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可
(河南理工大學 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長平公司在長平礦二盤區2101北巷綜掘工作面對CMM2-15型液壓錨桿鉆車進行了試驗,檢驗了該鉆車現場的使用情況,為下一步裝配各掘進隊提供實踐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MM2-15型煤礦用液壓錨桿鉆車是在前一代CMM2-18型鉆車的基礎上改進研制的新產品。該機是針對巷道高度3.5 m的掘進工作面進行設計,在原有鉆車升降機構的基礎上增加了整體升降平臺,作業人員可以根據巷道高度變化對平臺升降進行上、下調整,從而方便實現巷道內不同高度、不同角度錨桿機械化施工,能實現頂、幫同時作業。大大縮短了支護作業時間,提高了支護效率。整機結構合理、緊湊,鉆臂動作靈活,操作方便。
該機具有以下特點:①采用液壓系統控制,方便井下操作與維修。②裝有兩套液壓控制系統來控制鉆孔的鉆臂及推進裝置,兩鉆臂控制相互獨立,方便各自施工,即使一臂故障也不影響另一臂繼續工作。③鉆臂可360°旋轉,適合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頂、幫錨桿。④鉆機前部有可升降的前部支撐裝置,提高操作人員安全系數。⑤可升降的平臺可使兩鉆臂整體上下升降,全方位滿足現場施工要求,并方便作業人員操作。⑥裝有可左右轉動和翻動的踏板裝置,更加方便作業人員的操作。
CMM2-15鉆車外型尺寸(長×寬×高)為5 380 mm×1 300 mm×2 100 mm,整機重15 t,適用斷面為15 m2,支護高度3.5 m,支護寬度4.5 m,適應巷道工作面坡度±12°,最小轉彎半徑2 500 mm,工作寬度為1 300 mm。
巷道掘進斷面面積為15.12 m2;毛高為3.4 m,毛寬為5.6 m;頂板、巷幫支護為采用高強度錨桿、錨索、鋼筋托梁、金屬網混合支護;錨桿布置為錨桿排距1.0 m,間距1.0 m;每排布置兩根錨索,間距2 m,排距1.0m,形成之字形布置。
最大控頂距為1550m,增大為2550m,最小控頂距為550m,一次截割進度為2m,一次支護一排,分兩次支護完成,為一個循環進度。圖1為一次割兩排煤的最大、最小控頂距分別為2 550 mm、1 550 mm;圖2為臨時支護第一排時上網的情況,上第一排網后,最大控頂距達到1550mm;圖3為臨時支護第一排時上網的情況,上第二排網后,最大控頂距達到550mm。

圖1 最大、最小控頂距示意圖

圖2 臨時支護第一排示意圖

圖3 臨時支護第二排示意圖
掘進機割煤時鉆車靠抽風機一側巷幫停放,停放位于掘進機機組轉載機側(不影響掘進機割煤,方便過人便可),掘進機一個循環出完煤后,掘進機退出緊貼壓風筒側巷幫(距迎頭8 m,保證鉆車支護迎頭所需的距離且留夠距掘進截割頭、鏟板間隙即可)截割頭收回后落下,鉆機開進工作面。
掘進機組推出緊貼壓風筒側巷幫→錨桿鉆車由抽風筒側開進工作面→工人將頂網抬進工作面掛于前支撐部橫梁上,鉆車調整機身至合適位置,前支撐部升起撐緊頂板,工人進行聯網→兩臂先打頂板中間兩眼,依次向兩幫擴展→安裝錨桿(錨索)→鉆機緊螺母(漲緊錨索)→完成一個循環支護作業后→降下前支撐部、降下平臺、收起兩臂→鉆車退機到位→掘進機開始下一個循環割煤。
以一個圓班為例,每排4根頂錨桿,2根頂錨索,兩巷幫各3根幫錨桿。分攤到鉆車每臂各施工2根頂錨桿,1根頂錨索,3幫錨桿(從上一個班支護完成,接班后開始割煤計算)。
割煤兩排需1 h,臨時支護10 min,支護完成1根頂平均10 min、支護完成1根幫錨桿平均8 min,支護完成1根頂錨索平均20 min。
完成完整一個循環需要165min。退鉆車看好退路暢通,收拾東西,盤電纜,然后開進掘進機需10min。
經計算分析:一個班按8 h計算,完成兩個循環需5.5 h,加上交接班40 min,四次開退機組40 min。第一個生產班可完成兩個完整循環,并割出兩排煤(進尺6 m),接下來的生產班支護上一班留下來的兩排,并完成一個循環,再割出兩排煤進尺4 m),第三個班為檢修班,前半班生產完成上班留下兩排支護,后半班施工超前探配合檢修班檢修為下生產班做準備。一個掘進工作面一個圓班進尺可達10m進尺,若雙巷掘進工作面使用鉆車日進尺可達20 m。
1)施工過程中,最難以把握液壓流量控制,造成找眼位困難(支護時都在此工序上浪費了大量時間)。解決辦法:加設油缸的調節閥,更好地控制液壓流量,方便與找眼位。
2)在支護施工時,鉆車的行走與鉆機的運行要相互獨立,進行閉鎖。但鉆車的停車開關設置在機體后部的護罩內,獨立閉鎖行走時,必須得打開護罩。行走和鉆車不能夠相互獨立閉鎖,會因人員誤動作,而造成人員傷害。解決辦法:設置行走開關外置。
3)試驗過程中,采用鉆車前部支撐頂鋼筋托梁及金屬網作為臨時支護。但在鋼筋托梁和金屬網放至在鉆車前部支撐平臺上升起時,鋼筋托梁經常因重心不穩造成擺動。解決辦法:在前部支撐平臺上加焊短鋼筋,以固定鋼筋托梁及金屬網,防止擺動。
4)鉆車上人員上下必須要經過鉆車司機座位處,容易誤動作啟動操作手柄,造成傷人。解決辦法:在鉆車本體側安設樓梯,提供鉆車平臺上人員安全上下通道,同時司機座位處的操作手柄全部加設閉鎖裝置。
5)使用機載鉆機時,當兩臂高高升起時,開關水管的閥門,就得爬上鉆臂上進行,給我們操作人員帶來了不便,并帶來一定安全隱患。解決辦法:將水管閥門位置調至在鉆機操作臺附近。
6)臨時支護采用鉆車前部支撐頂鋼筋托梁及金屬網方式,真正能承受多大的強度,需核定。
7)鉆機液壓系統工作壓力高,為防止意外傷人事故,拆裝任何液壓配件(或油管)時,均應在油泵停機并使液壓件卸壓后進行。
[1]康紅普.我國煤巷錨桿支護技術新進展[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2,29(7):114-116.
[2]康紅普,王金華.煤巷錨桿支護理論與成套技術[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7.
[3]文強.提高機械設備使用性能的方法[J].煤炭技術,2008(1):26-28.
[4]安靖.安全維修六注意[J].安全與健康,2005(6):36-37.
[5]袁亮.煤礦總工程師手冊[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0.
[6]賀全軍.淺談礦山機電設備管理[J].礦山機械,2005(8):281.
[7]吳學斌.晉煤集團礦山機電實訓教材[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