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 德●本報駐外記者 孫 微 紀雙城 青 木●本報記者 杜天琦●陳 一圖片說明:香港非法“占中”示威者21日晚在旺角地區道路中心觀看特區政府與學聯對話的電視直播。香港特區政府與“占中”組織者之一“香港專上學生聯會(以下簡稱學聯)”就政改的對話21日晚正式展開。這是自從香港“占中”事件之后,特區政府與“占中”者之間的首次對話,備受香港內外輿論關注。截至21日,“占中行動”已持續24天,勢頭進一步走向衰竭。在對話前一天,香港高等法院頒布禁令,禁止示威者占據旺角、金鐘等地部分路段。對此,“占中”組織者一方面聲稱尊重法庭的裁決,自稱知道“占領行動本身可能觸犯香港法令”,但卻表示不會主動撤離。這種藐視法律的態度激起眾怒,令人擔憂會削弱香港的法治基石。香港《星島日報》稱,從學聯的態度看來,對話達成結果的機會甚微。令人擔心的是,如果對話失敗,更大的騷亂會隨之出現,這是大多數港人不愿見到的。香港特首梁振英21日表示,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在政改問題上,一定要跟從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去落實。學聯仍持強硬立場“我希望同學們明白,都要守法。普選必須依法辦事,這也是我們為什么希望此次會面能夠多談法律規定。‘占中是違法,而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如果不保將危害香港前途。”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21日晚與學聯的對話中一開場就這樣懇切地表達特區政府對這次對話以及“占中”的態度。當晚6時,特區政府和學聯在黃竹坑醫專學院內正式開始對話,雙方各派出5名代表,政府代表包括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等“政改三人組”在內的5人,學聯則派出秘書長周永康等5人。整個對話約兩小時,上百名記者在現場報道,香港電視臺、電臺現場直播。雙方先各自表述立場,之后有90分鐘的辯論時間,最后每方10分鐘總結。林鄭月娥在會上提出4項具體措施回應學聯的訴求,包括在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框架下,港人仍有相當空間協商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的具體問題、港府考慮向國務院港澳辦提交自8月底以來香港社會意見等。林鄭月娥強調,“占中”只會破壞社會秩序,破壞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計。民主不只是制度,還是態度,不應讓個人訴求凌駕于社會利益之上。香港電臺稱,學聯代表在對話中仍然充滿質疑。周永康稱,政府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但未知是否“虛招”。學聯代表梁麗幗返回金鐘“占領區”后稱,政府并未給出實際回應,因此不會撤離,會再看政府玩什么“花招”。對這次對話,旺角“占領區”約500名“占領者”聚集在路中心觀看直播,其間有人發出噓聲,也有人報以掌聲,氣氛比較平靜。在現場觀看直播的香港東華學院二年級學生對記者稱,政務司司長表現合格,提交政改補充報告可釋除疑慮。香港電臺21日稱,在金鐘集會的陳姓“占領”者說,政府提出的建議只是舊調重彈,向港澳辦提交報告于事無補,他要求應針對人大決定向人大提交報告。《星島日報》稱,學聯仍堅持強硬立場,在政改方面,要求政府向全國人大提交政改補充報告,包括在普選中實行公民提名等。報道稱,特區政府這次愿意對話,是希望緩和極度緊張的形勢,故讓學聯陳述對政改的意見,但不等于政府會在大原則上退讓。《大公報》稱,依法普選是這場對話的立足點和大前提,不容置疑和改變。在2017年特首普選這一議題上,特區政府不可能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以外作出任何改變和承諾,這一點,不僅與會的“學聯”代表必須明白,全港市民也必須明白。評論稱,在此情況下,學聯代表的立場是對話成敗的關鍵。他們仍堅持先前的一套,那不但對話只能南轅北轍,要想取得成果就更是水中撈月而已。21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政府與學聯展開對話是好的開始,一次對話未必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但政府會借對話向公眾解釋政改立場。但他同時警告稱,香港是法治社會,法庭已頒布禁令,希望“占領”人士除了顧及社會利益,以大局為重之外,還要考慮自己的刑責問題。此前一天,梁振英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等外媒采訪時表示,香港是“幸運的”,因為“迄今為止北京讓香港政府處理局面”。他警告,盡管如此,想試探中央政府耐心的做法是危險的。“占中”分子稱要“公民抗命”截至21日,“占中”行動已持續24天,許多民眾已忍無可忍。在對話的前一天,香港高等法院頒布禁制令,禁止占據旺角等地多條道路。《明報》稱,這份禁令實際上是當地眾多業主及受損行業代表共同入稟法院申請的。作出禁令的法官表示,無論“占領”動機如何,不可無視他人利益,“壟斷”有關道路。他還表示,法庭并非爭論政治的地方,而是貫徹及應用法律的地方。香港《商報》21日稱,“占中”行動持續發生激烈沖突,不能容忍。法院頒布禁制令,明確了“占中”違法害民的本質。評論呼吁警方果斷依法執法,堅決拘捕仍堅持“占中”者。對于高等法院頒布的禁令,“占中者”置若罔聞。學聯發表聲明稱,“我們明白,占領行動本身已經觸犯香港法令。因此,從法律角度,法庭頒布禁制令恢復社會秩序,是合理 的。”但聲明同時表示,“我們不會主動撤出旺角占領區”,并稱就是要“透過公民抗命,向政權施壓”。“占中”發起人戴耀廷稱,他明白繼續留守違反禁令,會犯下蔑視法庭罪,有可能被判罰款甚至入獄。但他說,“為公民抗命而被檢控,法官在判刑時會考慮公民抗命的因素”。香港《經濟日報》稱,“占領”者漠視法庭禁令,削弱了司法尊嚴。評論稱,香港引以為傲的成功基石和核心價值就是法治。無論是大財團、政府以至警方,都必須遵從法院裁決,令市民相信可借司法程序保障其公民權利。若法庭尊嚴受損,其他人士也會以占領者為例,拒絕執行法庭裁決,香港司法制度的有效運作勢受沖擊。香港《頭條日報》稱,一個藐視法律的社會十分可怕:“覺得政府選出來的方法不民主,它說的話不聽;覺得立法會由建制派占多數,它說的話也不聽。法庭持守法治,你仍然不聽,認為只有自己的話才是真理。這樣的運動發展下去,會變成街頭暴亂”。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翰靈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占中”分子所謂“公民抗命”的說法沒有法律依據,根本站不住腳。在世界任何國家,集會都要事先得到政府的許可。在香港法院明確頒布禁令后,依然“占中”就是公然違法。即便是在英美,如果集會者沒有獲得許可,警察就要抓人。“占中”分子以“公民抗命”為由非法集會,給法制香港帶來非常大的傷害,必將損毀香港的法律形象。18日,英國各大城市出現大規模的罷工游行,更有200多名示威者在英國議會廣場集會,發起“占領民主”。但倫敦警察19日就對議會廣場進行了強力清場。當《環球時報》記者問起倫敦大都會警察局發言人如何對待這樣的“占領”行動時,他明確表示,在英國組織抗議或者游行必須提前至少6天向警方匯報具體時間、使用的道路、抗議的內容等,被允許后才能進行。警方要確保抗議和游行不會對公眾安全造成損傷。如果一旦公眾安全受損,就是違法行動,警察會采取必要手段制止。警方稱“占中”處于暴亂邊緣“示威者的占領活動已經失控,處在暴亂邊緣”。路透社21日援引香港警方發言人許鎮德的話稱,被占地區已經淪為高風險區域。香港警方還稱,截至21日,“占中”示威中有94人被拘捕。香港《太陽報》21日稱,“占中”行動影響逐漸波及各行各業,眾多當地商戶及市民由訴苦轉而循法律途徑追討損失。20日一天,就有15人或公司向戴耀庭、黃之鋒、周永康等“占中”組織者提出法律索賠,金額超過23萬港幣。最新一期《亞洲周刊》的一篇文章稱,街頭政治和光怪陸離的“占領”已經成為香港的常態。在“占領區”內,溫和理性的聲音被激進的力量所掩蓋。這是目前香港政治的危險誘惑:越激進,越多權力,形成了一個螺旋形上升的暴力,社會也因此更撕裂、更難以找到彌合裂痕的機緣,這也是對法治的嚴重威脅。而這一切痛苦的源頭就是自鳴正義的“公民抗命”的口號。從事法律工作的香港時事評論員朱家健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香港的良好法治基礎是它的成功之道。如果人人像“占中”者一樣打著“公民抗命”的旗號任意胡為,肆意破壞社會秩序,無視法治,則會動搖社會穩定的基礎,令經濟走下坡路。香港自身沒有先天資源條件,產業狹窄,若法治也可有可無,香港社會將會瓦解,全體香港人將是輸家。香港《東方日報》21日稱,“占中”對香港的損害是全方位的,法治動搖、社會撕裂、家庭失和、香港國際形象蒙污,這些損失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玩火者必自焚。現在是深秋季節,秋后算賬的時候到了,“占中”將香港搞得元氣大傷,天怒人怨,黑手們不可能不為此付出代價。▲
環球時報201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