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會敏,董淑華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網絡經濟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通過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帶動產業的全面發展,創造經濟利潤,逐漸成為社會變革的推動力。企業經營如果不和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路就會越走越窄,最終將被淘汰出局。但是,單個企業信息化不僅僅靠技術的完善,在專屬行業領域里信息的傳遞與互換需要有公共媒介,充當橋梁作用,為資源的優化與流動建立匹配制度。
在此經濟背景下,平臺產業應運而生。平臺產業集中的行業包括門戶網站、網絡游戲、商務社區、電子政務、第三方支付和網上銀行等,特別是以阿里巴巴、京東商城、騰訊等為主的企業開展的O2O業務,更是形成了新的經濟模式和商業模式,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這種基于互聯網的新的經濟模式,具有客戶群體最大化、免費、開放的特點,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創造財富神話。
所謂平臺經濟是一種在硬件技術基礎上,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搭建的虛擬或真實的交易場所,平臺本身不生產產品,但可以促成雙方或多方供求之間的交易,平臺企業通過收取恰當的費用或賺取差價而獲得收益[1]。上海是中國平臺產業起步較早的地區,上海市委副秘書長、上海市決策咨詢委員會主任王戰說:“平臺企業演化出平臺經濟產業已是大勢所趨”。國內平臺經濟最早的研究學者徐晉對平臺產業的結構、業務模式、定價模式等都做了詳細的研究,并分類對平臺產業的經典案例進行了描述和分析,為后來研究平臺經濟現象、規劃平臺產業發展奠定了框架基礎。
典型平臺企業的經濟價值見表1。

表1 典型平臺產業市值統計
統計數據表明,這些平臺型企業起步晚、發展快,市值遠超其他行業企業,并逐漸向其他行業滲透。騰訊與京東已經開始聯手打造電商服務,蘋果通過App Store吸納編程發燒友的創新理念,提供無障礙的技術交流空間,通過銷售平臺銷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務,提升品牌效應和競爭能力,使之成為IT行業的老大,2013年市值沖破5000億美元大關。
目前,除了蘋果這種專業化平臺、百度搜索引擎等高技術、高投資、高收益的大數據平臺外,云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微信平臺等層出不窮,完成資源尋找、產品銷售、服務推送等業務。平臺產業的特點是短時間內通過信息流動將資源整合起來,形成規模經濟效益;高投入、高產出、高信息、大數據;服務范圍廣,跨行業、跨區域,創新強;有時對傳統產業、宏觀政策、法規等有挑戰性。
平臺產業根據服務對象、所在行業、服務內容、盈利模式的不同,有不同的結構和服務形式,形成不同的產業平臺。所有的產業平臺都是基于大數據的數據庫查詢系統,都有信息認證功能,都能提供信息化的服務。比如淘寶作為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就是在買賣雙方之間建立聯系,保證交易順利進行和資金安全,同時對交易過程進行全程監控。淘寶開放平臺TOP通過內置Open API、開放式插件平臺、接入標準等模塊,為用戶提供彈性托管與數據存儲服務;支付寶開放平臺為企業財務管理、ERP、CRM、績效管理提供資金解決方案;天貓供銷平臺,為企業樹立品牌、開拓大淘寶渠道。
平臺產業的主要功能是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提供和推送服務,在使用者和被使用者之間建立聯系,使之達到資源優化、合理匹配的目的。分散的資源利用效率低,難以克服地域效用和時間效用,通過平臺拓展應用渠道,提高利用率。平臺產業應具備的功能如圖1所示。

圖1 平臺產業服務模型框架
從圖1可以看出,平臺的功能是服務,用戶群通過平臺實現資源匹配,滿足自身需求,對企業客戶來說,還可以通過平臺,提升企業的品牌效應,開拓市場渠道。
2.2.1 電商平臺。此類平臺以阿里巴巴、淘寶等商務平臺為代表,將傳統流通模式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通過線上虛擬經營和線下實體配送的配合,完成商務交易。此類平臺運行的技術基礎是數據庫技術和網絡技術,交易通路簡單,交易雙方通過談判系統磋商服務條件,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保證交易的安全。其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電商類平臺的物理結構
這類平臺的缺點是后臺管理要求嚴格,監控力度要大,防止工作人員利用后臺維護之便,瀆職和經濟犯罪;安全措施要得當,防止不法分子進入平臺系統,改寫數據庫系統和軟件服務系統,造成更大的損失。這類平臺規模大,服務對象眾多,交易的內容廣泛,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是平臺運行的基礎。
2.2.2 門戶網站。門戶網站平臺包羅萬象,功能齊全,是網絡界的網絡超市和百貨商場,服務內容包括:商務交易、信息資訊、搜索引擎、社區論壇、網絡媒體等。其原理是在萬維網應用框架上,將各種應用系統、數據資源和互聯網資源集成到一個信息管理平臺之上,并以統一的界面提供給用戶,建立企業對客戶、企業對內部員工和企業對企業的信息通道,使企業能夠釋放存儲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信息。其結構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門戶網站類平臺的物理結構
門戶網站管理的重點是所發布信息的真實性,一定要建立門戶網站管理制度。信息發布要遵循公開、不涉密、分級、誰發布誰負責的原則;信息要經過審核后才能發布;信息要及時更新,并有實效性。
2.2.3 搜索引擎。這類平臺以谷歌、百度為代表,原理是根據一定的策略,運用特定的計算機程序從互聯網上搜集信息,在對信息進行組織和處理后,為用戶提供檢索服務,將用戶檢索相關的信息展示給用戶的系統。搜索引擎的服務功能包括:搜索、導航、社區、游戲、公益等。這類平臺為用戶快速檢索信息提供了便利,其結構模型如圖4所示。

圖4 搜索引擎類平臺的物理結構
但此類平臺的問題也比較多,比如競價排名、信息發布審核不嚴格、出現虛假信息,侵犯知識產權等。因此,應建立嚴格的信息審核制度,拓展服務內容,完善平臺功能,以實現搜索引擎效用最大化。
2.2.4 通訊平臺。通訊平臺以QQ、MSN為代表,以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形式實現信息交換、文件傳輸等功能,通過提供免費服務,吸引顧客,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服務推送。盈利模式是會員制、無線增值、網絡廣告等。其結構如圖5所示。

圖5 通訊類平臺的物理結構
此類平臺的不足之處是交流信息的安全性和賬號的安全性問題,隨著業務的拓展,商務交易、理財業務等的出現,保證交易安全更加重要。
2.2.5 城市經營平臺[5]。城市經營平臺是為打造城市經濟圈所需資源優化組合、有序流動所構建的信息支撐平臺,平臺由政府主導,參與主體包括財政、技術、配套服務等機構,服務內容以城市總體規劃、市政建設、便民服務等為主。其結構如圖6所示。

圖6 城市經營類平臺的物理結構
城市經營平臺能夠帶動城市旅游、文化創意、醫療、教育培訓等的發展,城市經營平臺是構建智慧城市的基礎。比如,通過城市經營平臺,物流行業可以進行合作與聯動,按照合理流向和經濟輻射半徑的要求,合理構建物流中心,協同構建智慧物流系統,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平臺因為使用人數眾多,服務內容豐富,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支持,涉及到宏觀政策、法律法規、行業規則、社會準則等。平臺要體現社會發展的特點,在公共政策層面下的技術創新,要具有一定的公共產品的特征,所以,平臺產業運行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其次要服務社會,第三是建設不能完全由市場機制來決定,一定程度上需由政府來主導。
公共服務平臺輻射全部服務對象,被服務對象不區分規模大小、技術能力高低,不受地理區域限制,宗教、法律法規的約束力也較低。只要愿意通過公共服務平臺進行信息傳遞、商務交易、融資理財等活動,就可以享受到平臺開放性所帶來的好處。
服務性體現在信息對稱性增強了,資訊流動渠道順暢,接受服務的雙邊市場都能充分展現自身優勢,降低交易成本,使得資源自然向最優化的方向流動,降低了整個商業成本和社會成本。平臺跨地域、全時段的服務,拓展了活動空間;服務標準一致性、標準化以及定制化服務,降低了服務難度,提升了被服務對象的感知。
平臺產業是服務經濟的組成部分,平臺企業成功之道有三條:用戶最大化、免費、開放,也就是服務最大化。平臺經濟的服務模式就是:服務→服務化→公共服務→服務最大化[6]。
平臺可根據用戶的需求從各類不同的數據庫或信息系統中,迅速、準確地查出與用戶需求相符合的一切有價值的資料和數據,信息機構能夠對搜集到的大量資料和信息進行整理、加工、評價、研究和選擇之后,及時報道,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為客戶提供信息咨詢服務,以幫助用戶解決信息問題,并提供網絡信息服務。
差異化是平臺之間競爭的具體表現,不同類型的平臺競爭都可能影響雙邊市場,同時平臺的主體之間存在內部競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臺之間存在外部競爭。差異化是平臺競爭并獲得優勢的重要手段。
由于差異化所帶來的結果是提供了為市場所接受的具有獨特利益的產品,所以,差異化能使平臺產業的經營者有效地回避正面碰撞和競爭;削弱購買者手上的權力,因為市場缺乏可比的選擇;阻礙后來的競爭者,因為在差異化策略下,得到滿足的顧客會相應產生品牌忠誠度。
平臺產業的差異化應該通過云技術建立客戶數據池,利用BI技術對客戶進行細分和快速檢索,為需求者提供增值服務。這是平臺產業未來主要的競爭策略,也是差異化戰略最有效的手段。
進入壁壘是影響市場結構的重要因素,進入壁壘具有保護產業內已有企業的作用,也是潛在進入者成為現實進入者時必須首先克服的困難[7-8]。
形成進入壁壘的因素很多,包括規模經濟、客戶忠誠度、資本金投入、轉換成本、必要資本量及埋沒費用、產品差別、絕對費用、政策法律、既存企業的戰略性阻止行為等。
平臺產業可以利用規模經濟效益和政策法律形成進入壁壘。特別是規模經濟壁壘,通過前期的大量投資,形成高新技術支撐體系,使后進入者望塵莫及。如打車軟件“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背后是騰訊與淘寶的競爭,通過燒錢的方式提高進入壁壘,目的就是不斷搶占市場。
21世紀是網絡經濟時代,行業的邊界開始模糊,企業開始集中精力只做核心業務,而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全球經濟呈現一體化趨勢。平臺作為網絡技術與其他各類信息技術的綜合體,在充分利用先進技術的同時,將傳統產業信息化,將信息產業智能化,形成了信息化網絡經濟模式,創造了新的經濟體,為企業帶來了經濟利潤,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平臺已經成為互聯網經濟的助推器,信息產品的不斷發展、移動互聯網的日漸成熟,又將帶來新一輪的經濟變革。
[1]百度百科.平臺經濟[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771554.htm,2013-12-16.
[2]中國商情報.2013年終全球IT企業市值TOP25排行榜[EB/OL].http://www.askci.com/news/201401/07/07174517139564.shtml,2014-01-07.
[3]路透社.阿里巴巴市值約1400億美元[EB/OL].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4/0213/A20140213349086.shtml,2014-02-13.
[4]徐晉.平臺產業經典案例與解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5]周偉民.協同發展平臺經濟共建長三角智慧服務業新高地[J].江南論壇,2013,(4):20-21.
[6]王濤,高少華.上海近年平臺企業發展很快“平臺經濟”初現端倪[EB/OL].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1-12/11/content_11679350.htm,2011-12-11.
[7]但斌.平臺產業的競爭戰略[EB/OL].http://www.ltkdj.com/news/hyfx/2009/1130/091130134848D0JHCK6C7K8A7I232C3A.html,2009-11-30.
[8]徐晉.平臺經濟學初探[J].中國工業經濟,2006,(5):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