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努熱·買買提
摘要:牛寄生蟲病是牛的常見病,由于牛寄生蟲對牛的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應加強對牛寄生蟲病的預防和控制,降低其死亡率。介紹了牛寄生蟲病的幾種常見種類,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牛寄生蟲??;種類;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8-0034-01
牛寄生蟲病主要分為內寄生蟲病和外寄生蟲病。內寄生蟲病主要包括線蟲病、吸蟲病、絳蟲病及原蟲病等,而外寄生蟲病主要包括螨、虱、蠅等。對于牛寄生蟲病應以預防為主,應用抗寄生蟲藥物時必須根據牛寄生蟲病的特點,進行程序化綜合防治,才能達到驅蟲效果。
1 牛絳蟲病
牛絳蟲病的流行呈地方性,病原寄生蟲有多種,危害最嚴重的是莫尼茨絳蟲,犢牛感染該病可導致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發育不良。病牛感染嚴重時,會混有成熟的絳蟲節片在糞便中,此時病牛會出現貧血、回旋運動或痙攣,甚至出現死亡。
防治措施:為消滅蟲卵,應將牛糞便漚肥2~3個月或將其集中堆積發酵。同時,對牛群定期進行驅蟲,驅蟲采用吡喹酮,或在飼料中拌入硫雙二氯酚(按說明書數量),1次/d,連續2~3 d,可達到較好的驅蟲效果。
2 牛球蟲病
牛球蟲病屬于牛的一種腸道原蟲病,主要特征表現為出血性腸炎,一般春、夏、秋較為多發。病牛初期大便稍稀,帶有少量纖維性黏膜或血液,少數病牛還排出血塊,導致血便污染牛的肛門及后肢,常伴有惡臭,食欲減少,病牛日漸消瘦,貧血,被毛粗亂,嚴重者1周左右死亡。
防治措施:對于邱氏艾美耳球蟲病,使用敵菌凈具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無副作用,劑量根據牛病情而定, 1次/d,連續治療3 d。此外,為防止牛腸道出血,可肌注維生素K或磺胺嘧啶鈉8 g,連續注射3 d。
3 牛虱
牛群生虱的主要原因是牛體不清潔、牛舍不衛生等,一般在秋冬季時該病最容易蔓延,牛此時的被毛密而長,再加上溫度不高,牛虱大量增長,若牛只混在一起,還容易互相傳染。牛虱主要靠吸血為生,每次吸血0.1~0.2 mL,每天至少吸血2次。因寄生大量的牛虱會導致牛貧血、消瘦,同時因虱子的叮咬還會引起牛皮膚瘙癢,使牛的食欲、睡眠受到影響。
防治措施:治療牛虱宜采用溴氰菊酯,無任何不良反應,且用藥1次便可徹底殺滅。將含有6%溴氰菊酯(敵殺死)用溫水配置成0.3%~0.5%的溶液,對牛體全身進行噴灑即可。
4 牛肝片形吸蟲病
牛肝片形吸蟲病又稱之為肝蛭病,其主要特征表現為膽管炎、慢性肝炎或急性肝炎。該病初期一般無明顯癥狀,一般慢性型較為多見,病牛主要表現為消化障礙、腹下水腫、貧血及消瘦等癥狀;急性型病牛體溫會升高、腹瀉、食欲減退,走路蹣跚,并伴發卡他性腸炎等。
防治措施:由于青貯飼料和干草長時間發酵或干燥后會出現寄生蟲幼蟲,因此,合理調整飼料結構有利于降低牛感染寄生蟲病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夏秋季雨之后,片形吸蟲會游離水中,并在青草上形成囊蚴,故雨后不食青草,能夠有效避免牛吃有囊蚴的青草而感染片形吸蟲病。同時,在春秋季節對牛群進行驅蟲。一般常用以下幾種藥物:①口服40~50 mg/kg硫雙二氯酚;②在飼料中拌入3~4 mg/kg硝氯酚,或按0.5~1.0 mg/kg劑量進行肌注,具有較好的效果;③服用10 mg/kg碘醚柳胺,能夠有效驅蟲。
5 牛螨病
牛螨病又稱癩病,主要特征表現為濕疹性皮炎、高度傳染及脫毛等。病牛大多呈癢螨和疥螨混合感染,牛感染后劇癢,并會長期摩擦患部,而導致病?;疾科つw增厚,脫毛,嚴重則蔓延至全身。
防治措施:牛舍要保持清潔、干凈,通風透氣,并定期進行消毒,若發現牛群中有出現掉毛、瘙癢摩擦的現象,應及時對病牛進行隔離及用藥物進行殺蟲。可用0.05%蠅毒磷、0.05%辛硫磷、0.03%~0.05%胺丙畏乳油水溶液或0.1%殺蟲脒水溶液,為避免用藥后牛中毒,要防止牛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