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翔 吳兆明
一、專業服務企業概況
專業服務企業提供知識型專業服務,屬于新興服務產業。近年來,這一以提供專業知識為基礎的現代服務型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發重要。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分類,專業服務屬于商業服務的范疇,包括會計、審計等12項服務類別。在這一基礎上,美國統計局將專業服務分為11個服務類別,包括法律建議與訴訟、會計、建筑工程與專業設計、計算機服務、咨詢、研究等專業服務。目前學術界普遍將會計、咨詢、設計等行業劃歸為專業服務企業,這類企業往往具有一定的職業準入,并具有較高的職業門檻。這類企業普遍具有高知識密集、服務定制化、高度客戶參與強職業規范約束的特點。
如圖1所示,近年來我國的專業服務企業逐步發展,目前正在經歷一個從內涵到外延的變革創新階段,無論是服務價值鏈創新、專業服務技術創新還是跨行業多元化業務創新,諸多專業服務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突破與發展方向,以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但是總體而言,與國際專業服務企業相比,目前我國此類產業國民經濟占有量還比較低,在經濟結構轉型中還任重道遠。為了促進專業服務的發展和國家經濟結構的順利轉型,使其在創新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們必須加大研究專業服務企業協同創新,發掘這類企業在發展方式和資源配置的規律,以促進專業服務企業在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中積極發揮作用。
二、專業服務企業協同創新的必要性
隨著新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制造業等傳統行業與服務業之間的聯系和互動不斷加深,產業間的信息和知識不斷交融。如圖2所示,專業服務企業依賴于傳統行業獲取知識,形成知識積累,而制造業則通過專業服務規范企業管理,掌握法律規制,習得前沿技術與管理知識,獲得組織創新和變革的動力。產業間的互動和協同為對方的發展和變革提供知識和技術的支持,促進產業間的協同創新、共同發展。
(一)協同傳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
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制造業等傳統行業與服務業之間信息和知識不斷融合,產業間互相為對方的發展和變革提供知識和技術的支持。服務業依賴于傳統行業獲取知識,形成知識積累;而制造業則通過服務獲得組織創新和變革的動力。但是歸根結底,從國家宏觀經濟作用影響角度而言,產業鏈的服務末端的競爭力可以決定其國家競爭力的強弱,這是當前世界各國大力發展服務業的重要動力。
以英國倫敦為例,倫敦作為世界知名的金融和商業服務中心,匯聚了全球的頂尖的會計事務所、咨詢公司以及金融服務企業。這些專業服務企業相互競爭和合作,構成了專業服務產業集群,并嵌套于更大規模的異質的傳統產業群中,獲得了汲取大量跨行業異質知識的先機。目前這一專業服務企業群在對世界各地企業積極地提供服務產品,形成了一個覆蓋英國、乃至歐洲和全球的服務型網絡。從效果來看,這一服務型網絡的構建一方面使得英國占據了優勢地位,使其能夠在這一網絡中優先配置創新資源,另一方面具有高附加值的外向型專業服務企業對英國的經濟轉型和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由此可見,專業服務的蓬勃發展對優化經濟結構,形成區域產業規模化優勢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處于經濟轉型過程中,服務業發展方興未艾,制造業等傳統行業亟需產業升級,專業服務企業通過與傳統行業的協同,有助于幫助傳統行業進行結構優化提供智力支撐,為產業升級提供對策和方向。
(二)協同客戶企業,促進客戶轉型
隨著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精細化,專業服務也已經變得越來越職業化和專業化。與一般企業相比,專業服務企業在項目方案的先進性、專業性、完備性和系統性的理解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在為客戶企業設計解決項目方案時,專業服務企業因為具有對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客戶進行服務的豐富經驗,因而能夠關注所擅長行業領域最前沿的變化,從而促進客戶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生存和發展。在專業服務企業和客戶企業的協同中,專業服務企業通過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技術和經驗,與客戶企業管理人員配合,通過發揮各自的優勢,更快、更好地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而對于客戶企業而言,為了能夠維持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企業需要專注于自身的核心業務,有所為,有所不為,把專業化的任務交給專業的服務企業來完成,實現更好的資源和能力組合。作為專業服務的提供者,專業服務企業作為客戶企業的“企業盟友”,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開展與客戶企業共同發展的經營活動。
(三)協同客戶知識,促進自身發展
專業服務企業具有高度的產業關聯性和聯動性,可以在企業網絡中將不同的知識和能力進行整合,以優化方案、管理訣竅、一體化解決方法等知識產品的形式進行知識轉移,從而實現在不同行業領域內進行知識和經驗的遷移。在專業服務企業客戶網絡中,除非客戶企業之間熟識并進行專業服務企業的推薦并由此達成聯系,客戶企業間彼此關系往往是隔絕的。而這一獨特的網絡形態卻為專業服務企業汲取不同類型企業間的知識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專業服務企業身處客戶網絡的中心位置,通過利用在網絡間的優勢地位,專業服務企業可以改善組織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知識結構,進而可以顯著地促進外部客戶的知識學習,促進客戶組織的變革和發展。
為了贏得競爭,專業服務企業需要維護、擴大和增強與客戶單位的聯系,保持和強化在客戶網絡中的嵌入性,這一聯系構成創新能力形成的基礎性條件;另一方面,為了配合專業服務企業完成己方項目,客戶往往會向專業服務企業提供自身的專有知識和技術,形成知識溢出,而專業服務則會利用這一機會主動學習目標服務客戶的專有知識和技術,促使自身獲得了未來服務創新的知識儲備,這構成專業服務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外界來源。
三、促進專業服務企業協同創新的策略
專業服務企業提供專業智力服務和專業知識產品,在企業網絡中將不同的知識和能力進行整合,以知識方案、管理訣竅等形式在不同行業領域內進行知識和經驗的轉移,具有很強的知識延展能力。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專業服務企業在專業服務企業的規模、素質質量、專業化、規范化方面,以及專業服務的信息化、產業化方面都明顯不足,尚不能完全適應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健康發展對專業服務企業的發展要求。為了縮小與國外企業在專業服務上的差距,促進專業服務企業的健康發展,需要采用協同創新的方式提高企業實力,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重視行業內協同創新
總體而言,目前國內專業服務企業偏好于單個企業在市場中的個體競爭,而不善于協同合作,專業服務企業之間無論是協同范圍,還是協同深度上均無法與國外企業相抗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專業服務企業的發展潛力。面對全球經濟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和整合的浪潮,我們需要加強專業服務企業行業內的戰略協同,努力培育專業服務企業的競爭優勢,對專業服務企業的創新戰略進行積極的謀劃,積極營造適合發展專業服務企業的環境。同時,積極學習國外發展專業服務企業的經驗,遵循這一行業的發展規律,為專業服務企業的發展營造健康、公平的環境。
由于當前我國大多數專業服務企業規模較小、競爭實力相對較弱,因此需要突出重點,集中資源,鼓勵和推動跨地區包括知識、信息共享,乃至于投資、兼并等形式在內的協同與合作。在合作中立足已有的優勢,同時善于創造新的優勢進行合作競爭。具體而言,一方面可以建立專業服務信息共享平臺,完善專業服務情報信息系統,推動行業內企業間合作,實現專業化服務的社會化協同;另一方面,還可以在行業內協同中以商標、品牌等商譽為紐帶,鼓勵規模大、信譽高、服務質量好具有一定實力的專業服務企業實施跨地區的兼并重組,促進專業服務企業的集中化、大型化、集群化,從國外發達國家經驗看,這是一條相對便捷的創新道路。
(二)加大產業間協同創新
專業服務企業不是孤立的產業群,這一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必然與其他產業密不可分。在企業發展中,需要格外注重對于不同產業間的跨產業協同。根據社會網絡理論,專業服務企業處于各種異質網絡的結點位置,這意味著專業服務企業可以融合不同類型產業和企業的知識,為其他產業發展提供知識和技術上的支持。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專業服務企業與其他企業協同是多向協同,專業服務企業可以與網絡中的企業通過這一協同方式實現知識資源的互動,形成多贏。雖然專業服務企業由于自身知識學習、創造的特點,在創新過程中的方向、定位和能力、資源上與傳統產業間存在著巨大差異,但是這一差異也可以視作為專業服務企業協同其他產業進行創新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根據目前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和企業實踐,異質行業的交流有助于行業間的學習和創新,獲得贏得競爭的持續優勢。換言之,通過協同創新一方面專業服務企業可以獲得大量豐富的來自組織外的異質知識,這些知識成為專業服務企業創新的源泉;另一方面,其他產業可以依賴與專業服務企業的合作,加強對于外界最新的知識的學習,積極開展知識成果轉化,為企業的轉型提供幫助。
從策略上看,專業服務企業需要利用我國制造業平臺逐步實現集成制造與服務功能的產業鏈集聚;同時要將現有的專業服務企業積極向信息服務業等知識密集型相對程度較高的服務業轉移,向服務業的價值鏈上游和附加值高的產業鏈環節攀升。同時在與其他行業協同中,通過引導和推動企業自身進行管理創新和業務流程再造,由傳統的接單經營轉向品牌經營,逐步將發展重點集中于市場拓展和品牌運作,形成國內的知名專業服務品牌,形成吸引其他產業參與的產業協同的巨大向心力,為進一步的國際化打下基礎。
(三)強化協同創新政策支持
從20世紀末以來美國、印度等國對服務業的鼓勵和扶持優惠來看,政府對于專業服務企業的大力支持對于專業服務企業的協同創新尤為關鍵。政府的指導和政策上的扶持力度持續加強,將有助于專業服務企業以及相關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具體而言,政府各職能部門要加大在政策上制定優惠的專業服務企業政策,出臺相關具體并且行之有效的優惠措施來鼓勵專業服務企業的協同創新,對于有助于產業結構調整、有助于解決就業、符合條件的合作項目可以通過稅收優惠、鼓勵項目融資等方式,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同時為了促進行業協同創新,需要建立公開透明、高效規范的市場監管與監督機制,加強對專業服務產業與其他產業協同創新的總體規劃和統籌管理。再者,要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快向產業升級轉變,走規模經營、高效發展的道路,提高專業服務企業的規模,增強與國外大型專業服務企業競爭的實力,要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調動專業服務企業進行協同創新的積極性,為專業服務企業的成長提供持續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Gabriel Baffour Awuah. 2007. A professional services firm's competence development[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36): 1068-1081
[2] 魏 江,劉 洋,趙江琦.專業服務企業中的知識管理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
[3] 鄭琴琴.開放市場下中國本土專業服務企業的定位與成長[J].經濟管理,2007(21).
[4] 柳卸林.對服務創新研究的一些評論[J].科學研究,2005(6).
[責任編輯:金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