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紅 楊懷谷 李鑒清 張潔 莊汝柏 李劍豪 黃翔
摘要:闡述了規模化豬場在不同季節常見的疫病及其防治方法及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以期對規?;i場的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規?;i場;飼養管理;疫病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8-0023-02
近年來,國家給“三農”及畜牧業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對規模養殖場也出臺了許多新政策,因此規模養殖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豬場的飼養規模越來越大,作為豬場的管理與實施者,必須做好規模化養殖,積極預防不同季節豬群所出現的疫病,使豬群快速、健康生長,創造更多的經濟利潤。
1 規?;i場的飼養管理
規?;i場是現代養豬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規?;i場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資金、經營策略以及管理優勢。對于規模化豬場的飼養管理,首先,均衡的營養是保證豬群健康成長的基礎。豬群在不同階段所需的飼料在營養成分上有所不同,應根據季節和豬的生長階段,及時調整飼料配方,提高豬群的生產能力,促進其快速生長。其次,要合理控制豬群的飼養密度,冬季密度稍高、夏季密度降低,并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1]。還要做好疫病防疫措施,做到豬群生病早發現、早治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只有采取科學的飼養管理才能提高豬場的養殖水平,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 冬春季節豬場常見病的防治
2.1 呼吸道疾病及其預防
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5月,氣候多變,低溫、干燥,豬場極易暴發以應激性為主的呼吸道疾病,如豬支原體肺炎、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發病群體主要是育肥豬。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病毒、細菌、寄生蟲等造成,同時也與豬群的免疫力低下、環境與飼養管理方式不當有關。
豬群若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癥狀為喘氣、咳嗽、進食量減少、消瘦以及引起藍耳病等,嚴重時還會引起母豬流產、豬群死亡等。預防豬群的呼吸道疾病首先必須加強豬自身對呼吸道疾病的防御作用。這種自身防御作用由鼻腔過濾系統、氣管-支氣管黏膜纖毛系統和肺臟免疫系統構成。這三道屏障相互作用、相互加強,共同防御呼吸道疾病的發生,一旦其中一道防線遭到破壞,其他防線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其次,要防止病原進入豬場,這就需要定期對豬圈進行消毒,一旦發現有相關的征兆,及時治療??梢詫⑶彘_靈顆粒、阿莫西林等藥物按一定比例與飼料混合飼喂,嚴重時可通過肌肉注射進行治療。在平時也要做好保健工作,在母豬懷孕期間、哺乳期間以及仔豬斷奶期間都要在飼料中添加相應的保健藥物,以提高豬群的免疫力。
2.2 豬口蹄疫
豬口蹄疫是一種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所引發的偶蹄獸傳染病,其具有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等特點[2]。主要癥狀表現為豬的口腔黏膜、鼻部、蹄部、皮膚、乳房等出現水皰、潰爛,一旦發病,傳染速度極快,將導致大批豬死亡,目前我國對豬口蹄疫的檢疫十分重視。
該病在冬春季節天氣寒冷時極易暴發,帶病毒的豬是最直接的傳染源,尤其是發病初期最危險。人、動物以及交通工具都是豬口蹄疫的傳播媒介,傳播方式分為跳躍式和蔓延式兩種。預防口蹄疫最基本常用的方法是疫苗免疫,一般疫苗分3種:滅活苗、合成肽疫苗和基因工程苗。還有一種預防辦法是對豬舍、豬群定期消毒,特別是豬的蹄部,殺菌滅毒。若發現疑似病例,要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疫情,封鎖發病現場并加強豬群的隔離,防止疫情擴散。
2.3 加強豬場管理
(1)營造良好舒適的豬場環境。要控制好豬場的溫度、空氣濕度、衛生條件等外部環境,提高豬群的環境質量。溫度是豬場必須控制好的一項環境條件,在冬春季節一般通過煤爐、供暖設備或熱風爐提高棚舍內的溫度。育肥豬可以適當地增加豬群密度,依靠豬群自身體溫的散發來提高棚舍溫度;而仔豬則只能通過外部供暖設備保持棚舍溫度,一般維持在22~25 ℃;初生仔豬需要保溫箱等恒溫熱源為之提供溫暖干燥的環境,溫度以33~35 ℃為宜。
(2)保持通風換氣。豬場內常見的有害氣體有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等,冬春季節的豬群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不強。通風能夠改善豬場空氣質量、降低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濃度。冬春季節應該選擇氣溫較高的時段開窗通風,若天氣寒冷,可以在棚舍頂部設置通風口進行通風換氣,時間不宜過長。
(3)盡量保證豬圈干燥。豬圈濕度太大容易誘發豬群多種疾病,因此,豬圈干燥潔凈是保證規模化豬群健康的主要措施。加大通風量能夠保持空氣清新干燥。除了勤通風換氣外,還要經常打掃豬圈,勤出糞、勤換墊料,要定時定點讓豬排尿排糞,并及時清理豬的糞便,減少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繁殖。一般豬圈的相對濕度保持在50%~70%為宜。
3 高溫季節豬場疫病的防治
3.1 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夏季氣候炎熱,容易導致豬群進食減少、增重減緩、繁殖變慢,同時高溫季節容易滋生病菌及蠅蟲,極易引發豬群感染生病。首先要做好夏季高溫防暑降溫工作[3]。開窗通風,或使用電扇風機,加強豬舍內的空氣對流。同時可定時定點對豬舍進行噴霧降溫,尤其適用于限位欄及漏縫高位產房,對于有特殊需求的豬(如需要人工授精的公豬)可以安排住進空調豬舍。在夏季還要注意控制豬群的密度,避免擁擠使豬舍氣溫過高,妊娠母豬最好分開單獨圈養。
3.2 保證水源與飼料的供給
適當地增加豬群的飲水量能夠有利于豬群排尿,有效地降低豬的體溫,因此,在炎熱的夏季要全天候保證豬舍水源的供給。在豬的飲用水中可以添加0.01%~0.02%的維生素C和適當的人工鹽,以調節豬體內電解質和礦物質的平衡,增強其免疫力。由于豬群在夏季食欲不強,在喂食時要多喂濕料。但在喂食濕料時要特別注意豬舍的清潔衛生,及時清理余料,避免豬群進食發霉發臭的濕料。為提高飼料的營養成分,可以在飼料中加入一些綠色菜葉作為食物,能提高蛋白質和水分含量,還具有清涼解毒的功效[4]。
3.3 采取良好的疫病防治措施
夏季高溫炎熱,切不可忽視接種疫苗。夏季豬群易引發高熱綜合征,這是一種由多種病原并發感染的疾病,會導致流產、屢配不孕等癥狀,造成的經濟損失很大,因此要及時接種疫苗。疫苗的抗體保持時間較短,為了有效的預防高熱綜合征,需要及時對豬群進行疫苗補接。
高溫潮濕的環境適宜細菌生長,在豬舍要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清潔消毒,抑制細菌的生長與傳播[5]。豬場必須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消毒制度,正確選擇消毒藥物,豬場工作人員要定期對豬舍的欄桿、場地、用具以及空氣等進行全面消毒,消滅細菌,保證豬群的健康生長及豬場的正常生產。
4 小結
規?;i場為養殖戶降低了養殖成本,但在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中需要提高養殖水平,才能獲取更大的利潤。在冬春季節,要做好豬群呼吸道疾病以及豬口蹄疫的預防措施;在炎熱的夏季,要注意降溫防暑,為豬群營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生產環境。只有做好全面的預防措施,才能正確管理好豬場,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甘孟侯,楊漢春. 中國豬病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2] 張懷宇,范云峰. 2003-2008年世界口蹄疫流行分布與分析[J]. 檢驗檢疫學刊,2009,19(2):48-50.
[3] 廖華英,吳 珺. 規模豬場高溫季節的飼養管理及保健措施[J]. 浙江畜牧獸醫,2007,32(1):23.
[4] 歐偉業. 規?;i場夏季飼養管理及保健要點[J]. 養豬,2006(3):19.
[5] 李金波,田立國. 豬場的飼養管理與衛生保健[J].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