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峰
【摘要】工程施工過程中一般都是臨時用電,有大量的用電設備,電線路交錯復雜,存在用電的安全隱患。本文主要探討施工現場電線路管理與控制,來解臨時用電的決安全隱患。
【關鍵詞】工程施工;臨時用電;電線路監管;管理;控制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業也得到飛速發展,但對建筑工地施工現場的監管不夠完善,尤其對電線路的監理的管理不到位,導致施工現場的觸電事故時有發生。一些工程承包商,為追求利潤,缺乏臨時用電的必要開支,電線布設雜亂,線路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為貫徹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和法規,保障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防止觸電和電氣火災事故發生,促進建設事件發展,國家建設部與2005年5月制定了《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一、工程施工過程中用電的現狀和主要內容
工程施工過程中有大量的用電設備,例如塔吊、攪拌機、打夯機、插入式振搗器、平板振動器、鋼筋彎曲機、鋼筋切斷機、鋼筋調直機、電焊機、對焊機、水泵等,需要合理規劃線路的布置,線路的走向、架高等。雖然我早就頒布了《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但在現場督查中還是有不少問題的,主要表現為:
1.臨時用電規章制度編寫不規范
一些工程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制度不是有專業的電氣技術人員編制,而是不專業的施工員或電工編制的,編寫內容不全面,缺乏空架線路內容的編制和防護措施,且編制批準程序不正規。
2.安全技術檔案不健全
缺乏工程臨時用電的安裝、驗收、日巡檢、維修、拆除的相關記錄,無防護用品、勞保發放的相關記錄,無接地電阻、絕緣電阻和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參數測定記錄表。
3.外拉線路不到位
一些施工現場的外架線路與在建工程周邊的最小距離不滿足要求,按照規定外電壓小于1KV的架空線路最小安全距離為4米,外電線路電壓在1~10KV的最小安全距離為6米,外電線路電壓在10~35KV的最小安全距離為8米;當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時,外電線電壓等級小于1KV,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為6米,外電線電壓等級為1~10KV時,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為7米[1]。然而工程施工現場架線的安全意識薄弱,設計和施工時,常常忽視外架線路到施工地面的最小安全距離。
4.電纜線路的問題
電纜線路在施工現場應用最為廣泛,直接埋于地下或沿電桿、支架、墻壁拉線。常見的問題有埋地深度達不到規定深度,電纜上下左右鋪放細沙的厚度不滿足要求,穿越道路、建筑物的電纜線沒有相關的防機械損傷的措施,沒有加設防護管套,一些地下電纜線經過低洼地區,缺乏相關的防水策略。對于外拉電纜,穿過建筑物、支架、墻壁時沒有防護套管,有的工程現場,地面從配電箱引出的電纜線沒有防機械損傷的防護措施,設在室外的配電箱的高度和防水措施不到位。鋼筋折彎機、剪斷機、攪拌機、塔吊等重要用電設備,鋼筋、建材存放雜亂,易受到機械損傷,尤其是鋼筋折彎機處,存在存放大量的鋼筋,如果電纜線路破損,易發生安全事故。大型用電設備為金屬外殼,存在沒有接地保護或接地保護不合格的現象,如接地線的尺寸、埋地深度不合格。
5.監理的業務能力和責任意識差
監理對電線路的風險意識薄弱,文化素質不高,專業知識不強,對監理的考核不嚴格,導致監理的責任意識不強,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不高。不熟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中的相關標準和規定。
二、加強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電線路的監理和控制措施
1.明確工程施工監理的責任和職責
明確工程監理的安全責任和監管內容,提高監管電線路的安全意識;加強監理電線路內容的培訓和考核,尤其是重要質量控制點,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
2.建立健全工程施工過程的電線路的監管制度
根據工程的需求,建立電線路監理的專項制度,規定監理從電線路方案設計、可行性分析、安裝到完成整個過程的審批和監管;日常工作內容和責任,日常電線路故障的排查,安全隱患的治理,對施工人員安全用電的教育工作等。
3.完善工程施工過程中電線路管理的技術規范
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工程的電線路管理規范。其內容包括:
1)電線路的設計規范
對工程現場勘探、測繪,結合工程用電設備的功率、位置,選擇變壓器的大小、配電室的位置和線路的走向,設計配電系統的框架。設計配電線路,選擇合理的電纜,繪制電線路的平面布置圖,選擇防雷裝置,設計漏電保護、短路保護、過電壓保護等電氣保護裝置。
2)規范安全檔案的內容
內容包括電線路的安裝、巡檢、故障、維修、拆除的工作記錄,電氣設備的調試記錄,用電設備的技術資料,安全隱患的排查記錄等。
3)外電線路的防護
規范外電高壓設備與建筑腳手架、道路的最小安全距離,塔吊與外電線路和工程電纜線路的最小安全距離,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的最小安全距離等。
4)接地與防雷
工程現場一般裝有TN-S接零線保護系統,規定不同季節水平接地線和垂直接地線的埋深,同時規定PE線截面與相線截面的關系,電機、變壓器、電氣裝置、工程用電設備、塔吊等設備的金屬外殼通過PE線接地,嚴謹PE線過工作電流,同時規定變壓器放電機等設備的接地電阻。根據當地防雷要求的要求,對不同高度的機械設備安裝防雷裝置,接地電阻滿足防雷要求,在滿足防雷接地和PE線接地要求時,可以共用一根接地線。
5)工程電纜線路的規范
根據機械設備用電需求,規定最小截面的電纜和PE截面,如果是地下線纜,嚴謹電纜線的明設,采用埋地或架空措施。如果是埋地,規定埋地深度、要求和防水、防機械損傷的措施,特殊場所遠離易燃、易爆、易腐蝕的場所,同時做好的防水、防塵、防機械損傷的措施。如果是架空電纜,規定電纜間的最小距離,固定點間距,電桿的高度和埋地深度,以及防護措施。
6)工程機械設備電線路規范
規范不同機械的用電規范,例如起重機械線路設計符合《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中規定的要求,軌道式塔式起重機的電纜不得拖地行走,設有冗余接地裝置等。夯土機械、焊接機械、手持式電動工具、鋼筋加工機械、木工機械等采用耐破損橡皮護套同心電纜,且不得有破損和接頭,線路規整,接地良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2]徐海龍.淺談電力工程中輸電線路施工監理的措施與方法[J].工程管理,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