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海
目前公路橋梁主要采用砼結構,砼產生裂縫,影響橋梁的使用壽命,本文對裂縫產生的原因和危害進行了初步分析。
1 裂縫產生的原因
1.1 設計與實際橋梁使用狀況的偏差
目前設計多采用Ago、Engser、橋梁博士三個軟件,其計算模型與橋梁實際狀況有微小的出入,如溫度、T度的假定與實際有微小誤差,其計算模型的假設是導致裂縫的產生原因之一。
1.2 砼結構本身固有的特性
砼在拌合、澆筑、養生、使用中由于干縮、徐變、溫度應力、溫度差、位移、變形不協調、畸變,超靜定結構的次應力,都有可能因上述因素而發生裂縫。這些裂縫,一般為非受力裂縫,即自應力產生的裂縫。
1.3 施工方面的原因
橋梁上部結構箱梁在施工過程中,支架、預應力、保護層控制等因素也是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箱梁在施工中,采用滿堂支架時地基承載力不足;采用管樁基礎時,管樁周摩阻力不足;柱樁的持力層承載力不足;承重架的永久變形沒有消除;承重架的主要桿件(如立桿)容許承載力不夠,構造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對施工過程出現的問題全程跟蹤監測;上述各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引起現澆箱梁產生裂縫。
箱梁施工時每個施工環節應嚴格要求,如:普通鋼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波紋管定位鋼筋是否準確,如不準確將導致預應力鋼束位置不準確,進而使某些截面成為非全截面預應力,出現主拉應力過大而不符合設計要求;真空壓漿設備的使用功能如何;箱梁砼分兩次澆筑,兩次間隔時間越長,新、舊預應力砼收縮變形越不協調,越不協調則越容易產生裂縫,砼二次澆筑間隔時間應嚴格控制;箱室內、外溫度差超過10度時,溫差應力超過砼的設計拉應力時產生裂縫,裂縫一般深度為1-2mm,在保護層厚度范圍;其他引起裂縫的因素如:施工過程預應力筋是否松弛或斷絲;錨下張拉力是否控制準確;錨夾具、連接器喇叭口安裝是否到位;錨固區砼是否密實,是否設置錨下加強鋼筋,沒有設置加強鋼筋引起的裂縫,多發生在連續剛構的底板或彎道橋腹板的外側處。千斤頂,油壓表是否定期做配套檢驗,錨下張拉力及鋼束伸長量是否準確;砼強度、水灰比及含砂率,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堿集料反應是否嚴重;保護層的厚度是否過薄或過厚;養護工作不到位,使砼表面失水太快,普通砼的體積穩定性(相對于高性能砼而言)都可能引起裂縫的發生。
具體工程建設和使用中,由于情況千差萬別,產生裂縫后,需要分析具體情況,才能找準裂縫產生原因。
1.4 實際工程案例
1)某跨徑為46m+90m+46m三向預應力連續剛構橋,在未成橋之前橋臺出現裂縫,經現場調查裂縫發生在橋臺臺身與承臺的交界附近,在臺身前緣呈水平狀,橫向貫通,臺身后緣未出現裂縫,橋臺與翼墻的交界處發現45°的斜裂縫。我們對裂縫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分析后認為裂縫產生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上部結構的梁端與臺身前墻未按設計要求留足間隙,成橋前全橋伸縮縫處填滿建筑垃圾,高溫季節,上部結構產生膨脹,使上部結構擠壓臺身,對前墻產生水平推力。
(2)上部結構按設計有2.0%的下坡,因未成橋上部結構的自重產生的水平分力不被支座吸收,而對前墻產生水平推力。
(3)裂縫產生時,橋臺背后填土高度為臺身高度的1/3,臺背填土的土壓力不足以抵消臺身的水平推力。
該橋通車驗收前,請某家具備資質的隊伍對裂縫做注漿補強處理,現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2)某橋為3跨(30m+40m+30m)連續梁橋,上部結構為預應力砼單箱單室箱梁。施工采用滿堂式支架,砼分兩次澆筑。施工后箱室內發現在腹板處產生裂縫,裂縫寬度普遍在2mm以內,長度40-50cm,深度2-3cm,也有個別裂縫貫通腹板截面,較為嚴重。
經調查分析,該橋產生裂縫并非單一原因,而是幾個不利因素綜合產生的。
(1)砼二次澆筑間隔時間太長,變形不協調。
(2)波形管定位鋼筋不準確,導致預應力束位置不準確,使某些截面出現過大的主拉應力。
(3)養生不到位,失水過快,水灰比偏大,含砂率大于設計要求,體積不穩定導致出現干縮裂縫。
(4)處治措施
①對腹板、橫隔梁等位置小于0.2mm寬,深度1-2mm的裂縫采用環氧膠涂刷封閉,保護鋼筋不銹蝕。
②對大于0.2mm寬,深度1-2mm的裂縫,用改性甲凝注漿補強。
③對寬度更大,深度更深,甚至截面裂通的裂縫請原設計院做補強設計。
④埋設墩臺沉降觀測點及上部結構撓度觀測點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觀測,撓度應控制 ⑤底板出現分布鋼筋銹跡,說明保護層厚度不夠(設計為凈2.5cm),視今后變化情況處治。 該橋至今使用正常。 3)某橋(85m+138m+85m)三向預應力連續剛構體系,單箱雙室主梁,掛籃懸澆法施工,成橋時檢查發現在138m主跨箱室內頂板與腹板交界處發現有裂縫,頂底板未發現有裂縫,裂縫平均間距2m一條,寬為0.2mm以內,深度1-2mm,長度約50-70cm不等,經專家組鑒定,該裂縫對結構安全沒有影響,以環氧膠漿涂刷裂縫,封閉裂縫即可,并定期檢查裂縫是否有發展。 該橋0﹟塊、1﹟塊采用支架現澆施工,2﹟、3﹟塊為掛籃現澆施工,當施工到4﹟、5﹟塊時0﹟塊底板、1﹟、2﹟、3﹟塊底板出現不規則裂縫,經分析并結合實踐經驗,是由于變形不協調引起的裂縫,該裂縫成橋后會自行愈合。不出所料,成橋之后,0﹟塊、1﹟、2﹟、3﹟塊底板裂縫自行愈合,未做任何補強處理,只用基本同顏色的水泥膠漿美化其外觀。 2 砼裂縫的危害性 裂縫產生了,砼構件的有效斷面必然減小削弱,導致其抗彎剛度、抗剪強度有所降低,加速了徐變,加大預應力損失,導致撓度下垂,進而影響承載力并縮短使用壽命。大氣中的水分子通過裂縫可以使鋼筋銹蝕,縮小鋼筋的有效截面積,預應力鋼筋銹蝕后,又增大預應力損失,大大縮短橋梁使用壽命。裂縫產生后一般必須處治,嚴重的必須補強(應做補強設計),補強還不能解決問題的要推倒重來。裂縫影響外觀,視覺上有不安全感。 按2004年公路鋼筋砼及預應力砼設計規范的條文說明:結構按極限狀態設計需要有一個確定的設計基準期。例如汽車荷載隨機過程的統計分析表明,當設計基準期取為100年時,可避免荷載取值出現過大的波動。對今后橋涵荷載是有利的,國際上一些先進國家的橋梁設計基準期多為80-120年,我國規定為100年,為荷載概率的適中區域,它的可靠度必須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養護的條件下才能得到保證。 綜上所述,分析了裂縫產生的普遍性原因及對結構帶來的危害性,并列舉三個工程裂縫實例,采取不同的處治方案、方法。為了確保橋梁設計基準期100年目標的實現,我們在設計、施工、養護、管理中對砼裂縫應予以足夠的重視,減少裂縫發生,及時處置裂縫,確保橋梁結構安全。 【參考文獻】 [1]席先華,高云峰,楊忠勝.試論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防治[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8(04), [2]張明朝.淺談公路橋梁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與處理方法[J].華章,2009(06). [3]張鋒,李軍陽.混凝土橋梁裂縫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J].才智,2011(17). [4]楊玉光.從設計施工階段分析橋梁建設中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9(06). [5]張愛民,李建志.淺談橋梁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0(Z1). [6]李志鵬.淺談橋梁混凝土的澆筑[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02). [7]李成湘.橋梁混凝土施中的幾項新技術應用[J].哈爾濱鐵道科技,1992(02). [8]崔志華.橋梁混凝土結構裂縫成因探討[J].山西科技,2007(03).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