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
摘要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高速推進,公路交通運輸業也蓬勃發展,隨著帶來的就是公路交通對綠色環境的破壞作用,如何在保護綠色環境的前提下去發展我的公路交通建設?是我們應該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針對公路交通與綠色環境的相互影響,對此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字 公路交通 綠色環境 影響 發展
“要致富,先修路。”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它也充分說明了公路交通建設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城市從誕生到繁華的發展過程一直就與交通的建設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從古代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內河流域開始,到現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過程,都滲透著交通隊城市發展的重要影響,而隨著各種先進交通工具的出現,也推動了城市變化的歷程。對于城市來講,公路交通對其發展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公路交通的建設是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前提,城市對外公路交通的建設直接影響到城市布局形態、/城市干道走向、城市發展走向、城市的景觀以及城市環境 其次,城市經濟的發展受到公路交通的影響,交通運輸業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支撐作用,加大公路交通的投資力度,對擴大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將產生積極的作用,而交通建設對其他部門的生產和服務需求的影響也將促進經濟的發展 最后,公路交通影響城市產業布局, 交通條件是城市產業布局調整和產業區位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其改變往往直接導致城市產業布局的改變。
綠色環境對城市居民生活的意義
1、綠色環境能減弱城市噪音
對現代的城市而言,噪音污染越發嚴重,這不但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的還能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人們出現疲勞過度、血壓增高和精神不振等癥狀。公路綠化不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觀,而且對降低噪音干擾十分有效,利用喬木等龐大植物的枝干和樹冠,可以隔離盒吸收和隔離噪聲,據測定,汽車在穿過12m寬的防護林帶后可以將噪音降低3—5dB,而在穿過20m寬的防護林帶后,噪聲則會降低10—15dB。由此可見,綠色環境對減少噪音污染的重要性。
2、綠色環境可以提高行車的安全性
對于城市而言,提高行人和車輛通行的安全性是道路綠環的重要作用之一。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帶進行遮光種植能夠有效地防止對向車輛眩光;在交通密集不宜行人直接穿行區域可以進行欄式栽植,能夠有效防止行人穿行;在行道進行樹的栽植不僅能夠使人車分離,使公路線形變得清晰明了,行車有跡可循,而且路測的栽植哈可以降低風沙和大雪的惡劣天氣對駕駛員的影響。
3、綠色環境可以凈化空氣
凈化空氣是綠色環境最根本的功能,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出氧氣,同時公路兩旁的綠色植物還能對汽車所排放的碳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有強烈的吸收和凈化作用。城市的各類綠色規劃,以其濃密的枝干和巨大的葉面積,吸附、阻滯、過濾空中的飄塵和灰塵,還能起到吸收、滯留、分散空氣中各類有毒氣體的作用,使空氣得到有效的凈化。所以說綠色環境對凈化空氣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公路交通與綠色環境的相互制約
近些年來,隨著城市的不斷建設和高速發展,公路交通運輸行業也日益蓬勃。隨之帶來的也是對環境的破壞,公路交通對對綠色環境的破壞也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其對綠色環境的破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公路建設會引發水土流失,對水土環境造成影響。公路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原有溪溝的排水狀態,改變原山體的的自然排水特征。大量取砂,降低了河床,使兩岸水文條件顯著改變,堤岸出現坍塌。隨意堆放廢棄土石,會誘發滑坡、泥石流、淤塞河道,從而導致水土流失;其次,公路建設對地質結構的改變和破壞,對地質環境產生影響。公路所經過的巖土體,是依靠多年形成的應力維持著自然平衡穩定。在公路建設中,尤其是在開挖路基和開山炸石時,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施工步驟和方式,都在不同程度和范圍內改變了巖土體原有的形狀和自然平衡,破壞了原巖土地質的穩定性;最后公路建設對植被環境的影響。公路建設對植被環境影響主要表現為占用林地和采伐林木。公路建設中,難免要穿過部分林地,甚至占用經濟林園。因施工需要,還要采伐部分林木,將對植被環境和林業生態造成影響,對原多年形成的自然風貌造成影響。
目前,我國針對綠色環境的保護和生態家園的建設十分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但是針對公路交通而言,綠色環境的保護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公路交通的發展。從退耕還林實施以來,森林的保護一直是我們值得注意的問題,然而在我國的山區等一些地方,公路交通的建設往往具有很大的難度,往往都需要大面積的破壞綠色環境,造成了保護綠色環境和發展我們的公路交通形成了沖突,如何在保護好我們綠色環境的前提下,去科學、合理地做好公路交通的建設,也是以后公路交通發展中的一大問題。
公路交通與綠色環境的相互發展
雖然公路交通的建設會造成綠色環境的破壞,而保護好綠色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約了公路交通的發展。但是二者是可以共存的,并可以相互促進發揮更好的作用。一方面,公路的綠化不經可以是公路變得美觀,還可以對公路起到保護作用,樹木或草坪通過樹冠、根系、地被覆蓋等可以固著土壤、涵養水源、阻止或減少地表徑流、降低雨水沖刷路基地危害,在高填方路段,這種作用更加明顯。樹木在它的生命活動中,除了利用太陽的光和熱以外,還可以吸收周圍空氣中的能量,一公頃闊葉林,夏季每天可以蒸發2600升水,草坪等植物的葉面積,一般為地面面積的20倍左右,茸密的莖和葉通過蒸騰作用,能使周圍空氣中的水分增加20%左右,因此,綠化后的環境將比露天地區氣溫低5~6℃,而且濕度較大,且變化緩慢,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氣候”,這樣可以調節路面溫度與濕度,對防止路面老化起到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公路交通的建設不僅有利于我們居民出行的方便而且也有利于綠色環境的灌溉,例如,在公路上有目的、有效地引水及設計排水和匯水系統,將會減少公路建設對水環境的破壞,達到充分利用集雨匯水并用于對公路植被及生態恢復的節水灌溉中來,讓綠水青山和生態補償成為公路的一道風景線。
結語
目前,我國公路的建設正處于迅猛發展的階段,然而公路的修建對綠色環境的影響的速度也十分驚人。對于城市的發展而言,只有發揮好綠色環境和公路交通的相互促進作用,在保護綠色環境的前提條件下去合理地進行公路交通的建設,才能使得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孫丙湘 《道路綠化和美化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3
[2]趙劍強 公路交通與環境保護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3]許軍 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與措施[J] 山西交通科技 2007
[4]王新華 論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J] 山西建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