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近日宣布,對日本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和4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罰款12.35億元,中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的最大一張罰單就此出爐。
“中國的反壟斷工作起步較晚,也面臨國際國內很多質疑的聲音,這讓我們在實際工作時更謹小慎微。”一名官方人士在提及近期反壟斷調查時稱,法制和工作實踐都有待繼續完善。
反壟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法治監管的常態,是彰顯一國法治水平和市場監管能力的標志。中國反壟斷立法較晚,實踐經驗相對缺乏。正因如此,針對市場積累的矛盾,應對海內外大企業在中國市場有恃無恐的壟斷行為,中國更應該加大反壟斷力度,消弭中國市場壟斷頑疾,打造市場競爭充分、秩序完備、價格合理的市場環境。
首先制度規范要學習成熟的法治國家,執法上也要向他國學習,懲戒力度上也要借鑒。更重要的是,學習成熟法治國家對市場的全程監控,不能滿足于“一陣風”的執法風暴,要將反壟斷常態化,而不是運動式執法,以真正形成威懾,給市場主體以穩定的預期。其次,整合反壟斷組織架構,強化監管合力。中國反壟斷在技術手段、人員配備、調查經驗、取證能力上和發達國家相比有不少差距。組織架構上,分散在發改委、商務部和工商總局難以形成組織合力。因此我國反壟斷工作還須強組織,強素質,擴隊伍。
(摘自《深圳特區報》尹傳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