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 隨之我國煤礦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礦用機電設備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機電設備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井下生產的效率和安全性。本文結合我國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管理現狀,提出完善管理體制、加強檢修管理、提高人員專業素質。
【關鍵詞】 煤礦 機電設備 監察 管理體制
一、前言
煤炭機電設備是井下主要的輸配電、瓦斯抽放、排水救援和安全生產的主要設備,也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動力來源。煤的產量直接決定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機電設備的管理水平關系到煤礦井下的工作效率,對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有重大影響。煤礦機電設備良好管理不僅能保證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還能提高井下工作效率和企業經濟效益。目前,國內一些煤礦企業對于礦用機電設備管理工作不重視,直接導致在安全生產過程中機電設備經常出現故障,影響井下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重視礦用機電設備管理工作,開展礦用機電設備管理方法的研究,加大礦用機電設備管理力度,對于保證井下安全生產、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礦用機電設備管理現狀
2.1 礦用機電設備管理制度不完善
按照現行煤礦質量標準的要求,煤礦井下至少應該具有十幾種安全管理制度,但部分企業熱衷于提高產煤量,不重視井下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機電設備管理制度陳舊,甚至沒有專門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礦用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只限于形式工程,不能及時發現機電設備的安全隱患。
2.2 礦用機電設備老化
一些煤礦企業為了節省設備成本,在機電設備及其管理上投入資金過少,一些機電設備老、舊、帶病運轉,安全和保證設施不健全,與“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差距較大。比如一些企業仍然使用老絞車、老風扇和非阻燃膠帶等,導致礦用機電設備運行效率低、安全系數下降,存在較多安全隱患。
2.3 礦用機電設備監察力度不夠
煤礦井下作業具有開采環境復雜、工作強度大、專業性要求較高等特點,這個給監察工作增加了強度和難度。有些監察員來源于基層,安全意識淡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不高,不能勝任監察工作的重任。部分監察工作開展過程中,沒有對各個機電設備的性能參數進行檢查,不能及時發現機電設備的安全隱患。另外,由于監察人員責任心不強,對于機電設備的小故障不加重視。
2.4 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低
煤礦行業屬于高危、艱苦行業,學習礦用機電設備的人較少,導致礦用機電專業人才欠缺,人才流失問題嚴重。現階段很多煤礦企業從事煤礦機電管理的人員隊伍文化程度低、專業素質水平低,也不注重學習,導致業務能力不足,遇到機電設備故障時不知道如何處理,無法滿足現代化礦井的機電管理要求。
三、礦用機電管理問題解決措施
3.1 完善礦用機電設備管理制度
根據礦用機電設備管理需要,解決傳統管理體制的問題,完善礦用機電設備管理體制。煤礦應制定礦用機電設備管理專用規章制度,對井下機電設備日常管理、定期檢修、狀態記錄等方面進行約束,引導礦用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向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機電設備管理,明確工作人員的責任和義務,實行機電設備管理責任制,切實將機電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3.2 關閉落后礦井,淘汰落后設備
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加快推進落后煤礦關閉退出工作,深入基層,監督指導落后礦井的關閉工作。加大機電設備的科技和資金投入,按照國家現行煤礦行業標準要求,淘汰一批老化、不符合要求的礦用機電設備,增強煤礦行業的科技含量。
3.3 加大監察工作力度
對礦用機電設備監察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警示教育,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轉變監察人員的工作態度。嚴格按照國家規章制度對礦用機電設備進行監察,對存在的事故隱患進行治理,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確保礦用機電設備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合理的開展。
3.4 提高人員素質和穩定性
人員素質是制約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水平的根本因素,開展一系列針對礦用機電設備管理的專業培訓,提高礦用機電設備管理人員職業素質和技能。實性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獎罰機制,提高礦用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待遇水平,并為其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保證礦用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穩定性,避免人才流失。
四、結束語
根據上文分析,礦用機電設備管理工作暴露了很多問題,完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淘汰落后礦井及落后設備、加大監察工作力度和加強從業人員專業技能培養是解決我國煤礦機電管理工作問題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工作的通知.〔2012〕130號
[2] 徐義軍.當前煤礦機電管理中的問題[J].科技傳播.2013(7):19-20
[3]胡芳.淺談如何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