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民
(新疆博州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新疆 博州833400)
艾比湖流域水資源來自地表水、地下水和天然降水,由于艾比湖流域是一封閉的流域,近年來由于人類的農田灌溉用水,人們在河流的上游修建了水庫,大部分水資源都被攔截,能流到艾比湖里的水少之又少。艾比湖流域沒有了河流的流入湖中的水量大量減少,艾比湖中的水量也越來越少。因為艾比湖流域獨特的地理因素,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慢慢地大量的土地開始沙化,濕地的面積也不斷減少,自然災害也愈加頻繁。近年來人口急劇增加,對水土資源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態系統失去了平衡。
人類的活動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著艾比湖流域的氣候變化,直接影響是指修建水庫、城市的用水和排水等,這些直接改變了水循環的時空格局,也影響了水資源的量和質。間接因素是人類的到來使區域城市化,農牧業的不斷發展使大量的土地田地化,人為的改變森林面積[1]。這些都間接地影響了艾比湖流域的氣候變化。
對于大規模的修建水庫和灌溉農田的水渠,這些都增加了河流的表面積,使大量的水資源形成水蒸氣流失,水蒸氣形成雨水或者跟隨氣流流走[2]。艾比湖流域水資源的蒸發量為:60年代蒸發量大,70年代蒸發量比較小,80年代蒸發量較大,而到了90年代蒸發量又比較小了。從上述數據分析得到,全球溫度升高會導致降水增多同時水蒸發的速度也增加了,但是在艾比湖流域,隨著溫度的升高,降水增多了,蒸發量卻在減少。
與此同時由于河流水量的減少,大量的綠洲濕地便成了農田,一些地區的水位也不斷下降,植被大量減少,這里的氣候變得越來越惡劣。這些直接影響著艾比河流域的水循環,影響著艾比河流域的氣候變化。
艾比湖流域位于歐亞的中緯度地區,離海洋比較遠,并且北面,西面,南面三面環山,這里的氣候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這里的氣候特征明顯,少雨干旱,白天日照時間長,水分蒸發量很大。還有一些特殊的地形地貌,風沙較大,沙塵天氣較多。近年來由于這里的植被被不同程度的破壞,使土地沙化更為嚴重。
艾比湖坐落在艾比湖區域的最低處,其包含著典型的干旱濕地生態系統,是比較典型的干旱湖泊之一。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艾比湖面積在逐漸縮小,隨著水分不斷蒸發,水中的礦物質和金屬離子的濃度卻不斷增加,慢慢地使湖水酸化,鹽的濃度也不斷增大,因此這里的自然環境越來越惡化。
艾比湖流域地理位置在W82° ~83°,N44° ~45°。面積50 600 km2,它的水資源東邊來源于奎屯河,南面來源于精河,西面來源于博爾塔拉河,北面為6 條小河。但是近年來由于自然氣候干旱和人們澆灌農田大量用水,現在的艾比湖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蓬勃。
艾比湖流域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大約為7°。有數據表明近年來艾比湖流域的溫度不斷在升高,20 世紀60年代為-0.40°,70年代為-0.2°,80年代為0.10°,90年代為0.4°,比較得到90年代較60年代氣溫升高了0.80°。為更好地研究艾比湖流域的氣溫變化,分別選取5個有代表的地方考察,5個考察點分別為:阿拉山口、博樂、溫泉、精河和烏蘇。5個監測站分別記載了春夏秋冬4個季節這里溫度的變化,比較得到,艾比湖流域的氣溫呈上升趨勢。監測數據見表1。

表1 艾比湖流域的氣溫監測數據
根據數據得出,艾比湖流域氣溫逐年升高,并且從上世紀90年代氣溫變化較為明顯,并且在冬季艾比湖流域氣溫變化為最明顯的季節。
艾比湖流域降水情況數據在45 a來呈上升趨勢。這其中60—70年代降水量偏少,80—90年代的降水量偏多,并且90年代變化趨勢較大。雖然各個季節各個年代降水量都有所不同,有的變化趨勢較大,有的緩慢,但總的來說,艾比湖流域的降水量呈上升趨勢。
從1961年以來,艾比湖流域的降水量都在增加,增加最顯著的季節在夏季,并且從降水變化曲線可以看出,艾比湖流域的降水量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 階段為下降階段,從1960—1981年為少雨階段,年平均降水量為137.6 mm;第2 階段為上升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上升趨勢不明顯,曲線的上升坡度比較小,年平均降水量為161.2 mm,第3 階段與前兩階段相比變化比較明顯,從曲線可以看出曲線明顯上升,這一階段為多雨階段,平均年降水量為190.50 mm。其中夏季的降水量一直呈上升趨勢,1960—1981年夏季的年降水量為84.90 mm;1981—1998年為102.8 mm;1999—2009年為130.4,比上一階段增加了28.6 mm。
艾比湖在冬季的降水量呈上升趨勢,每年大約增加8.7%。和年降水量一樣,在60—70年代冬季的降水量也比較少,進入80年代,冬季的年降水量也呈明顯上升趨勢。
根據上面的分析的出,半個世紀以來,隨著全球變暖,艾比湖流域的降水量不斷增加,尤其是進入80—90年代,降水量明顯上升。并且該區域的降水量有明顯的季節差異,降水主要在夏季和冬季兩個季節,而且夏季的年平均降水量要高于冬季的年平均降水量。
3.2.1 洪水
艾比湖流域三面環山,近年來由于氣候的影響使這里的降水量不斷增加,遇到暴雨或者冰雪融化這里會形成洪水,由于地形折翼的坡度較大,而且河流的流程短,很容易形成災害,尤其在夏季遇到暴雨時,災害更為嚴重。
3.2.2 冰期的改變
艾比河流域的季節受來自西伯利亞的氣流控制,近年來由于這里氣候的變化,這里的冰雪融化的時期滯后了。研究發現,艾比河流域冬季漫長而干冷,冰期長達6個月之久。數據表明艾比河流域最早的冰凍期為10月18日,最晚的解凍期為4月28日。并且這里的冰凍情況有明顯的按地帶垂直性。河流的最早冰期從上而下,如溫泉水文站最早冰期為10月20日,博樂文水文站為11月2日。
[1]張強,韓永翔,宋連春. 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綜述[J]. 地球科學進展,2005,20(09):990-999.
[2]王守榮,鄭水紅,程磊. 氣候變化對西北水循環和水資源影響的研究[J]. 氣候與環境研究,2003,08(01):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