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 要:近些年,就業市場對人才質量要求的逐步提升,對于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規格也隨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的學生應該是適合職業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為了培養出更好的IT高技能人才,本文主要針對IT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出新的建設思路和實踐的探究,提出了專業選擇自助式、專業培養云端式、項目培養導師式、實踐創新工廠式等職業人才培養的新方式。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云端;導師;創新工場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全國的IT就業市場存在著巨大的缺口,然而,就業市場對于就業人員的選擇總是要求有1到2年的實踐工作經驗,面對這樣的要求,我們職業院校的學生如何才能做到剛出校門,就能馬上擁有能夠直接就業的實踐工作經驗,這就要在學校的教育當中來完成學生實踐工作經驗和能力的培養。近些年,在IT人才培養模式上有了重大的改革,當前我國推行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針對這樣的培養模式,我認為在某些方面還可以做的更科學、更合理、更具體些,提出了以下幾個改革的創新思路和做法。
1 專業選擇自助式
根據近五年,學生在高職院校入學時的專業選擇調查顯示,剛考入的學校的學生對自己選擇學習的專業多數都不是很了解,就計算機相關專業來講,有些學生選擇專業只是知道和計算機有關,但具體學什么,學完之后能干什么,有沒有學習這個專業的興趣,都是非常模糊的?,F在的學生又都是80、90后,無論是學習還是各個方面都喜歡有自己的個性發揮的空間,然而傳統的人才培養課程設置體系很難適應學生多層次培養的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按照自己的喜好有選擇的學習,導致出現部分學生放棄專業學習的后果。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人才培養課程設置體系,就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能力水平設計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方式,使其得到發展。以適應學生的分層次培養、按照專業的愛好、喜好培養,真正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對于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采取第一學年不分專業方向的方式,實施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研究制定計算機相關專業整合后的人才培養課程設置體系,在第一學年搭建計算應用類專業職業能力通用課程模塊,第二學年搭建職業能力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即學生在第一學年學習專業基礎核心課,通過第一學年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明確計算機專業群下各崗位需求及工作能力要求,找準學習就業的方向;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的不同,綜合考慮學生今后能夠勝任的崗位差別,在第二學年分不同的專業方向對學生進行對準崗位的職業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可以先對自己就業的崗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后自己自主選擇專業方向學習,做到興趣在先,學習內容具體和崗位對應。
2 專業培養云端式
在該模式下,主要包括4個節點:⑴學生與教師節點,主要實現授課環節。教師可以通過云端教學管理平臺實現授課、布置作業、評分以及查看學生聽課狀態等操作;學生同樣可以通過該教學平臺實現聽課、在線提交作業等功能。⑵院校實驗室,主要為學生提供上機實驗等功能,同時院校實驗室中還提供了實施遠程。⑶教育服務云,由合作企業向師生提供教育、教學的管理服務。該系統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在線教材服務、在線學習服務、在線教學服務和在線測評服務等。⑷項目運行中心,主要為課程教學提供質量監控和服務集群等功能。企業可以為教學提供學生單元監控工作站、設備監控工作站以及實驗室監控工作站;同時還可網上直播服務器、域名服務器、開放目錄服務器和日歷服務器等集群服務。
3 項目培養導師式
高職教育也可以培養出技能型的精英人才,針對學生專業學習情況,對于興趣濃厚,基本教學“吃不飽”的學生,可以以項目導師制為輔線,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自愿參與來自導師的真實項目,導師給予一定的指導,把項目導師制作為積累學生實戰經驗的第二課堂,同時可以廣泛建立專業社團,強化學生核心競爭力培養。
4 實踐創新工廠式
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不應只停留于就業的層次,尤其是針對IT行業,擁有一個獨特的創意,和自己的團隊一起去開發實現,將是多么美妙的事情。所以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平臺,學校和企業可以共同創建創新工廠,為學生提供項目實訓、項目研發,提供全方位創業指導及孵化的專業機構,培育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
創新工廠通過針對早期創業者需求的資金、商業、技術、市場、人力、法律、培訓等提供服務,幫助大學生順利啟動和快速成長。同時幫助創業者開創出一批最有市場價值和商業潛力的產品。擁有這樣的平臺使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就業和創業不再是空談。
綜上所述,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上的幾個新做法、新思路,旨在提高IT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人才培養由單一性到多樣化、教學管理由人工管理到移動互聯信息化管理、學生被動學習到自主學習等重要轉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培養有自覺能動性和實踐創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
[2]郝克明,馬陸亭.關于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探討[J].北京:教育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