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開甫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三農政策的不斷實施,農村經濟引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尤其是以農產品加工為主體的新興行業的發展,更加促進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農村農產品的開發利用,還為農村提供了充足的就業機會,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向經營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本文正是在介紹農產品加工的現狀、農產品加工的機遇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對如何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加工;農村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9-0034-01
農產品加工行業是農村剩余物實現工業化的主要紐帶,在促進農村經濟穩定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轉型以及促進新農村建設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立足會澤縣特色農業資源優勢,緊緊圍繞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兩大目標,培育和引進并舉,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2013年上半年,全市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含個體工商戶)513.1億元;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總產值(含個體工商戶)41.8億元。
一、農產品加工行業面臨的趨勢
(一)農業產量的階段性變化帶來的機遇
近年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快速提高,農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呈現出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良好局面。據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的主要農產品產量增長迅速,且在國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國家不斷傾斜的財政以及政策支持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已經逐漸轉向調整結構、提高單位產值、進行精加工以及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現階段。為此,國家及時出臺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兩個基本原則,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促進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要促進農村經濟的進一步提高,不僅要堅持內部提高,還需要與時俱進,要敢于打開傳統農業思想的影響,用現代化、科學化的思想發展農業,促進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實現有機結合。
(三)我國國內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
目前,隨著我國農業產量的逐步提高,國內弄殘片產量已經逐漸由供不應求轉變為相對平衡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農產品市場就逐漸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大幅度下降。這就需要農產品轉變發展思路,逐漸向粗加工甚至是精加工的方向轉變。據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的居民的飲食結構已經發生了打得變化,直接的糧食需求逐漸減少,反而對糧食加工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為農村農產品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契機。
二、發展農產品加工行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曲靖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要以市場為導向,遵循農產品價值規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目標,實現政府行為與農戶行為價值取向的統一,堅持充分地利用會澤縣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上半年,全市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含個體工商戶)513.1億元,完成年目標任務的48.5%,下欠目標數16.4億元;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總產值(含個體工商戶)41.8億元,完成年目標任務的48%,下欠目標數1.7億元。從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來看,完成鄉鎮企業目標進度的有開發區、沾益縣、羅平縣和會澤縣;完成農產品加工業目標進度的有開發區、沾益縣、羅平縣和師宗縣;其中開發區、沾益縣和羅平縣的鄉鎮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均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農產品加工業正在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健康地發展,面臨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一)發展農產品加工行業有利于發展現代農業
農村現代化農業主要是由現代種植行業、現代加工行業以及現代物流行業組成,通過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行業能夠有力的促進三者的發展。從而不斷提高現代農業的先進化以及標準化,通過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的有有效融合,能夠最大程度上的提高農產品的產業鏈以及就業鏈。促進農業向經營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發展現代農業是促進農業資源有效利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發展現代農業體系的主要方式,通過對農產品加工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民的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勞動生產率逐步提高,現代化的農業人才不斷產生,農村經濟正在向科技化、產業化以及多元與整體相結合的體系發展。
(二)發展農產品加工行業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農產品加工行業使農產品從單一的產品銷售性價到了加工、包裝以及銷售等多各個環節,有力的促進了農產品附加值的提高,從而在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同時大幅度的提高了農村經濟的經濟效益。據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的糧油產量、蔬菜、水果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在這一光環的背后,卻是農產品加工水平低,加工轉化率只有30%左右,與發達國家有著十分巨大的差距。由于我國的農村人力資源相對價廉,農產品的成本就相對較少,但是在這一巨大的優勢面前,我國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卻呈現下降趨勢,原因就是沒有利用好農產品的附加值。因此,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發展能力有力地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由粗放型向精細型、散放行向集約型以及有分散型向專業化、經營化的方向發展。
(三)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目前,我國的農產品記工行也已經達到了8萬個左右,其中達到一低昂過膜的大企業達到了4萬個,這些農產品加工行業不僅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農村產業產業結構的逐漸轉變。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行業,能夠有效的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向產業化、經營化的方向發展,促進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的市場體系的形成。從而形成一個大的發展格局,促進我國農村經濟向產業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轉型。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產品加工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正在展現著新的發展前景。農產品加工行業是促進城鄉結合、促進第一產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相結合的主要橋梁,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行業,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經濟朝著產業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促進農民收入不斷提高,從而促進此新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將農業、農村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轉化為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優勢,促進和諧農村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徐海波.我國財政扶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8.
[2] 馬成武.農產品加工業競爭優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6.
[責任編輯: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