柱,許保光. 航空安全管理體系解讀[J]. 科技促進發展,2012,03:11-15.
[4]邵雪焱,劉鐵祥,劉繼軍,池宏. 航空安全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J]. 科技促進發展,2012,03: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