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陽
摘要:就新生仔畜溶血病的發病機理、癥狀及防治措施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關鍵詞:新生仔畜溶血病;病因;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8-0052-01
新生仔畜溶血病是新生仔畜紅細胞抗原與母體血清抗體不合而引起的一種同種免疫溶血反應。主要臨床特征為貧血、黃疸,肝、脾臟增大。血液學檢查表現為血紅蛋白過多的巨紅細胞性貧血。
1 病因
1.1 新生騾駒溶血病
騾駒是馬和驢的雜交后代,其紅細胞膜上帶有來自父系的種屬性抗原。妊娠期間,如果胎盤有輕微的損傷,胎兒紅細胞就能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刺激母體產生抗體。如果騾駒的父親是馬,母親為驢,母驢產生的這種抗體稱為抗馬抗體;反之則稱為抗驢抗體。分娩后,這種抗體進入初乳,新生騾駒吮食初乳后即發病。
1.2 新生馬駒溶血病
由于胎兒與母馬的血型不合引起的。已知馬的血型分為7個系統,每個系統包括一種至數種不同的血型因子。這些血型因子存在于紅細胞表面,能以直接方式遺傳給后代,其中Aa、Qa、R、S、Dc和Ua等因子與馬駒溶血病有直接關系,又以Aa因子的抗原性最強,其余因子的抗原性依次減弱。紅細胞溶解大多是由Aa和Qa因子引起的。
引起馬駒溶血病的抗原與騾駒溶血病的不同,但發病機理相同。
1.3 新生仔豬溶血病
豬有15個血型,其中A血型仔豬紅細胞內并無抗原,因此除A血型系統外,其他血型系統的血型因子都可能成為該病的病因。偶爾見于仔豬在應用含豬血液的豬霍亂疫苗之后發病,因為這類疫苗若是由結晶紫滅活的病毒血癥的血液制成,在使用后除了產生抗病毒的抗體外,也產生抗紅細胞抗體。
1.4 新生犢牛溶血病
國外應用100多種抗血清已將牛的紅細胞型分成A、B、C、F、V、J、I、M、N、S、R'、S'、T'和Z,但由胎兒紅細胞致敏而產生的“自身免疫性”抗體極為少見,而注射含有紅細胞抗原的疫苗,如巴貝斯蟲病疫苗可引起發病。
1.5 新生仔犬溶血病
隨意配種或給母犬輸血時,易誘發該病,尤其是A血型因子的犬更易發病。
2 臨床癥狀
2.1 新生騾駒或馬駒溶血病
新生騾駒或馬駒出生后一切正常,一般吃過初乳后1~5 d發病。
病駒表現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呆立或以頭頂墻站立;可視黏膜蒼白、黃染;尿量少而粘稠,病輕者為黃色或淡黃色,繼而出現血紅蛋白尿,排尿痛苦;心跳快而脈弱,心音亢進,呼吸粗厲。病情嚴重者,臥地不起或嗜睡,呻吟,呼吸困難,有的出現神經癥狀,最終因高度貧血、極度衰竭而死亡,瀕死前體溫下降。
病駒血液呈現高度溶血,稀薄如水,呈淡紅黃色(嚴重時呈醬油色),紅細胞數減少,紅細胞形狀不整,大小不等。血紅蛋白顯著降低,白細胞相對值增高。
2.2 新生仔豬溶血病
新生仔豬采食初乳后不久,出現全窩仔豬溶血性黃疸病。病初停止吮乳,精神萎靡,震顫,畏寒,鉆于母豬身下或互相擁擠。被毛粗亂、豎立,衰弱,后軀搖擺。最明顯的癥狀是可視黏膜及皮膚呈輕重不一的黃染,其中結膜、齒齦最明顯。糞便稀薄,尿透明或帶紅色,呈酸性發應,隱血試驗呈強陽性,體溫變化不大,心跳、呼吸加快。血凝不良,紅細胞數減少,多呈溶解狀態。如果缺乏及時而合理的治療,會造成全窩仔豬死亡。
剖檢可見皮下黃染,腸系膜、大網膜、腹膜、大小腸均呈黃染。腸黏膜充血、出血,肝臟、脾臟微腫大,膀胱內積存暗紅色尿液,胃底有輕度卡他性炎癥。
2.3 新生仔犬溶血病
常發生于出生2~3 d的犬。患病仔犬精神沉郁,反應遲鈍,喜臥,哺乳減弱或不哺乳,皮膚及可視黏膜蒼白黃染,尿量少而黏稠,病輕的為黃色或淡黃色,嚴重的為血紅色或濃茶色。心音亢進,呼吸粗厲,有的出現神經癥狀。血液呈高度溶血,稀薄如水,紅細胞數顯著減少。尿液化驗為血紅蛋白尿。
3 診斷
根據病史及臨床癥狀一般能作出診斷。有條件的可測定母乳或血清抗體進行診斷。馬生騾駒時初乳抗體效價高于1:32,驢生騾駒高于1:128時,為陽性。
4 治療
4.1 停食初乳
病畜立即停食初乳,改為代養或人工哺乳,直至母乳抗體水平降至陰性或待仔畜已超過腸壁閉鎖期(一般到出生1周以后)。
4.2 輸血療法
4.2.1 輸全血 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輸血。輸血前應做配血試驗,選擇血型相合的同種動物作為供血者。若無條件作配血試驗可嘗試直接輸血,但應密切注意有無輸血反應,一旦發生反應立即停止輸血。
4.2.2 輸母體紅細胞 原則上不能輸入母血,因為母血中含有大量抗體,輸入后會加劇病情。但在臨床上,母血最易獲取,所以無其他血源的情況下,可采母血靜置,待紅細胞沉淀后,棄去血漿,再加入等量生理鹽水稀釋后輸給患病仔畜。
4.2.3 輔助療法 抑制抗原-抗體反應,可注射糖皮質類藥物。保肝解毒,補充營養,可靜脈注射10%~25%的葡萄糖液,注射鐵制劑,增強造血機能。
5 預防
產前采集母畜血清或初乳檢測抗體效價,對效價陽性者,產后嚴禁仔畜采食初乳,每天數次擠凈初乳,待母乳抗體效價陰性時,再讓仔畜吃母乳。
由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仔畜溶血病,如馬、豬等溶血病,其抗體屬不完全抗體,用凝集反應法檢測不易出現肉眼可見的反應,必須用抗球蛋白試驗才能檢出其效價。
已經產生抗體的母畜,下次如再用同一種公畜或其精液配種,可能產生的抗體效價更高,所產仔畜發病的風險更大,因此要更換種公畜配種。對上胎仔畜發病的母畜,產仔后應母仔隔離,仔畜代養或人工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