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扎西 陶順梅 祁曉霞
摘要:通過對感染焦蟲病的病羔進行不同藥物的治療試驗,篩選出了治療羔羊焦蟲病的最佳藥物三氮脒,為羔羊焦蟲病的治療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羔羊;焦蟲病;治療方法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8-0021-01
羔羊焦蟲病是由瑟氏泰勒焦蟲和環形泰勒焦蟲所引起,傳播源主要為血蜱,發病率、死亡率高。每年春秋兩次發病,春季從4月開始,6月結束。秋季從9月初開始,10月中旬結束。不同年齡的綿山羊均可致病,但在發病地區主要危害一歲以內的幼年羊,尤其春季發病羔羊最為嚴重。羔羊體溫達41℃左右,體表淋巴結腫大,精神萎頓,迅速消瘦,行步強拘,常臥地。剖檢淺淋巴結、肝臟、膽囊、脾臟腫大,真胃潰瘍。通過各種診斷手段,診斷為羔羊焦蟲病。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自然患羔羊焦蟲病,癥狀相近的1歲羔羊80只。 將80只羔羊隨機分成4組,每組20只,其中3組為治療組,1組為空白對照組。
1.2 試驗藥物及方法
試驗1組:三氮脒注射液(10mL:1g)(哈爾濱綠達生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1001)深部肌內注射,一次量,每1kg體重羊0.1mL,24 h注射1次,連用3d;試驗2組:鹽酸吖啶黃注射液(10mL:50mg)(山東誼源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0501) 深部肌肉注射,一次量,每1kg體重羊0.1mL,24 h注射1次,連用3 d。試驗3組:30%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10mL:3g)(四川省川龍動科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0601) 深部肌內注射,一次量,每1kg體重羊0.1mL,24 h注射1次,連用3 d;空白對照,不采取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4 d后進行臨床檢查,患病羔羊體溫下降,精神好轉,血液涂片姖姆薩染色鏡檢觀察有個別蟲體存活判定為有效。4d后觀察羊只外部體征恢復,飲食、運動、反芻正常,血液涂片鏡檢未觀察到蟲體痕跡判定為治愈。4d后羊只病情嚴重,鏡檢發現有大量蟲體判定為無效。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三氮脒注射組注射4 d后取樣檢查,病羔羊外部體征恢復正常,血液涂片鏡檢未觀察到蟲體痕跡,治愈率100%。其他組經治療雖有效,但鏡檢有個別蟲體,而且又有體熱、貧血癥狀。在推廣治療中三氮脒注射是理想的羔羊焦蟲病治療防治首選藥,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3 小結
(1)羔羊焦蟲病發生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性,有大量蜱孳生的山區、林區等多發該病,與當地野外寄生蜱的出現,消長密切相關。在秋季應搞好圈舍衛生,消滅越冬硬蜱的幼蟲,春季進行藥浴,殺滅硬蜱。
(2)在流行地區,發病季節前,每隔15 d用三氮脒預防注射一次,注射劑量為治療量的一半。嚴防羔羊在向陽的土坎、石崖等蜱活動多的地方放牧。發現和檢出患病羊,馬上隔離并迅速進行治療,并進行環境消毒和滅蜱。
(3)對危害嚴重的病例,采取解熱、抗菌消炎、強心補液、健胃整腸、糾正貧血等綜合療法,有出血傾向或伴有胸、腹、下肢水腫時,可進行止血療法。
摘要:通過對感染焦蟲病的病羔進行不同藥物的治療試驗,篩選出了治療羔羊焦蟲病的最佳藥物三氮脒,為羔羊焦蟲病的治療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羔羊;焦蟲病;治療方法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8-0021-01
羔羊焦蟲病是由瑟氏泰勒焦蟲和環形泰勒焦蟲所引起,傳播源主要為血蜱,發病率、死亡率高。每年春秋兩次發病,春季從4月開始,6月結束。秋季從9月初開始,10月中旬結束。不同年齡的綿山羊均可致病,但在發病地區主要危害一歲以內的幼年羊,尤其春季發病羔羊最為嚴重。羔羊體溫達41℃左右,體表淋巴結腫大,精神萎頓,迅速消瘦,行步強拘,常臥地。剖檢淺淋巴結、肝臟、膽囊、脾臟腫大,真胃潰瘍。通過各種診斷手段,診斷為羔羊焦蟲病。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自然患羔羊焦蟲病,癥狀相近的1歲羔羊80只。 將80只羔羊隨機分成4組,每組20只,其中3組為治療組,1組為空白對照組。
1.2 試驗藥物及方法
試驗1組:三氮脒注射液(10mL:1g)(哈爾濱綠達生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1001)深部肌內注射,一次量,每1kg體重羊0.1mL,24 h注射1次,連用3d;試驗2組:鹽酸吖啶黃注射液(10mL:50mg)(山東誼源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0501) 深部肌肉注射,一次量,每1kg體重羊0.1mL,24 h注射1次,連用3 d。試驗3組:30%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10mL:3g)(四川省川龍動科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0601) 深部肌內注射,一次量,每1kg體重羊0.1mL,24 h注射1次,連用3 d;空白對照,不采取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4 d后進行臨床檢查,患病羔羊體溫下降,精神好轉,血液涂片姖姆薩染色鏡檢觀察有個別蟲體存活判定為有效。4d后觀察羊只外部體征恢復,飲食、運動、反芻正常,血液涂片鏡檢未觀察到蟲體痕跡判定為治愈。4d后羊只病情嚴重,鏡檢發現有大量蟲體判定為無效。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三氮脒注射組注射4 d后取樣檢查,病羔羊外部體征恢復正常,血液涂片鏡檢未觀察到蟲體痕跡,治愈率100%。其他組經治療雖有效,但鏡檢有個別蟲體,而且又有體熱、貧血癥狀。在推廣治療中三氮脒注射是理想的羔羊焦蟲病治療防治首選藥,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3 小結
(1)羔羊焦蟲病發生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性,有大量蜱孳生的山區、林區等多發該病,與當地野外寄生蜱的出現,消長密切相關。在秋季應搞好圈舍衛生,消滅越冬硬蜱的幼蟲,春季進行藥浴,殺滅硬蜱。
(2)在流行地區,發病季節前,每隔15 d用三氮脒預防注射一次,注射劑量為治療量的一半。嚴防羔羊在向陽的土坎、石崖等蜱活動多的地方放牧。發現和檢出患病羊,馬上隔離并迅速進行治療,并進行環境消毒和滅蜱。
(3)對危害嚴重的病例,采取解熱、抗菌消炎、強心補液、健胃整腸、糾正貧血等綜合療法,有出血傾向或伴有胸、腹、下肢水腫時,可進行止血療法。
摘要:通過對感染焦蟲病的病羔進行不同藥物的治療試驗,篩選出了治療羔羊焦蟲病的最佳藥物三氮脒,為羔羊焦蟲病的治療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羔羊;焦蟲病;治療方法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8-0021-01
羔羊焦蟲病是由瑟氏泰勒焦蟲和環形泰勒焦蟲所引起,傳播源主要為血蜱,發病率、死亡率高。每年春秋兩次發病,春季從4月開始,6月結束。秋季從9月初開始,10月中旬結束。不同年齡的綿山羊均可致病,但在發病地區主要危害一歲以內的幼年羊,尤其春季發病羔羊最為嚴重。羔羊體溫達41℃左右,體表淋巴結腫大,精神萎頓,迅速消瘦,行步強拘,常臥地。剖檢淺淋巴結、肝臟、膽囊、脾臟腫大,真胃潰瘍。通過各種診斷手段,診斷為羔羊焦蟲病。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自然患羔羊焦蟲病,癥狀相近的1歲羔羊80只。 將80只羔羊隨機分成4組,每組20只,其中3組為治療組,1組為空白對照組。
1.2 試驗藥物及方法
試驗1組:三氮脒注射液(10mL:1g)(哈爾濱綠達生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1001)深部肌內注射,一次量,每1kg體重羊0.1mL,24 h注射1次,連用3d;試驗2組:鹽酸吖啶黃注射液(10mL:50mg)(山東誼源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0501) 深部肌肉注射,一次量,每1kg體重羊0.1mL,24 h注射1次,連用3 d。試驗3組:30%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10mL:3g)(四川省川龍動科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0601) 深部肌內注射,一次量,每1kg體重羊0.1mL,24 h注射1次,連用3 d;空白對照,不采取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4 d后進行臨床檢查,患病羔羊體溫下降,精神好轉,血液涂片姖姆薩染色鏡檢觀察有個別蟲體存活判定為有效。4d后觀察羊只外部體征恢復,飲食、運動、反芻正常,血液涂片鏡檢未觀察到蟲體痕跡判定為治愈。4d后羊只病情嚴重,鏡檢發現有大量蟲體判定為無效。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三氮脒注射組注射4 d后取樣檢查,病羔羊外部體征恢復正常,血液涂片鏡檢未觀察到蟲體痕跡,治愈率100%。其他組經治療雖有效,但鏡檢有個別蟲體,而且又有體熱、貧血癥狀。在推廣治療中三氮脒注射是理想的羔羊焦蟲病治療防治首選藥,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3 小結
(1)羔羊焦蟲病發生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性,有大量蜱孳生的山區、林區等多發該病,與當地野外寄生蜱的出現,消長密切相關。在秋季應搞好圈舍衛生,消滅越冬硬蜱的幼蟲,春季進行藥浴,殺滅硬蜱。
(2)在流行地區,發病季節前,每隔15 d用三氮脒預防注射一次,注射劑量為治療量的一半。嚴防羔羊在向陽的土坎、石崖等蜱活動多的地方放牧。發現和檢出患病羊,馬上隔離并迅速進行治療,并進行環境消毒和滅蜱。
(3)對危害嚴重的病例,采取解熱、抗菌消炎、強心補液、健胃整腸、糾正貧血等綜合療法,有出血傾向或伴有胸、腹、下肢水腫時,可進行止血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