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紅+張敏+張朝顯+張浩
摘要:介紹了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以家庭農場為主的蔬菜周年生產的日光溫室建造方法,提出了該設施條件下長茄、花菜、菠菜一年三種三收,年效益超過67.5萬元/hm2的種植模式,總結出了不同作物的高產、高效、無公害生產技術。
關鍵詞:家庭農場;蔬菜;日光溫室;種植模式與技術
中圖分類號:S6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8-0155-02
近年來,江蘇省徐州市沛縣多措并舉扶持家庭農場,其中以發展蔬菜生產為主的家庭農場已接近100家,截至2013年,家庭農場累計高效蔬菜復種面積達1.3萬hm2。經過多年的探索,現已初步形成了適合沛縣地區的家庭農場蔬菜周年生產高效栽培模式,基本解決了冬春蔬菜淡季、夏季蔬菜伏缺問題,大幅提高了蔬菜產量、種植效益。筆者總結了日光溫室條件下的長茄、夏花菜、秋菠菜一年三收高效栽培模式,旨在為發展家庭農場提供依據。
1 溫室建造
1.1 溫室規格
溫室坐北朝南,東西走向,長度60~80 m為宜,溫室外跨8.5~9.0 m,屋脊矢高3.3~3.5 m。可在溫室后部矢高處設立柱,后屋面采用短坡式,坡長1.4~1.8 m,垂直投影約1 m。后屋面和后墻體夾角為135°~140°,后屋面仰角應大于當地冬至正午太陽高度角5°~8°。適宜的采光屋面角應為22°~23°,溫室前屋面的坡度及弧度為:上沿12°~14°,中部22°~23°,前坡26°~30°,下沿70°~80°。溫室后墻高2.3~2.5 m,厚度0.55~0.6 m,采用磚塊砌成(1 cm內粉+24 cm磚+24 cm磚+1 cm外粉),兩磚中間填充保溫材料,山墻厚度約75 cm(1 cm內粉+24 cm磚+24 cm磚+24 cm磚+1 cm外粉)[1]。在前屋面、后墻設置放風口、通風窗。在溫室頂部開設前屋面放風口,通過卷膜開縫或人工開縫放風;在后墻離地面1.3~1.4 m處開設后墻通風窗,窗口直徑30 cm,每間1個通風窗,通風窗、放風口可密閉[2]。前屋面為鋼架,鋼架的鍍鋅管外徑不少于25 mm,壁厚不少于1.5 mm,按前屋面傾角弧度制作。鋼架上弦管材、下弦管材用直徑為10~12的鋼筋按“人”字形焊接[3]。后屋面由水泥預制板+20~25 cm 厚保溫材料(如聚苯板、蛭石等)+水泥預制板+水泥層砂漿;或用噴塑編織布+2~3 cm厚木板+9 cm厚聚苯板+爐渣(摻1/5石灰)+水泥砂漿(圖1)。前屋面采光應選用多功能長壽無滴膜,厚度0.lmm以上,新膜透光率不低于75%,并用壓膜繩壓緊。寒冷季節時,夜間在前屋面薄膜上覆蓋1層草簾保溫,草簾長12 m,寬1.0~1.2 m,厚度不低于 5 cm,或選用防寒保溫被,宜配備卷簾機。在每棟溫室的一端設置緩沖間(3 m×3 m),人員出入溫室時可避免外部冷空氣對溫室作物產生影響,同時方便人員休息,也可以放置農具及部分生產資料。一般前后溫室間距不小于5.5 m。溫室間距應確保前棟不影響后棟采光,冬至日10:00陽光照射到溫室前沿為宜。
1.2 溫室投資
溫室投資約109.5萬元/hm2,其中磚30萬元/hm2,鋼管鋼筋30萬元/hm2,水泥沙子4.5萬元/hm2,薄膜4.5萬元/hm2,保溫被4.5萬元/hm2,卷簾機6萬元/hm2,人工 30萬元/hm2,使用年限15年以上,年折舊費4 860元/hm2。
2 接茬模式
本研究中接茬模式為冬春長茄-夏花菜-秋菠菜,年產值93.6萬元/hm2,年成本21.96萬元/hm2,年效益71.64萬元/hm2。其中長茄產量1.8×105 kg/hm2,產值79.2萬元/hm2,扣除成本17.86萬元/hm2,效益61.34萬元/hm2;花菜產量4.5×104 kg/hm2,產值11.25萬元/hm2,扣除成本3.42萬元/hm2,效益約7.83萬元/hm2;菠菜產量3.0×104 kg/hm2 左右,產值3.24萬元/hm2,扣除成本 6 750元/hm2,效益約2.56萬元/hm2。
3 栽培技術
3.1 冬春長茄
3.1.1 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優質、豐產、耐貯運、商品性好、適應市場的濟雜長茄1號等長茄品種。
3.1.2 播種育苗 10月上旬遮陽育苗,苗齡60~70 d。播前曬種6~8 h,將篩后的種子放在55~60 ℃的熱水中攪拌15 min,再用25~30 ℃溫水浸種14~16 h。用清潔的沙搓去種子外皮的黏液,用清水分離種子,用紗布包好種子,放至 25~30 ℃ 下催芽,每6~12 h用清水淘洗1次,4~5 d即可出芽。
3.1.3 合理定植 翌年2月中旬定植。定植前7~10 d扣棚,用80%敵敵畏乳油3.75 kg/hm2拌上鋸末,與30~45 kg硫磺粉混合,分10份點燃,密封24 h,放風后無味時定植。定植前施優質腐熟有機肥6.0×104~7.5×104 kg/hm2,腐熟餅肥1 500~3 000 kg/hm2,過磷酸鈣750~1 125 kg/hm2,尿素375~450 kg/hm2。將2/3肥料撒于地面,深翻細耙,按60 cm行距開“V”形定植溝,把余下的1/3肥料撒于溝內。按株距40~45 cm打孔,將帶有營養土的茄苗定植到埯內,然后灌水封埯,定植密度為3.6×104株/hm2左右。
3.1.4 田間管理 定植后密閉棚體,保持棚內30~35 ℃,用草簾或遮陽網遮光1~2 d防止作物萎蔫。緩苗后至開花期白天溫度保持28~30 ℃,高于30 ℃時及時通風,夜間保持約20 ℃;開花結果期白天棚內控制在25~30 ℃,夜間不低于15 ℃,保持良好的光照條件。根據茄子不同生育階段對濕度的要求調節好空氣濕度,保證緩苗期空氣濕度為80%~90%,開花結果期為60%~65%。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定植后3~5 d澆返苗水,適當控制水分,初花期及時補水,盛花期及結果期多次補水。茄子定植后到活棵前禁止追肥,當門茄有拇指大小時施10%腐熟人糞尿1.2×104~1.5×104 kg/hm2或尿素195~240 kg/hm2,施肥后灌水。以后每采摘2~3次,結合灌水追肥1次,追肥量為尿素90~120 kg/hm2+硫酸鉀45~75 kg/hm2。中期為防早衰,可每隔5~7 d混噴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門茄坐果前后,保留2個杈狀分枝,當植株結出7個果實時及時摘心,可將植株下部的老、黃、病葉摘除,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害。
3.1.5 病蟲防治 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時嚴格控制農藥用量及安全間隔期,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表1)。
3.1.6 及時采收 4月果實成熟時立即采收(宜用剪刀采收,防止機械損傷),以確保茄果品質。7月中下旬待采收結束后應及時清棚并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田園清潔。
3.2 夏花菜
3.2.1 品種選擇 選擇優質、高產、抗病、耐高溫的中晚熟夏花菜品種,如超級雪王68天、龍峰特大60天、峰花60天、秋玉、龍美、常勝、松花等品種。
3.2.2 苗期管理 6月底至7月上旬育苗,苗齡25~30 d定植,大田用種125~450 g/hm2。播前整好寬1~1.5 m的高畦,苗床上鋪5~7 cm的營養土,播種后插小拱棚,蓋上草簾或1~2層遮陽網,2~3 d后早晚揭去覆蓋物。當幼苗長至2葉1心期時分苗,苗距6~7 cm。整個生長期應防高溫、防暴雨,遇雨時棚上應加蓋塑料薄膜。
3.2.3 定植 定植前施腐熟優質農家肥5.25×104~6.0×104 kg/hm2,氮磷鉀復合肥450 kg/hm2。施肥后深翻土壤 25~30 cm,摟平做畦,畦面寬80 cm,溝寬30 cm,溝深20~25 cm。畦面中間開一條寬15 cm、深10~15 cm的灌水溝。每畦定植2行,按株距40~45 cm打孔,定植后澆水封埯,栽植3.9×104~4.2×104株/hm2。
3.2.4 肥水管理 活棵后追施尿素150 kg/hm2,澆水促早發,中期控肥水,花球初現期追尿素150 kg/hm2并澆水。
3.2.5 病蟲防治 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 000倍噴霧防治霜霉病;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噴霧防治黑腐病;用72%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倍噴霧防治細菌性黑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噴霧防治黑根病;用5%氟啶脲乳油1 000 倍噴霧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
3.2.6 花球采收 植株現球時應及時摘下老葉覆蓋花球,以保證花球商品質量。9月底至10月初,花球潔白、表面平整、邊緣尚未散開,達到最佳商品性時應及時采摘,同時保留幾片嫩葉,以防運輸時受到損傷或污染。
3.3 秋菠菜
3.3.1 品種選擇 選用耐寒性強、抗病、優質、豐產性較好的菠菜品種,如日本全能菠菜、希悅等。
3.3.2 播種 10月底至11月初,當月平均氣溫降至17~19 ℃時適宜播種。多采用直播法,以撒播為主,用種60~75 kg/hm2。為提高發芽率,播前1 d用涼水浸泡種子12 h,搓去黏液,撈出種子瀝干。播種前先澆水,播后保持土壤濕潤。
3.3.3 田間管理 出苗后適當澆水,促進根系向縱深發展,長出2~3張真葉后,施用速效性氮肥75~105 kg/hm2(純氮),淺中耕,除草。根據收獲情況酌情追肥,純氮75~105 kg/hm2。
3.3.4 病蟲防治 用尺寸為30 cm×20 cm的黃板誘殺蚜蟲、潛葉蠅,距植株頂部10~15 cm的位置懸掛450~600塊/hm2,用田間鋪掛銀灰膜的方法驅避蚜蟲,用30%百菌清煙劑 3.0~4.5 kg/hm2 熏煙防治霜霉病,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每隔7~10 d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
3.3.5 采收 苗高15~20 cm時即可采收,根據市場行情決定采收量,當出現少數菠菜開花時,要全面采收。
參考文獻:
[1]袁素玲,馬培君,史如峰. 蘇北地區改良式日光溫室及利用技術[J]. 長江蔬菜,1998(2):30-32.
[2]張朝顯,李文紅,劉洪文. 徐州地區設施蔬菜周年生產技術[J]. 長江蔬菜,2009(23):21-22.
[3]張朝顯,李文紅,吳 杰. 設施西芹—番茄—夏白菜—菠菜高效無公害栽培技術[J]. 中國園藝文摘,2011,27(8):115-116.
3.1.5 病蟲防治 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時嚴格控制農藥用量及安全間隔期,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表1)。
3.1.6 及時采收 4月果實成熟時立即采收(宜用剪刀采收,防止機械損傷),以確保茄果品質。7月中下旬待采收結束后應及時清棚并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田園清潔。
3.2 夏花菜
3.2.1 品種選擇 選擇優質、高產、抗病、耐高溫的中晚熟夏花菜品種,如超級雪王68天、龍峰特大60天、峰花60天、秋玉、龍美、常勝、松花等品種。
3.2.2 苗期管理 6月底至7月上旬育苗,苗齡25~30 d定植,大田用種125~450 g/hm2。播前整好寬1~1.5 m的高畦,苗床上鋪5~7 cm的營養土,播種后插小拱棚,蓋上草簾或1~2層遮陽網,2~3 d后早晚揭去覆蓋物。當幼苗長至2葉1心期時分苗,苗距6~7 cm。整個生長期應防高溫、防暴雨,遇雨時棚上應加蓋塑料薄膜。
3.2.3 定植 定植前施腐熟優質農家肥5.25×104~6.0×104 kg/hm2,氮磷鉀復合肥450 kg/hm2。施肥后深翻土壤 25~30 cm,摟平做畦,畦面寬80 cm,溝寬30 cm,溝深20~25 cm。畦面中間開一條寬15 cm、深10~15 cm的灌水溝。每畦定植2行,按株距40~45 cm打孔,定植后澆水封埯,栽植3.9×104~4.2×104株/hm2。
3.2.4 肥水管理 活棵后追施尿素150 kg/hm2,澆水促早發,中期控肥水,花球初現期追尿素150 kg/hm2并澆水。
3.2.5 病蟲防治 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 000倍噴霧防治霜霉病;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噴霧防治黑腐病;用72%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倍噴霧防治細菌性黑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噴霧防治黑根病;用5%氟啶脲乳油1 000 倍噴霧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
3.2.6 花球采收 植株現球時應及時摘下老葉覆蓋花球,以保證花球商品質量。9月底至10月初,花球潔白、表面平整、邊緣尚未散開,達到最佳商品性時應及時采摘,同時保留幾片嫩葉,以防運輸時受到損傷或污染。
3.3 秋菠菜
3.3.1 品種選擇 選用耐寒性強、抗病、優質、豐產性較好的菠菜品種,如日本全能菠菜、希悅等。
3.3.2 播種 10月底至11月初,當月平均氣溫降至17~19 ℃時適宜播種。多采用直播法,以撒播為主,用種60~75 kg/hm2。為提高發芽率,播前1 d用涼水浸泡種子12 h,搓去黏液,撈出種子瀝干。播種前先澆水,播后保持土壤濕潤。
3.3.3 田間管理 出苗后適當澆水,促進根系向縱深發展,長出2~3張真葉后,施用速效性氮肥75~105 kg/hm2(純氮),淺中耕,除草。根據收獲情況酌情追肥,純氮75~105 kg/hm2。
3.3.4 病蟲防治 用尺寸為30 cm×20 cm的黃板誘殺蚜蟲、潛葉蠅,距植株頂部10~15 cm的位置懸掛450~600塊/hm2,用田間鋪掛銀灰膜的方法驅避蚜蟲,用30%百菌清煙劑 3.0~4.5 kg/hm2 熏煙防治霜霉病,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每隔7~10 d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
3.3.5 采收 苗高15~20 cm時即可采收,根據市場行情決定采收量,當出現少數菠菜開花時,要全面采收。
參考文獻:
[1]袁素玲,馬培君,史如峰. 蘇北地區改良式日光溫室及利用技術[J]. 長江蔬菜,1998(2):30-32.
[2]張朝顯,李文紅,劉洪文. 徐州地區設施蔬菜周年生產技術[J]. 長江蔬菜,2009(23):21-22.
[3]張朝顯,李文紅,吳 杰. 設施西芹—番茄—夏白菜—菠菜高效無公害栽培技術[J]. 中國園藝文摘,2011,27(8):115-116.
3.1.5 病蟲防治 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時嚴格控制農藥用量及安全間隔期,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表1)。
3.1.6 及時采收 4月果實成熟時立即采收(宜用剪刀采收,防止機械損傷),以確保茄果品質。7月中下旬待采收結束后應及時清棚并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田園清潔。
3.2 夏花菜
3.2.1 品種選擇 選擇優質、高產、抗病、耐高溫的中晚熟夏花菜品種,如超級雪王68天、龍峰特大60天、峰花60天、秋玉、龍美、常勝、松花等品種。
3.2.2 苗期管理 6月底至7月上旬育苗,苗齡25~30 d定植,大田用種125~450 g/hm2。播前整好寬1~1.5 m的高畦,苗床上鋪5~7 cm的營養土,播種后插小拱棚,蓋上草簾或1~2層遮陽網,2~3 d后早晚揭去覆蓋物。當幼苗長至2葉1心期時分苗,苗距6~7 cm。整個生長期應防高溫、防暴雨,遇雨時棚上應加蓋塑料薄膜。
3.2.3 定植 定植前施腐熟優質農家肥5.25×104~6.0×104 kg/hm2,氮磷鉀復合肥450 kg/hm2。施肥后深翻土壤 25~30 cm,摟平做畦,畦面寬80 cm,溝寬30 cm,溝深20~25 cm。畦面中間開一條寬15 cm、深10~15 cm的灌水溝。每畦定植2行,按株距40~45 cm打孔,定植后澆水封埯,栽植3.9×104~4.2×104株/hm2。
3.2.4 肥水管理 活棵后追施尿素150 kg/hm2,澆水促早發,中期控肥水,花球初現期追尿素150 kg/hm2并澆水。
3.2.5 病蟲防治 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 000倍噴霧防治霜霉病;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噴霧防治黑腐病;用72%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倍噴霧防治細菌性黑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噴霧防治黑根病;用5%氟啶脲乳油1 000 倍噴霧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
3.2.6 花球采收 植株現球時應及時摘下老葉覆蓋花球,以保證花球商品質量。9月底至10月初,花球潔白、表面平整、邊緣尚未散開,達到最佳商品性時應及時采摘,同時保留幾片嫩葉,以防運輸時受到損傷或污染。
3.3 秋菠菜
3.3.1 品種選擇 選用耐寒性強、抗病、優質、豐產性較好的菠菜品種,如日本全能菠菜、希悅等。
3.3.2 播種 10月底至11月初,當月平均氣溫降至17~19 ℃時適宜播種。多采用直播法,以撒播為主,用種60~75 kg/hm2。為提高發芽率,播前1 d用涼水浸泡種子12 h,搓去黏液,撈出種子瀝干。播種前先澆水,播后保持土壤濕潤。
3.3.3 田間管理 出苗后適當澆水,促進根系向縱深發展,長出2~3張真葉后,施用速效性氮肥75~105 kg/hm2(純氮),淺中耕,除草。根據收獲情況酌情追肥,純氮75~105 kg/hm2。
3.3.4 病蟲防治 用尺寸為30 cm×20 cm的黃板誘殺蚜蟲、潛葉蠅,距植株頂部10~15 cm的位置懸掛450~600塊/hm2,用田間鋪掛銀灰膜的方法驅避蚜蟲,用30%百菌清煙劑 3.0~4.5 kg/hm2 熏煙防治霜霉病,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每隔7~10 d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
3.3.5 采收 苗高15~20 cm時即可采收,根據市場行情決定采收量,當出現少數菠菜開花時,要全面采收。
參考文獻:
[1]袁素玲,馬培君,史如峰. 蘇北地區改良式日光溫室及利用技術[J]. 長江蔬菜,1998(2):30-32.
[2]張朝顯,李文紅,劉洪文. 徐州地區設施蔬菜周年生產技術[J]. 長江蔬菜,2009(23):21-22.
[3]張朝顯,李文紅,吳 杰. 設施西芹—番茄—夏白菜—菠菜高效無公害栽培技術[J]. 中國園藝文摘,2011,27(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