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韻+茆琳+楊書
摘要:以江蘇地區93家中小農機企業(蘇南48家,蘇北45家)為調查樣本,根據調研結果對中小農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現狀、面臨的資金約束進行分析評價,探討影響中小農機企業融資可獲得性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表明:企業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以及銀企關系與企業融資滿足率呈正相關,政府補貼、季節性則對企業融資滿足率有負向影響。研究結果可為探討我國中小農機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政策取向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度;季節性;政府補貼
中圖分類號:F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8-0474-03
近幾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轉型、現代農業的發展,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和一系列惠農利農政策逐步實施,我國農機市場空前繁榮,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農機制造國和世界最重要的農機市場之一[1]。農機企業是農業機械發展的主體,直接參與農業機械生產與經營等。據統計,當前國內農機制造企業有 8 000 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 005家,大多數屬于中小企業,市場較為分散。這些中小農機企業同時肩負著“中小”以及“農機行業”帶來的雙重融資制約,融資困難成為目前制約其發展的主要瓶頸。關注制約中小農機企業融資因素對我國未來農機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關于中小農機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主要圍繞以下3個方面:(1)企業自身原因。吳亦鵬認為,我國絕大多數的農機高端市場被國外品牌壟斷,國產中小農機企業市場份額少、經營困難[2]。中小農機企業與普通中小企業一樣,共同面臨由自身條件限制所帶來的融資制約因素。沈曉鳳指出,中小企業注冊資本過少導致資金先天不足,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少、局限于傳統融資方式[3]。陳曉紅等在對126家中小企業的財務指標與資金可獲得性進行實證分析后發現,中小企業的利潤、固定資產凈值、銷售收入等財務指標與資金可獲得性存在潛在聯系[4]。(2)資金供給原因。唐勇等指出間接融資環境下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業的5~8倍,存在極大的成本-收益不對稱,中小農機企業在銀行和政府眼里,均屬“雞肋”型的融資主體[5]。(3)農機行業的特殊性。鹿中民指出,造成我國部分農機企業處于經營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他行業類似的問題,也因為農機產品在過去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定價過低,導致農機企業經濟實力受損。同時還有小企業進入補貼市場難、補貼結算難等農機行業的政策性問題[6]。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從資金需求者的角度,通過對江蘇地區的中小農機企業實地調查,在闡述樣本企業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利用計量模型探究影響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度的因素,以期為緩解中小農機企業融資困難提供依據。
1 江蘇中小農機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江蘇省既是經濟強省也是農業大省,農機企業作為連接農業和經濟的一個橋梁,在促進農業改革和經濟發展中均起到了關鍵作用。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和惠農政策的相繼出臺,農民使用農機作業的積極性不斷增強,農機服務的需求逐步加大,江蘇省農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農機服務組織、經營銷售、生產制造三大類企業的經營規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大。絕大多數為分布于鄉鎮的年輕民營中小企業,發展歷程不長,融資渠道單一、貸款困難已成為目前困擾和束縛其快速發展的瓶頸。
筆者于2013年8月對江蘇省部分中小農機企業進行實地調查,以分析江蘇中小農機企業融資現狀及障礙因素。本次調查區域涵蓋蘇南、蘇北地區,具體包括蘇南的南京(六合)和蘇州(張家港),蘇北的鹽城(射陽)和南通。本研究在以上地區的工商企業名錄中隨機抽取中小農機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93份(蘇南48份,蘇北45份)。問卷內容涉及企業基本狀況、融資渠道、融資現狀、融資障礙因素等相關信息。
1.1 企業規模、經營年限和所有權結構
樣本企業大多為小規模企業,84%的企業資產總額在 4 000 萬元以下,根據2011年新修訂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可以看出,樣本中企業經營規模普遍較小。樣本企業經營年限普遍較短,61%的企業為近10年新成立的年輕企業。樣本企業股權相對集中、股權結構單一,在問卷調查中設置個體工商戶、有限公司、合伙企業、獨資企業4種類型,調查樣本主要集中于個體商戶和有限公司。
1.2 樣本企業融資現狀
樣本企業資金狀況主要表現為3個特點:(1)資產負債率較高,樣本企業資產負債率均值高達64%;(2)短期流動資金需求旺盛、供給不足,65%的樣本企業無長期負債,都集中為流動負債;(3)上下游企業短期融資相抵、三角債嚴重,調查數據顯示,樣本企業應付賬款占總資產的比均值與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均值大小相當,很難通過商業信用融資滿足資金需求。
融資渠道方面,內源融資在滿足樣本企業資金需求方面仍起到重要作用,外源融資中只有7家樣本企業采用股權融資中的私募股權融資方式獲得融資,債權融資為主要融資方式。債權融資中以從正規金融機構借款為主,樣本企業銀行貸款與總負債的比均值達到0.42,農信社成為最重要的資金來源,非正規金融以親友借款為主。
融資滿足狀況方面,樣本企業的資金需求旺盛,但融資滿足率普遍較低,實際得到的融資并不能完全滿足其生產投資需求。根據問卷調查結果,融資滿足率均值為39.24%,其中融資滿足率低于60%的企業有77家,占83%。有研究認為,中小工業企業的融資滿足率一般為55%~60%[7],表明中小農機企業的融資滿足率明顯低于平均水平,融資異常困難。
1.3 中小農機企業融資障礙因素
從中小企業主角度探究影響融資可獲得性的因素,既包含普通中小工業企業的融資障礙因素,又包含農機行業的特殊性。
1.3.1 企業規模 企業規模大小對企業各種渠道的融資可獲得性均有較大影響。企業規模制約著信貸可獲得性,銀行在授信時要權衡盈利性與風險性,高風險與高交易成本使銀行最終不愿貸款給中小企業。我國證券市場對中小企業板上市的高要求嚴重阻礙了其股權融資。
1.3.2 盈利能力 國內農機市場被國外品牌及國內一線品牌壟斷,中小農機企業競爭力不足。同時,當前宏觀經濟結構調整增速放緩,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斷上升,中小農機企業的盈利能力被進一步削弱。盈利能力對企業融資具有重要影響。內源融資方面,低盈利能力使企業無法通過內部的保留盈余和折舊實現融資;外源融資方面,盈利能力是金融機構評判企業財務基礎、清償債務能力的重要指標,低盈利能力降低了企業的信貸可獲得性。
1.3.3 季節性 農機企業服務于農業生產,與普通中小工業企業相比具有季節性“爆發型”特點。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帶來農民對農機需求的季節性變化,作為農機服務供給方的農機企業,生產銷售的資金流必然也呈季節性不均衡變化。資金供需時間上的不匹配造成原本融資困難的中小企業融資滿足率進一步下降。
1.3.4 政府補貼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以來,農民購買被納入農機補貼目錄的產品僅需繳納扣除補貼的差價款,最終補貼款項直接由政府撥給農機經銷商。近年來,隨著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規模逐年遞增,因補貼資金結算周期過長造成的墊資負擔增加、墊資周期集中,嚴重影響了農機企業的資金營運效率,脆弱的資金鏈惡化了中小農機企業的融資難題。
2 中小農機企業融資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2.1 影響中小農機企業融資獲得的因素
2.1.1 企業規模 企業的規模一般會對企業的融資產生影響,規模越大管理越規范,財務制度越健全,信息不對稱程度越低,銀行信息披露的單位成本也相應降低,成本-收益不對稱問題得以緩解,銀行越愿意為其提供貸款[8]。
2.1.2 銀企關系 銀企關系作為一種社會資本對信貸配給有重要影響,良好的銀企關系,有利于企業獲得貸款,并且可獲得的貸款金額也越大[9]。
2.1.3 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衡量企業償債能力和信用水平的重要指標,盈利能力越強的企業清償債務、抵抗財務風險的能力就越強,信用水平和對外籌資能力就越能得到保障。
2.1.4 償債能力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融資決策依據,高負債經營、資金結構越不合理的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就越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其提供資金的可能性也越小[10]。
2.1.5 季節性 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由此帶來的農機企業資金鏈不均衡變化、融資滿足率下降問題,視農機企業的主營業務產品類型而異。零配件生產企業作為上游企業,全年為供應商提供配件生產,季節性不明顯;而下游企業直接從事整機生產銷售活動,為農戶及農機合作社提供農用機械,資金流動受季節性影響顯著[11]。
2.1.6 政府補貼 政府補貼環節,部分中小農機企業產品被納入農機補貼目錄,由于受外部財政結算資金推延的影響,納入補貼目錄的企業資金運轉效率“雪上加霜”,融資更加困難,而未被納入農機補貼目錄的企業則免于遭受這一負面影響[12]。
2.2 變量與模型
被解釋變量(Y)表示被調查的江蘇地區中小農機企業對自身融資滿足程度的評定。解釋變量Xi(i=1,2,3,4,5,6)是影響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率的因素,根據“2.1”節分析設置如下6個指標包括:企業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銀企關系、有無政府補貼以及是否有季節性(表1)。銀企關系用企業成立年限反映;企業規模用注冊資本、總資產反映;盈利能力用總資產回報率、營業利潤率反映;償債能力用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反映;將季節性設置為虛擬變量,以企業主營業務的產品類型區分受季節性影響的程度,其中從事農機零配件生產的企業賦值為0,從事整機生產的企業賦值為1;政府補貼設置為虛擬變量,生產的產品被納入農機補貼目錄的企業賦值為1,否則為0。在統計分析過程中發現,直接對樣本數據進行多元線性回歸擬合度不高,這可能是因為樣本企業各項財務指標標準差較大、離散程度較高所致。本研究采用多元統計中的聚類分析法,分別從企業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3個角度,對 93家樣本企業進行分類并以賦值方式對指標進行量化。對樣本數據進行處理后,采用截面分析法考察上述融資障礙因素對樣本企業融資滿足率的影響,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JZ(]Yi=β0+β1X1i+β2X2i+β3X3i+β4X4i+β5X5i+β6X6i+μi[JZ)]。
2.3 實證結果分析
根據表1對數據進行賦值,對公式(1)進行最小二乘回歸,得到的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回歸結果顯示,企業規模、盈利能力與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度呈顯著正相關,即企業規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好,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度越高;而償債能力、銀企關系對融資滿足率的影響不顯著。政府補貼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回歸結果中“有無政府補貼”的回歸系數為負值。結果表明,當中小農機企業有政府補貼時,企業的融資滿足度反而降低,即補貼資金結算周期長導致資金鏈脆弱,融資狀況惡化。季節性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回歸結果中“有無季節性”的回歸系數為負值。結果表明,當中小農機企業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時,融資滿足度降低,即季節性帶來資金供需時間上的不均衡,融資難題加劇。
3 建議與結論
3.1 對策建議
(1)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產品創新,靈活擔保機制,針對農機企業季節性的資金需求,推出相應的金融產品(如現金流貸款);縮短周轉期、精簡流程,幫助中小農機企業應對季節性難題;同時金融機構應提高自身風險管理能力。(2)加快補貼資金結算,改善農機企業經營環境。強化政府部門政策執行力,切實改善農機企業補貼結算資金流轉時間長、效率極低的局面。根據國務院國發(2010)22 號文件《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要求簡化農機購置補貼審批程序,改進審批方式,縮短審批時間、縮短補貼資金結算時限,增加結算頻次,加快企業資金回籠速度,并對補貼資金結算周期作出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時限規定。(3)鼓勵中小農機企業合并重組,推進企業集群式發展,提升中小農機企業的競爭力。相比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在技術、資金、規模等方面都難以與之抗衡,通過中小企業合并重組,形成大型企業集團,有利于提升核心競爭力,使企業集團降低運營成本與投資風險,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增強企業競爭力,緩解企業的資金緊張現狀。
3.2 結論
(1)江蘇地區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度普遍較低且受到與普通中小企業相一致的融資約束。企業規模、盈利能力對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度有顯著的約束性。(2)農機行業的特征使農機企業融資情況更為嚴峻。季節性帶來資金供需在時間上的嚴重不均衡,農機企業在特定時期融資滿足率低下,增加了農機企業的經營風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目前仍不完善,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獲得補貼,而對于能獲得補貼的企業,由于補貼手續繁雜、周期過長、墊資現象嚴重,企業的資金鏈更為緊張。研究結果可為剖析未來我國中小農機企業發展趨勢以及政策取向提供參考依據。
致謝:本文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董曉林教授的悉心指導,特致謝忱。
參考文獻:
[1]王超安. “十二五”農機企業誰主沉浮[J]. 當代農機,2011(7):38-40.
[2]吳亦鵬. 農機小企業經營難題亟待破解[J]. 農機市場,2011(10):8.
[3]沈曉鳳. 中小農機企業如何擺脫融資困境[J]. 山東農機化,2011(6):35-36.
[4]陳曉紅,黎 璞. 中小企業融資結構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系統工程,2004(1):60-64.
[5]唐 勇,劉峰濤. 中小農機企業的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J]. 中國農機化,2005(6):15-17.
[6]鹿中民. 農機工業的現狀與結構調整[J]. 中國機電工業,2001(3):8-10.
[7]曹尚明. 提高小型工業企業融資滿足率的對策[J]. 武漢金融,2011(1):63-65.
[8]盧亞娟,褚保金. 農村中小企業貸款可獲性的實證分析——基于江蘇省宜興市的調研[J]. 經濟學動態,2010(3):44-47.
[9]張龍耀,江 春. 中國農村金融市場中非價格信貸配給的理論和實證分析[J]. 金融研究,2011(7):98-113.
[10]周月書,褚保金. 縣域中小企業貸款約束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江蘇吳江和常熟的調查[J]. 金融縱橫,2010(10):25-29.
[11]董曉林. 農村金融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12]鄭 舸. 加快補貼資金結算改善農機企業經營環境[J]. 農機市場,2011(11):21-23.
3.2 結論
(1)江蘇地區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度普遍較低且受到與普通中小企業相一致的融資約束。企業規模、盈利能力對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度有顯著的約束性。(2)農機行業的特征使農機企業融資情況更為嚴峻。季節性帶來資金供需在時間上的嚴重不均衡,農機企業在特定時期融資滿足率低下,增加了農機企業的經營風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目前仍不完善,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獲得補貼,而對于能獲得補貼的企業,由于補貼手續繁雜、周期過長、墊資現象嚴重,企業的資金鏈更為緊張。研究結果可為剖析未來我國中小農機企業發展趨勢以及政策取向提供參考依據。
致謝:本文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董曉林教授的悉心指導,特致謝忱。
參考文獻:
[1]王超安. “十二五”農機企業誰主沉浮[J]. 當代農機,2011(7):38-40.
[2]吳亦鵬. 農機小企業經營難題亟待破解[J]. 農機市場,2011(10):8.
[3]沈曉鳳. 中小農機企業如何擺脫融資困境[J]. 山東農機化,2011(6):35-36.
[4]陳曉紅,黎 璞. 中小企業融資結構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系統工程,2004(1):60-64.
[5]唐 勇,劉峰濤. 中小農機企業的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J]. 中國農機化,2005(6):15-17.
[6]鹿中民. 農機工業的現狀與結構調整[J]. 中國機電工業,2001(3):8-10.
[7]曹尚明. 提高小型工業企業融資滿足率的對策[J]. 武漢金融,2011(1):63-65.
[8]盧亞娟,褚保金. 農村中小企業貸款可獲性的實證分析——基于江蘇省宜興市的調研[J]. 經濟學動態,2010(3):44-47.
[9]張龍耀,江 春. 中國農村金融市場中非價格信貸配給的理論和實證分析[J]. 金融研究,2011(7):98-113.
[10]周月書,褚保金. 縣域中小企業貸款約束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江蘇吳江和常熟的調查[J]. 金融縱橫,2010(10):25-29.
[11]董曉林. 農村金融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12]鄭 舸. 加快補貼資金結算改善農機企業經營環境[J]. 農機市場,2011(11):21-23.
3.2 結論
(1)江蘇地區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度普遍較低且受到與普通中小企業相一致的融資約束。企業規模、盈利能力對中小農機企業融資滿足度有顯著的約束性。(2)農機行業的特征使農機企業融資情況更為嚴峻。季節性帶來資金供需在時間上的嚴重不均衡,農機企業在特定時期融資滿足率低下,增加了農機企業的經營風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目前仍不完善,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獲得補貼,而對于能獲得補貼的企業,由于補貼手續繁雜、周期過長、墊資現象嚴重,企業的資金鏈更為緊張。研究結果可為剖析未來我國中小農機企業發展趨勢以及政策取向提供參考依據。
致謝:本文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董曉林教授的悉心指導,特致謝忱。
參考文獻:
[1]王超安. “十二五”農機企業誰主沉浮[J]. 當代農機,2011(7):38-40.
[2]吳亦鵬. 農機小企業經營難題亟待破解[J]. 農機市場,2011(10):8.
[3]沈曉鳳. 中小農機企業如何擺脫融資困境[J]. 山東農機化,2011(6):35-36.
[4]陳曉紅,黎 璞. 中小企業融資結構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系統工程,2004(1):60-64.
[5]唐 勇,劉峰濤. 中小農機企業的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J]. 中國農機化,2005(6):15-17.
[6]鹿中民. 農機工業的現狀與結構調整[J]. 中國機電工業,2001(3):8-10.
[7]曹尚明. 提高小型工業企業融資滿足率的對策[J]. 武漢金融,2011(1):63-65.
[8]盧亞娟,褚保金. 農村中小企業貸款可獲性的實證分析——基于江蘇省宜興市的調研[J]. 經濟學動態,2010(3):44-47.
[9]張龍耀,江 春. 中國農村金融市場中非價格信貸配給的理論和實證分析[J]. 金融研究,2011(7):98-113.
[10]周月書,褚保金. 縣域中小企業貸款約束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江蘇吳江和常熟的調查[J]. 金融縱橫,2010(10):25-29.
[11]董曉林. 農村金融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12]鄭 舸. 加快補貼資金結算改善農機企業經營環境[J]. 農機市場,2011(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