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芳雪
摘要:運用項目團隊合作來完成任務已為很多組織所采用,項目團隊合作效率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項目成功,甚至成為項目績效的基礎。本文首先,從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分析其與普通項目團隊合作的差異化特征;其次,分析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效率影響因素;最后,根據項目生命周期理論,提出通過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創造良好的溝通氛圍、制定科學的獎酬體系是提高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效率的主要策略。
關鍵字: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生命周期
引言
21世紀,由于經濟全球化、信息快速化地發展,全球的項目日漸增多,項目參與主體也越來越多,項目正變得越來越復雜。管理項目復雜性成為項目管理者面臨的巨大挑戰,特別是在中國,隨著經濟和社會的日益復雜和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項目變得更具挑戰性,應對中國時代變遷下的項目正變得日趨困難和多樣化。
隨著項目的復雜性增加以及項目的規模逐漸擴大,單個的組織或企業的能力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項目建設的需求,這就使得項目對擁有不同知識資產的參與主體之間的合作需求變得越來越強烈。多主體參與的跨組織乃至國際間的合作將成為未來大型復雜項目運作模式發展的趨勢。這種多主體參與的項目組織模式已經運用在我國的建設項目中,隨著參與主體的增多,對各參與主體的管理和監督的難度也就隨之增加了。擺在項目管理者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在影響因素復雜的情況下,怎樣對來自不同利益主體的團隊合作成員進行有效的管理。目前,多主體參與的項目組織模式在高鐵項目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如京滬高速鐵路建設項目,是目前國際上最長的高速鐵路,具有技術標準高、施工難度大、工程時間長等特點,需要具有不同專業特長的主體相互合作、各盡所長,其參與主體就有20余家[1]。2013年我國高速鐵路建設的總投資計劃約為5300億元,沈陽、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的地鐵投資都將達到千億甚至億元以上,未來多主體參與的項目組織模式將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制定有效的提升策略促進多主體參與的項目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將會進一步提高項目的建設效率,保障項目的建設質量,促進大型復雜項目的成功。
一、 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的定義和特征
大型復雜項目一般是指規模宏大、結構關聯緊密、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知識涉及面較廣、參建單位較多、建設環境復雜,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持續影響的一類項目[2]。大型復雜項目系統是一個開放、動態的系統,其體系結構具有高度復雜和多維度的特性,系統內部各種要素和單元表現出結構和關系的復雜性,他們相互之間以及與外界之間不斷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互[3]。復雜性是多主體參與大型復雜項目最主要也是最明顯的特性。此外,一般大型復雜項目還具有建設生命周期長、控制風險大、技術工藝復雜、與外部環境交互性強、以及涵蓋關系國計民生的社會性等特征。
團隊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團隊中,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持合作奮斗的過程。它可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并且自動地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同時會給予團隊合作成員適當的回報。國內外關于團隊合作方面的研究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企業組織內部的團隊合作即單一主體內部的團隊合作和不同企業或組織之間的跨組織團隊合作。其中以企業或組織內部的團隊合作為主。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既包括內部的合作,也包括組織之間的合作,其合作特征主要表現在:(1)合作關系具有臨時性,團隊合作成員之間缺乏良好的社會關系基礎。(2)合作成員組成和管理流程復雜性較高。來自不同利益主體的團隊合作成員受不同合作契約的約束影響,擁有不同教育背景、知識技術背景、收入背景等,導致合作成員組成的復雜性。在管理流程方面,由于大型復雜工程項目的規模較大、周期較長、管理層級較多,因此增加了管理流程的復雜性。(3)團隊合作影響因素復雜。根據行為學相關理論,人的行為具有相互影響的作用,特別是針對參與主體較多的大型復雜項目更是如此。擁有不同特征的參與方或個人,在相同的社會環境背景下和管理機制下會有不同的行為策略選擇。
項目團隊合作作為團隊合作的一個分支,主要是通過加強參與主體與參與各方(基于專業化分工的合作)、參與方與參與方(基于資源共享的合作)的關系來改善項目績效,追求成本降低、質量提升、工期縮短與利潤增加等有形的收益。然而在大型復雜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參與主體的行為決策、團隊合作的成功與否受許多內外因素的影響,使得項目的協調和合作變得更加復雜。
與團隊合作方面的研究相比,項目團隊合作仍然以傳統契約設計方面的研究為主,但是增加了不同利益者對合作的影響研究。近年來也開始涉及非理性因素對團隊契約影響方面的研究[4]。
二、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效率影響因素
團隊績效是指團隊實現預定目標的實際結果。團隊績效主要受團隊成員的能力、性格,團隊規模、凝聚力、目標,群體內的關系、沖突,決策、任務、技術獎賞結構,溝通、激勵及領導等因素的影響[5]。項目團隊合作效率影響因素來源于團隊績效影響因素。但根據參與主體的不同,影響項目團隊合作效率的因素主要來自于團隊合作內部環境與團隊合作外部環境兩方面。
(1)內部環境因素。各參與主體是項目團隊合作的母體,項目團隊在各參與主體中誕生,在各參與主體相互合作中成長。在團隊合作中,團隊合作效率和團隊合作成員自身素質關系最為直接,但也離不開各參與主體的大力支持;各參與主體對項目團隊合作的支持和影響主要體現在管理、信息、技術、溝通、資源和文化等方面。
(2)外部環境因素。項目的發起以滿足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需求為目標,其運作過程其實就是項目團隊與外部因素的信息互動和利益協調過程[6]。影響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觀的政治制度環境、經濟環境以及其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因素。特別是契約設計、組織設計激勵、外部監督等對項目團隊合作的影響。
三、基于項目生命周期理論項目團隊合作效率提升策略構建
提升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效率策略在項目發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其側重點有所不同。如在項目的啟動階段,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以及合作團隊成員之間的不熟悉造成合作效率低下;在項目的執行階段,由于溝通不暢、風險利益的分配不合理,也會影響團隊合作效率;在項目的收尾階段,由于人員退出調動的不當,團隊成員后期責任心不強等又會造成團隊合作效率的低下。
1、啟動階段。在項目啟動階段,團隊合作情況將對日后工作的進行產生深遠影響。此階段團隊成員之間彼此并不熟悉,沒有先前的合作經驗可以借鑒,沒有辦法通過歷史信息對團隊產出進行估計。并且由不同動機、需求的參與主體組成的項目團隊,每個參與主體對項目的目標、自己在新項目中的角色和職責、對其他成員及未來的同事關系等都懷著焦慮和期待。因此,在項目啟動階段,主要對團隊成員進行思維協同、目標協同。
該階段,主要任務是熟識團隊成員,建立相互間的關系和信任,了解團隊目標和團隊界限,明確項目目標及各自成員分工與職責,在平等的環境下共同討論、確定需要共同遵守的制度,如工作時間、進度、質量要求等,獲得團隊成員的共識。此階段,項目管理者應使項目團隊明確項目的期望和愿景。制定團隊合作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提供團隊成員所需要的信息,通過公平、團結、良好的文化氛圍,各參與主體都要努力完成這種文化融合,初步進行文化協同。
2、建設階段。由于合作成員存在個性上的差異,各方面的問題會在項目團隊合作建設階段日漸暴露出來。現實可能與當初的期望發生較大的偏離,成員會消極地對待工作,與周圍環境也會產生不和諧音符。同時在人際關系方面,此時容易處于一種緊張、不滿甚至抵制的狀態。因此,這一階段,主要協同團隊的知識運用能力、管理能力、人際關系能力和資源利用能力,解決團隊合作沖突。
該階段,項目管理者應該做的是理解、支持和包容團隊合作成員的沖突。通過提供多維溝通渠道,讓員工得到信息等資源。通過對項目涉及的各方面知識的培訓與學習,培養團隊把知識和經驗有機地運用于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能力,促進團隊內外部相互交流與合作,正確處理團隊合作內外的各方面關系,解決團隊合作成員之間的各種矛盾與利益關系。通過相互間通過交流信息和感情,進一步建立起相互間的信任、合作和友誼關系,保障各項規章制度正常運行,形成制度協同。
同時此階段要針對風險利益進行合理的分擔、分配,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展。適當可通過授權等方式,讓團隊成員在獨立自主的環境中獲得彼此的認同。同時在加強監督工作過程中,需要對工作節點進行控制,既要承認個人的貢獻,也要鼓勵團隊整體取得的成就。與此同時,還要注意項目工作過程中,隨時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及項目利益相關者的矛盾。因此,此階段還需要協同項目團隊的應變能力。
3、收尾階段。隨著項目的結束期的到來,項目的主體工作已經完成,項目團隊亦將解散。但是仍然有許多工作需要多方協作才能完成,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影響項目的整體績效,甚至使項目之前的工作將前功盡棄。而且由于項目的一次性,此階段容易出現項目團隊成員的責任心較弱,在項目收尾期會出現敷衍了事或者逃避工作、提前走人的現象。因此該階段,項目管理者應加強管理和監督工作、建立激勵機制,指導成員完成未做完的任務、工作,圓滿地實現項目目標。
可見,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創造良好的文化溝通氛圍、制定科學的獎酬體系是提升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效率的主要策略。
四、結語
大型復雜項目團隊合作隨著項目的啟動、建設、收尾而有著自身不同的發展特征。作為項目管理者必須根據項目生命周期發展階段采用不同的提升策略,才能獲取高效率的項目團隊合作,最終實現項目目標,促成大型復雜項目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韓嬌杰,周國華,李延來等.基于互惠偏好的多主體參與項目團隊合作行為[J].系統管理學報,2012,21(1):111—119
[2]王茜,程書萍.大型工程的系統復雜性研究[J].科學決策,2009(1):11-17
[3]何清華,羅嵐著.大型復雜工程項目群管理協同與組織集成[M].科學出版社,2013
[4] Singer M, Donoso P, Carlos R-S. A static model of cooperation for group-based incentive plans [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 Economics, 2008, 115:492-501.
[5]鄭奕.高績效團隊構建策略之管見[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0,10(4):81—83
[6]雷武軍,李中鋒.基于團隊生命周期研發項目團隊能力建設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3,11(9):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