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剛
摘 要: 隨著注聚進程的深入, 開發過程中暴露出來高壓注入井增多、地層堵塞、竄聚井、含水回返井增多等諸多矛盾, 本文通過對油井堵塞機理、水井高壓成因、油井低液原因等的深入分析, 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通過放大生產壓差提液、擴大螺桿泵應用范圍、完善井網補充能量等措施有效實施低液井提液; 通過復擴射、石英砂壓裂解堵、氧化劑解堵、更新側鉆等措施綜合治理高壓水井; 通過噴砂、射流、氣舉等辦法, 解決近井地帶堵塞; 通過混排、射流解堵等方法, 解決防砂工具堵塞; 通過層內挖潛、補孔改層等措施對竄聚低效井實施二次挖潛。
關鍵詞: 聚合物驅;后期;地層堵塞; 高壓注入;低液井提液
勝坨油田位于東營凹陷北部,坨莊-勝利村-永安二級構造帶中段,是由東西兩個高點組成的背斜構造。構造范圍內共發現斷層58條,落差最大者達500米,小者僅數十米,其中東西向的3條,北東-南西向的4條,近南北向的5條,將油田切割成3個區8個含油斷塊,即一區(坨莊構造)、二區(勝利村構造西南部分)、三區(勝利村構造東部及北部的坨11南、坨11北、坨7、坨30、坨28、坨21斷塊),其中以一、二區含油面積大,且較完整,三區各斷塊被小斷層復雜化。勝坨油田自1998年2月開始水驅空白試驗,兩個月后開始注聚,目前各注聚單元相繼進入注聚中后期和后續水驅階段。
聚合物驅采油是一種推廣程度最高的三次采油方法, 主要是通過增加水相的粘度、減小水油流度比, 來提高注入水的平面波及系數及縱向波及系數,從而提高原油采收率。隨著注
聚進程的深入, 開發過程中暴露出來高壓注入井增多、地層堵塞、竄聚、含水回返井增多、儲層認識不足等矛盾, 給提高開發效果帶來不同程度的制約影響。因此解決以上問題成了提高注聚開發效果的主要手段。
1 注聚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注聚開發過程中, 由于注聚工藝、地層發育及產出液性質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部分油水井出現地層堵塞、欠注、聚竄、油井低液等問題, 嚴重影響了注聚開發效果。
1.1 受聚合物驅影響, 部分油井液量較低
由于受聚合物驅的影響, 滲流阻力增加, 油井普遍出現液面下降, 產液量下降的現象, 油井平均日液僅為23.4m3, 低于注聚區油井平均產液水平。主要是由于油井堵塞、地層能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1.2 油井堵塞問題
與常規水驅相比, 聚合物驅液流粘度高, 攜砂能力強, 其攜帶的細顆粒較多, 更易造成近井地帶和防砂工具的堵塞。同時, 聚合物還有可能與地層細砂產生膠結作用, 加重了油井近井地帶和防砂工具的堵塞, 造成油井產量下降。對于繞絲防砂井堵塞現象更為嚴重。
1.3聚合物堵塞造成部分注聚井高壓欠注
統計注聚區注入壓力> 13MPa 的井占開井數的29.8% , 其中: 正常注入上升井18 口;套變出砂、油層堵塞12口;油層發育差4口;地層壓力高2口, 分析由于老井井底附近地層堵塞, 壓力擴散慢, 導致附近新井一投注即高壓, 而周圍油井提液困難, 雖然采用酸化或大排量試擠等解堵措施,效果都不理想。造成高壓注入的因素一是隨著注入時間的延長,注入PV 增加, 注入阻力增大,使注聚井逐漸高壓。二是聚合物在近井油層內堵塞造成了井底附近高壓。建議采用變化注入濃度的周期或縮小注聚井距、不動管柱壓裂解堵等措施提高單井注入量。
2 對策研究及應用效果
通過對聚合物驅存在問題及影響因素分析, 實施有效措施, 提高了聚驅采出程度。
2.1 注聚區低液井綜合治理
2.1.1 實施有效提液措施, 提高了聚驅效果
針對處于油砂體邊部、注聚井距較遠的不見效或見效差的油井通過放大生產壓差改變壓力場, 改善注聚受效方向, 促其聚驅受效。油井通過提高合理采液強度, 共實施大泵、檢低效等措施179井次, 累計增油14467t。
2.1.2擴大螺桿泵配套工藝的應用規模, 提高聚驅稠油井產量
重點對油稠、出砂、偏磨腐蝕嚴重的低液見效井, 實施下大排量螺桿泵促效措施。實施螺桿泵6 井次, 累計增油4318t。
2.1.3 通過投、轉、補、卡等措施, 增加受效井點
以剩余油富集區為中心,完善潛力韻律層潛力砂體的注采井網,最大限度地減少層間干擾,提高水驅控制程度。平面上按砂體進行完善,縱向上按韻律層進行完善。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 對平面不完善、剩余油潛力大的井區通過打側鉆新井、補孔歸位以及停產井再利用等手段增加采油井點, 擴大聚驅受效面積。對于儲量動用程度較差的非主力韻律層,重點鉆新井進行完善,強化非主力韻律層的注水,提高水驅控制程度。目前注聚區共投產新井1口, 補孔、卡堵14 口, 累計增油2379t。加大水井治理力度, 一是對平面不完善、剩余油潛力大的井區通過水井補孔、防砂等措施, 完善注聚井網; 二是針對注聚區層間矛盾突出的問題, 實施管柱細分, 解決層間問題; 三是對大孔道井, 實施調剖工藝, 改善層內吸聚剖面。合計共實施52 井次, 對應油井148 口, 有效98 口, 累增油8755t。
2.2 注聚區高壓井綜合治理
綜合治理高壓注聚水井, 提高注入質量針對注聚區的不正常注入井通過防砂、復擴射、石英砂壓裂解堵、氧化劑解堵、洗井等措施進行治理, 提高聚驅增注效果; 針對地層深部地帶堵塞, 通過堵塞封閉外邊界更新注入井點, 提高注入質量; 對平面不完善、油水井連通差的井區通過打側鉆新井、補孔歸位等措施增加受效井點, 擴大聚驅見效規模。共實施各類治理措施25 井次, 日增水458 立法, 累計增油7914t。
2.3 堵塞油井綜合治理
轉變防砂方式, 解決堵塞井的提液問題對近井地帶堵塞油井, 采用噴砂、射流、氣舉等辦法, 解決近井地帶堵塞; 對防砂工具堵塞油井, 通過混排、射流解堵、摻水攜砂生產等方法。共實施8井次, 日增油能力54.2t , 累計增油9558t。
2.4 竄聚及失效油井綜合挖潛
通過層內挖潛、補孔改層等措施提高聚驅產量在深化儲層認識的基礎上利用噴砂擴孔、下半繞、補孔改層、卡封等技術進行層間、層內挖潛, 最大限度的提高聚驅效果。共實施該類挖潛井16 井次, 日增油82t ,累計增油11658t。通過各項綜合挖潛措施的實施, 聚驅采收率提高了2.6%。
3 結論及建議
3.1 注聚后期聚合物對地層及防砂工具的堵塞是造成產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3.2 利用薄夾層及滲透率的差異結合噴砂射孔及半繞工藝可以實施大厚層層內挖潛, 提高聚驅儲量動用程度。
3.3 綜合治理注聚高壓井, 保證注入量和注入質量, 是保證注聚增油效果的前提。
參考文獻
1. 李新會,李會堂,馬學峰,仝照偉. 注水油藏聚合物驅開發的增油措施[J]. 油氣田地面工程.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