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泉強
摘 要: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設備的穩定有效運行對電網安全的影響十分巨大,對如何提高電力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管理水平的研究也日益迫切,本文對開展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項目的管理,運用項目管理的一些理念和方法,能有效提高繼電保護設備檢修效率,對促進電網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繼電保護;檢修管理
1 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管理現狀
供電公司目前執行的是計劃檢修管理模式,管理部門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統一頒發的《繼電保護及系統安全自動裝置檢驗條例》來規定設備的定檢周期:以微機繼保裝置為例,新安裝的繼保裝置1年內進行1次全部檢驗,投產后每4年進行1次全部檢驗;每1-2年進行1次部分檢驗。設備檢修計劃的制定以時間為依據,達到檢修周期,不管設備好壞,設備狀態如何,就安排設備檢修。顯然,這種檢修管理模式缺乏科學性。
目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管理體系采用直線職能式結構,即按照職能設立管理體系。在進行設備檢修管理時,公司領導班子并不作明確的職能界定,檢修任務由公司各相關職能科室共同完成。
2 研究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管理模式的意義
實現高效完善的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管理模式,可以:
(1)轉變員工的觀念和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提升繼保設備檢修的管理水平。
(2)根據需求規范化檢修決策,科學的確定檢修的內容和范圍,根據設備狀態制訂檢修周期和檢修項目,在效果一致的情況下節約成本,達到提髙可靠率的目的。
(3)通過對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前期評估的研究,有助于員工熟練掌握設備檢修技能,提高對故障的判斷和處理能力。
(4)設備在線狀態監測是實施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的前提,積極調研國內外現狀,研究適用與自身企業的設備在線監測和管理系統,建立繼電保護設備運行狀態監測和檢修決策管理系統,實現對設備的實時在線狀態監測和系統分析,提高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設備信息化應用水平。
(5)在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管理過程中,能合理安排檢修實施內容與過程,可以提高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管理水平,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意義重大。
3 改革方案設計的總體思路
將項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管理中,對解決傳統設備檢修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問題,提高繼電保護檢修項目管理水平有很好的效果。因此,為實現繼電保護設備檢修項目管理的目標,結合繼電保護設備檢修項目管理的特點,運用現代項目管理理論、方法和專業理論知識,設計了一套以組織保障及三大目標控制方面為有效途徑,建立科學合理的設備檢修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②檢修項目管理流程規范化;③設備檢修項目范圍的明確化;④檢修質量量化考核;⑤檢修進度責任人負責制;⑥費用預算審計。繼保設備項目管理任務的核心問題是目標控制,適合項目管理的組織機構是進行有效控制的基本保證,而項目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質量好、工期短、投資少的綜合效益最優。
4 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管理模式的設計
通過學習研究國外先進設備檢修管理模式,結合電力工程繼電保護檢修管理現狀的分析和設備檢修管理要求,設計出基于繼電保護檢修管理特點和要求的繼電保護狀態檢修管理模式。該模式在電力系統微機保護裝置信息化和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中可以快速推進。在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范與資源共享的信息平臺逐步完善的技術環境下,以設備狀態在線監測數據為基礎,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分析,數據挖掘等技術手段,高效、實時地掌握設備的狀態信息,形成在線對設備狀態信息進行分析診斷,進而科學有效地安排檢修時間和項目的檢修方式,確保異常狀態的設備能夠得到及時、全面檢修。
本管理模式的目的在于有效緩解當前公司檢修資源不足與檢修任務繁重的矛盾,是以設備在線狀態為基礎的設備管理新模式,為實現項目全過程控制提供科學有效支持。為保證狀態檢修管理模式能夠順利實施,首先需要重新設計適合狀態檢修管理模式的組織結構,接著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來約束和規范項目管理行為,使其能沿著公司制訂的狀態檢修管理模式來進行,提高設備健康水平和設備運行效率,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5 管理改進模式的運行流程
(1)優化管理體系,明確目標職責。根據一般項目管理理論,建立項目管理體系,應遵循以下五個原則:第一,項目管理活動是由一系列目標和計劃組成,相應的管理體系也必須反映項目目標和計劃;其次,按照工作任務要求選擇合理的管理模式;第三,在管理中實行統一領導;第四,營造有利于員工成長的環境;第五,有效促進項目管理的全過程控制。
(2)規范管理流程,量化管理指標。管理制度就是為了實現公司最大效益而制定的,約束項目所有部門及成員能夠進行合理、合法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各項規定或條例。項目管理模式創新過程就是項目管理制度的設計、編制,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實施狀態檢修的順利開展。
(3)構建具有設備在線監測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統。要順利開展狀態檢修,首先應加強信息化工作,針對信息數據元形成適合于本企業有效的、系統的檢修管理方案,才能減少出現事故或預警的可能性,達到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競爭力并獲得更大效益的目的,實現及時發現運行中電氣設備的絕緣缺陷,及時檢修、處理,提高電力系統的供電可靠性的目標。通過設備臺帳、試驗、運行、檢修管理和知識庫及智能管理系統的建立,利用先進的數據遠傳技術或網絡信息共享功能實現狀態數據庫和狀態分析系統的有機結合,對設備狀態進行多方位的分析和評估,從而制定更科學的檢修策略,逐漸實現狀態檢修管理工作的標準化、管理業務的程序化及數據資料的完整化和準確化。同時通過狀態檢修輔助決策系統還能夠掌握設備狀態的變化趨勢或規律,實現對設備狀態進行縱向、橫向比較分析,作出正確的診斷分析,以確定設備的最佳檢修時機。
(4)加強員工對設備的認識。檢修人員的素質提高,是順利開展繼電保護狀態檢修的重要保證。因此,通過實施一專多能培訓制度,使參加狀態檢修工作的人員準確理解和掌握狀態檢修的基本概念、指導思想、工作流程、管理辦法以及狀態檢修輔助決策系統的使用,提高全員參加狀態檢修工作的能力,為開展繼電保護狀態檢修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6 結語
改進傳統的繼電保護檢修管理模式,形成符合繼電保護發展趨勢和企業管理要求的狀態檢修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并對狀態檢修管理的流程進一步梳理和優化。對繼電保護狀態檢修項目管理模式進行設計,規范了電力企業對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的責任和任務,提高了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設備檢修項目管理效率,降低了企業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