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 崔生
摘 要:油田特種車輛是油田作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配套設備,特種車輛的設備完好率直接影響了作業的效率,甚至井下作業的安全。因此,加強特種車輛的設備管理,才能確保井下作業的安全平穩運行達到預期施工要求。本文通過對車輛設備現狀的調查分析,在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車輛設備管理辦法,以達到提高車輛類資產整體管理水平,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關鍵詞:車輛;設備完好率;資產;管理對策
車輛設備完好率,指的是完好車輛設備在全部車輛設備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業設備技術狀況和評價設備管理工作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設備完好率能夠體現(評估)出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設備完好率高的企業或車間說明平時的維護和保養到位,是設備管理的基本依據。設備總臺數應包括大隊在用的、備用的、停用的以及正在檢修的全部車輛設備,不包括尚未安裝,使用以及代管設備,考核設備時必須按完好標準逐臺衡量,不能采取抽查推算的辦法,設備完好率一般考核主要設備。設備管理是油田管理的基礎工作,設備維修管理是設備管理的重要子系統。設備維修管理的改進與完善,對設備管理體制的改進與完善起著重要的作用,設備管理與維修密不可分。
油田特種車輛是油田作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配套設備,特種車輛的設備完好率直接影響了作業的效率,甚至井下作業的安全。因此,加強特種車輛的設備管理,才能確保井下作業的安全平穩運行達到預期施工要求。
1 車輛管理現狀與問題
車輛類資產(包括特種車輛如大型搬家配套車、大型壓裂車組等,以下均用“車輛”表示)在油田企業資產總額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主要承擔著運輸、試油、壓裂、酸化、搬遷等施工任務,對油田的生產經營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設備使用年限的增長,設備體質逐年下降,而且大部分到了報廢期限。在大批設備更新不能到位的情況下,如何管好、用好這些車輛設備,延長其使用壽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而又實際的問題。經過探索和實踐總結出車輛設備管理辦法,能有效降低車輛設備故障率。通過運行,設備完好率比原來提高了13.2個百分點:同時沒有因設備使用管理問題而影響車輛完好和生產任務的完成。修保費呈逐年下降趨勢,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一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車輛設備的管理也不例外。它產生的效益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二是注意處理好投入和產出的關系。車輛設備確無使用價值或再投入成本遠遠超過其價值,不能只顧及短期利益,應及時進行報廢處理。三是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目的和計劃。確定的管理目標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其判斷標準以是否符合實際為標準
2 前期準備工作
首先必須進行現狀調查,了解單位車輛設備的完好率、成新率、使用狀況,設備的維修保養狀況,人員素質以及現在的相關管理政策、制度、措施等情況。根據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歸類整理,判明是否是設備老化問題、管理制度問題、使用不當問題、外界因素問題、責任心問題等等。然后根據整理出來的結果,按資產明細進行細化,確定目標值,配套相關的獎懲措施。
3 實施設備管理辦法
3.1建立設備管理制度體系。通過前期準備工作,針對發現的問題,創新車輛設備管理新理念,重新修訂設備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車輛設備管理臺賬、技術培訓、油水管理、一級保養、二級保養、設備檢查、機械事故等為內容的綜合管理考核體系。加強運轉記錄的管理,采取定期(周一)檢查方式,使各項制度落實到位。同時對進廠修理的車輛設備,所需材料一律由修保單位提供規格、型號、數量,由送修單位負責備料和送料,杜絕次品料。車輛設備修好后,由另一個未參加修理的部門進行檢查,檢查出問題由修理部門承擔相應責任。
3.2 抓好車輛保養。即抓好車輛設備的一、二級保養。我們應制定和完善相應的車輛設備一、二級保養制度,對設備的保養修理,根據臺賬記錄,做到按計劃運行,對達到保養時間、保養公里數的車輛設備必須進行保養,加強對設備的保養考核。特別對特種車輛設備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應實行強制回廠保養。做到不拖保、不漏保,保養完成后并按時交接保養車輛。
3.3 實施定期檢查。即日常檢查、月度檢查、季度性大檢查。針對部分單位檢查不及時到位的情況,強化出車前、行車中、歸廠后的車輛設備檢查工作。主管設備干部認真負責、仔細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就地整改,對未查出問題,后又出現問題的,檢查人員應負相應責任同時每月還應對在用車輛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摸清設備技術狀況和動態,做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且要求以報表形式報上級主管部門,以便進行監督。
3.4 以四個提高,提高設備管理意識
首先要提高每名職工的車輛設備的管理意識,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通過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做到職責明確、獎罰分明。二是針對操作人員專業知識缺乏,處理車輛設
備故障能力差的現象,我們把提高職工技術素質,加強業務培訓納入日常管理工作日程。特別是遇到一些疑難問題,大部分職工感到束手無策時,我們就請有經驗的工程師、專家傳授技術,進行現場操作,講解如何進行判斷處理等。這樣,廣大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在實踐中
不斷得到提高。此外,我們還可以開展車輛設備技術競賽,爭創優勝集體等活動,對優勝者進行獎勵,以激發職工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業務系質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三是提高車輛設備技術性能。通過制度的完善與約束,以及及時保養、正確操作和加強培訓
等,使設備的技術性能不斷提高。四是提高車輛設備完好率。加強維修保養隊伍建設,負責修理的單位和部門每天都應有干部值班,至少保證每天有2一3名修理工24小時能隨叫隨到,車輛設備發生大小問題不過夜,保證車輛設備第二天能正常運轉。同時各車輛設備使用部門每天6點前應將其完好情況報車輛設備調度中心,以便統一安排,合理調度。
3.5落實鞏固措施,確保設備安全
第一、單位“一把手”應高度重視車輛設備的管理,分管領導要叮住不放,天天抓、時時抓,常抓不懈。第二、不斷探索和完善車輛設備管理的新方法,堅持日常檢查、月度普查、季度交流的檢查制度,實行分類管理、重點監控,使現有車輛設備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第三、將一批有知識、懂技術、有責任心的人防到重要崗位上來,不斷提高整體管理水平。第四、進行必要的車輛設備更新。各種舊的車輛設備,不管我們采用什么方法,實行怎樣的措施,都不能改變它“舊”的現實。隨著使用“效能”減退,維修等成本的顯著增加,必須用新的進行替代。新車輛設備故障率低,便于管理和使用。第五、獎懲一定要兌現,考核要嚴,懲罰要狠,獎勵要重,可以考慮從車輛設備管理的效益中拿出一部分作為獎勵基金,提高干部職工參與管理的積極性。第六、基層領導要協同特種車輛駕駛員,根據不同車型編制設備安全檢查評價表,直接、定性的評估、診斷和查明車輛設備隱患,進行全面系統的事故分析。表中一般以制動、傳動、轉向、燈光信號、臺上等為主要檢查內容,根據技術標準和所列項目檢查分析,判斷產生偏差時候產生后果的概率和嚴重性,檢查處的問題、隱患要歸納分類,按照風險大小排序制定消減控制措施。
參考文獻
1.李德源,楊華龍編著.現代設備經濟管理[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