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迎
自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以來,十來年時間,全國各地歸集了大量的住房公積金,除了用于保證廣大繳存職工提取、貸款需求之外,還有很大的沉淀資金,只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規定,用于購買國債和存入銀行,來獲取收益.也就是說住房公積金主要通過購國債存銀行以及發放職工住房貸款這三個渠道實現增值。其效果如何呢?住房公積金管理安全不成問題,但資金沉淀量大,增值過低。從其收益水平講,根本無法與國家一直重視加強管理的一些專項重大資金相比,諸如社保基金。現在,在確保住房公積金安全前提下,使住房公積金沉淀資金盡可能保值增值,設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已成為各級政府和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面臨的重大課題,亟待尋求良策解決。為此,筆者談點粗淺的認識,以期拋磚引玉。
一、著力頂層設計,喚醒沉睡資金
目前為止,全國住房公積金的沉淀量資金有多少,無從可查。筆者僅是從網上搜索到,作為國家主管部門的住建部已連續5年未發布住房公積金情況。現能追溯到的僅是2008年住建部發布的《2008年住房公積金管理情況通報》數據。從該通報得知,截止2008年末,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為20699.78億元,繳存余額為12116.24億元,新增余額2511.13億元,增幅為26.14%,照此估算,目前全國住房公積金的繳存總額在2萬億元以上,繳存余額至少有1萬億元左右。這么巨量的沉淀資金,大部分用普通存款存銀行,部分夠國債。從有關統計數據表明:其中過去十年全國職工繳存職工個人賬戶加權平均存款利息僅1.89%,比同期平均CPI低1.07個百分點,沒跑贏CPI。這意味著每個人的住房公積金每天都在貶值。由于全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像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后,住房公積金支取和貸款業務少些,使用率偏低,沉淀在銀行的情況更為突出。從住房公積金使用規定來說,主要讓職工提取、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和償還購買住房的貸款本息。現在,很大一部分職工已購買了住房無理由再申請支取,可住房公積金每年仍在繳存,這樣一來,住房公積金支少存多,沉淀的資金越來越大。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立中說:“住房公積金從本質上說擔負著政策性住房金融服務功能,如果資金沉淀過多,使用效率過低,就是一種資源浪費” 。的確,社會上也有反映:住房公積金長期閑置,大量沉淀在銀行,微乎其微的利息,不能很好地發揮效益,不能多增值,真當可惜。
在市場經濟中,面對如此巨量的住房公積金的沉淀資金,如何設法保值增值,獲取更好收益,又怎樣才能落實李可強總理提出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的方針,現實問題已擺在各級政府面前,擺在上層管理者面前。難道我們是麻木不仁無動于衷,還是積極行動起來?答案毋庸置疑。真誠希望國家職能部門和各級政府齊心協力,認真調研,抓緊頂層設計,出臺新政策,從法律層面上,從制度方面,有利于“沉睡”資金“喚醒”。
二、借鑒成熟經驗,重視運營資金
在資金盤活并攤進保值增值上講,比較成功可圈可點的當屬社保基金。這些年社保基金在機構設置、管理模式、資金運營等方面比較成功。尤其是資金運營經驗值得借鑒。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率一直較為穩定。從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2014年6月30日在中國證券報披露的2013年年報顯示,社保基金管理的基金資產總額12415.64億元。采取分散投資,多渠道創收,其中2013年基金投資收益685.87億元,投資收益率6.26%。遠超當年CPI2.6%的漲幅。自成立以來,全國社保基金累計投資收益4187.38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達8.13%,而住房公積金投資收益率卻遠不及。例如,從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住房公積金投資收益僅為2.17%,筆者所在的城市2013年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僅為2.23%。多年來,社保基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一直致力于增值工作。如2012年,經國務院批準,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受廣東省政府委托,把廣東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1000億元,進行委托投資,期限兩年,資金被較多配置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中。2014年委托到期后,累計收益近百億元。又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社保基金為了增值,其投資范圍廣,涵蓋了包括境內實業的股權投資、信托產品、產業投資基金,還投資境外等多個領域。受托管理天津等9個試點省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投資范圍已從建立初期主要投資銀行存款和國債,逐步擴展到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等3個大類。眾所周知,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養老錢”,住房公積金是老百姓的“安居錢”兩種錢盡管在名稱上、用途上有所區別,但其性質一樣,都是老百姓的生活保障錢,沒有輕重之分,既然社保基金能如此運作,住房公積金為何不可效仿呢。到目前為止,住房公積金是在住建部這個國家行政職能部門領導下,由地方省市政府具體負責運營,其實,也談不上運營,只是把資金存在銀行和購買國債獲得收益,別無渠道。因為國家還沒有像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這樣的專門機構,來研究和統領的投資運營具體工作。應該學習社保基金經驗,全國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工作,從政府職能部門分離出來,由國家單獨組建的類似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專門機構,承擔管理投資等職責。只有這樣,才能有可能把“存死錢”獲低收益變成“盤活錢”獲高收益。才能改變現在只能在銀行和國債領域中獲得低收益的狀態。
三、采取有力措施,創新增值資金
住房公積金作為專項資金,在使用與投資上理應嚴格界定,但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要盡可能從政策上,給予拓寬投資渠道。
1.抓政策完善,從制度給力。現行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2年重新修訂出臺,時至今日,有些方面已滯后,不適應新形式下金融市場的節奏。曾經有篇報道,題為《保險基金可否入市》,講了諾貝爾獎基金當初只限于投資公債和存銀行,以求“絕對安全”,可是57年后,基金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后來,基金理事會修改章程,改為投資股票市場績優股票與房地產的理財策略,40年后,基金增長了80余倍事例,從中會讓人們得啟發。因此,國家需要抓緊研究,盡快出臺新《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明確政策,使住房公積金投資運營在政策上有制度保障。
2.控制風險、大膽創新。住房公積金投資管理控制風險是第一位的,但也不能一味強調控制風險,而忽略爭創收益的途經與辦法。面對市場環境中潛在風險,在住房公積金投資管理制度設計上,既要考慮市場風險管理因素,也要緊隨市場的步伐,在原則性不變的情況下,適時調整策略,確保資金多增值。筆者認為,住房公積金除了存銀行購國債外,還應該盡快進入相關資本市場,實現多元化投資。如投資銀行和信托公司預期收益相對較高的理財產品、優選實業投資回報率高項目、篩選基金和高收益債券投資,也像社保基金一樣部門進入股市,還有私募股權等,可允許境外投資等。機遇與風險并存,任何投資都有一定的風險,在選擇進入前,應認真嚴格論證,進入后嚴密管控操作。
3.探索經營模式,提高資金運作效能。住房公積金工資性的本質屬性決定了現階段它封閉運行的模式,即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基礎上獲得穩定的收益,這樣不但限制了其增值收益,也限制了其增值途經,所以要改變調整現狀。住房公積金管理投資模式不能墨守陳規,要及時調整完善。經營模式可否從以下幾種實踐:一是成立住房公積金專業銀行,可以比現在管理模式減少成本,增加收益。如果同時再賦予商業銀行具有的部分金額業務,那么,住房公積金沉淀資金運營增值會更顯現;二是以一個省或一個地(市)或市統一的投資運營決策機構,統一調度運作資金,獲取好收益。三是以一個省或一個地(市)組建股份制公司或獨立性質的法人,作為委托人把資金委托金融機構;四是照廣東省做法,經國務院批準,把住房公積金委托給全國性有資格的專業機構運作;五是新建立國家住房公積金投資管理機構,統領和指導全國各省為單位的住房公積金運營工作。
總而言之,改變目前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體制,理順管理模式,改變投資渠道過窄,投資收益過低的現象,已勢在必行。國家有關方面和各級政府應盡早行動,群策群力,狠下功夫管好和盤活老百姓的“安居錢“,為老百姓多創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