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石龍
【摘要】《電子技術》是電子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電子專業的學習中起到了重要的鋪墊作用。在本門課程中,實行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將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環節相結合,激發學生們的內在潛能與學習的興趣。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相比于其他的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優勢,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親自動手的能力,還可以提升教師教學的水平。現在我國很多高校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環節脫節,造成學生們成了盲目的死學卻效果不佳。新的時代環境下,社會需要的是各方面能力完備的人才,但是現在由于高校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造成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后無法適應工作單位的需求。本文首先通過分析《電子技術》教學的現狀,進而分析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的必要性,從而達到《電子技術》[1]課程的優質教學要求。
【關鍵詞】《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模式;適應社會
0.引言
《電子技術》是電子專業的一門主要的專業基礎課,學好這門課程可以說對于電子類專業的學生是一個“敲門磚”。《電子技術》課程有很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的是理論,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造成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脫節,學生們都是無法很好的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踐當中去。很多高校都是教師先上理論課再上實踐課。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很難達到教學目的。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發展,以及社會對于應用人才的需求。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將工廠的工作實際與學校教學相結合,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剛好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1.當今高校《電子技術》的教學現狀
現在由于我國高校的教學環境及教學手段方法等各個方面的影響,造成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不能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要提高現在大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就要從各個方面找原因。當今電子類專業的高校教學存在很多問題。下面來分析一下,《電子技術》教學的現狀。
1.1 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較弱
很多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弱,對于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較為膚淺,再加上他們學習的態度和習慣較差,有的學生學習方法沒有找對等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學生們掌握與理解知識的難度較大,不能很好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1.2 學校對于學生能力的評定方法過于落后與片面
現在的很多高校對于人才的認可很多時候單純的取決于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再加上《電子技術》考核的方法沒有統一的規范,造成對學生的評價過于單一片面。改善《電子技術》教學模式與考核方式已經是勢在必行。以達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們的潛能。
1.3 教師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手段,沿用陳舊的教學方法
現在很多老師因為工作繁忙等各個方面的原因,很少有機會給自己充電,所以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過于陳舊,課堂上還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式。不能夠放開課堂讓學生們自己去學去想去做。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低下,老師的教學內容[2]空洞乏味。再加上《電子技術》的很多知識本來就抽象,難以理解。這就直接影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的積極性。
2.實施《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
所謂一體化的教學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工廠的工作情境與學生學習的情境相結合,采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理論知識,親自動手實踐。這就要求專業知識與生產實習、實踐環節進行分解與整合性的教學。讓學生們邊學邊做,從而促進學生們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能力。
2.1 營造一體化教學的教學環境
現在電子類高校要想實現《電子技術》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首先應該有一體化的教室與教學載體,要有適用一體化教學的教材,還有就是應該有一支理論和實踐能力均過硬的一體化師資團隊;其次是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穿插進行專業的教學,這樣可以更為形象生動的讓學生們理解電子技術這門課程中較為抽象的知識,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只有這種完整的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社會適用能力,有益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2.2 更新教學載體,轉變教學主體
實現《電子技術》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主要就是通過讓學生成為的教學活動的主體,讓學生們自己動手,自己實踐。教師在教學理論中將實踐環節與理論相結合,彼此融為一體。教師采用理論與實踐分解教學,再將知識進行整合。因此教師可以從工廠的實際生產入手,利用電子技術的實際應用的例子,在企業專家與學校專業教師共同研究下提煉相關的典型工作任務,將原有的知識體系打散,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重新編排知識點和技能點,編著校本教材以適用一體化教學。在《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實踐中我們編著了以十四個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電子技術》校本教材,試用了一年,教學較果有了明顯改善[3]。
2.3 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和評價體系
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是電子技術這門課程得以實現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很好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手段,采用多方面的評價措施。學校不應該單純的考察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應該考察學生的實踐中的操作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特別是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不但對學生的專業能力要進行考核,而且對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要進行考核和評價,讓學生適應企業考核的方式,做到一出教室門就能進企業門。
總而言之,對于電子類專業的學生要學好《電子技術》,就應該通過改善各種條件與舉措,創造較好的學習環境,最好是能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這樣才有利于應用型要材的培養。
3.實施《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意義與必要性
《電子技術》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就是將電子類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進行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徹底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原有的知識架構改變為能力架構,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它是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緊緊圍繞國家職業技能考核標準這一主線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所以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比以往的教學模式有著顯著地優勢。在2013年的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當中我們廣泛采用一體化教學的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全國平臺的維修電工高級工考證考試中通過率達到90%多,為湘潭本地的社會發展,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4.結語
現階段,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全球各地得到的廣泛的認可與應用,因為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與綜合職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符合現代社會對技術方面人才的需要。本篇文章簡單地論述了一下在《電子技術》這門專業課程中,高校在這門學科的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依據存在的問題找出了相應的措施,希望通過這個文章的論述,對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推廣應用可以有一些有用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萍.中職《電子技術》教學改革初探[J].江蘇教育,2010年27期.
[2]蘇敏敏,田梅.淺談“現代電子技術”課程教法探索[A].教育部中南地區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教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戴艷.如何提高《電子技術》課堂學習效率[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