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江
今年以來,荊門市把農村網格化建設作為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滿足農民服務需求的重大舉措,作為加強創新農村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載體,加強領導、主動作為、強力推進,成效顯著。目前,所有村(社區)網格化管理硬件設施已建設到位,272個示范村已啟動試運行,荊門市農村網格化順利實現目標全覆蓋。
突出黨政主導,主要領導親自抓。荊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網格化管理工作。荊門市委書記萬勇1月3日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議,對全市農村網格化管理工作進行專題研究,確定將農村網格化管理作為第四輪“三萬”活動的核心內容和規定動作,并作為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工作結合點;1月5日出席全市農村網格化管理工作動員大會并講話;2月8日至28日,他多次主持召開會議,專題聽取農村網格化管理建設進展情況匯報,并作研究部署;3月18日,他到鐘祥市柴湖聯系點,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農村網格化建設情況進行專題調研。3月26日,荊門市委副書記、市長肖菊華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掇刀區白石坡社區調研,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有關事項責成市政府督查室把責任分解到部門,限期解決和落實。
突出頂層設計,確保全市上下一盤棋。荊門市成立了高規格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專門成立了全市統籌推進農村網格化管理工作技術指導組,負責全市農村網格化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技術指導、督促檢查和考核驗收工作。印發多項《標準》或《方案》,統籌推進網格化建設。全市以縣(市、區)為單位,落實“八個統一”的工作思路,即“統一機構設置和名稱,統一網格劃分和網格員配備,統一網格員、網格信息管理員的選配條件,統一網格員、網格信息管理員的職責,統一網格員、網格信息管理員的報酬,統一籌集村(社區)網格化建設的資金,統一村(社區)網格化管理硬件建設,統一村(社區)網格建設進度”,有效破解農村網格化管理實施難題。
突出整合共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一是整合資源建平臺。整合了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站、便民服務站,建立了網格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實行一網受理,一站式服務。二是下沉服務事項。先后召集衛計、民政、公安等35個部門梳理延伸到村的服務事項,現已有15個部門65個服務項目可在網上流轉辦理。三是整合網絡資源。督促電信公司一方面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投入6000萬加快光纖進村入戶建設步伐,一方面對光纖無法到位的偏遠村實現信號全覆蓋。四是搶抓“三萬”活動機遇。把農村網格化建設作為“三萬”活動必須完成的規定動作和首要任務,明確規定各村一次性投入費用由各級 “三萬”活動駐村工作組承擔。
突出分類指導,加強督辦解決難題。一是因地制宜劃分網格和配備網格員。全市共劃分網格7096個,確定網格員7096名,網格信息管理員1530名。二是搶抓時機,采集信息。搶抓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過春節、大學生放假過年的有利時機,全面開展信息采集和錄入。三是明確建設時限。2014年4月底,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區)網格化硬件設施必須全部建到位,信息系統全部建到位,示范村(社區)網格化管理綜合信息平臺啟動試運行;到8月底,鄉鎮、其他村(社區)網格化管理全部建成啟動試運行,全市農村網格化實現全覆蓋。四是打造樣板,示范帶動。全市共確定了272個示范村打造樣板和示范。示范村全部按照“七個一”的標準建設(一個固定辦公場所、一條10M以上寬帶網絡、一臺電腦和打印機、一臺觸摸屏、一套統一標識和制度牌、一部“農通”、一套視頻監控設備)。五是強化督辦督導。2月8日,市委書記萬勇就城市管理和社會管理融合召開會議。3月3日,市委政法委召開農村網格化建設工作督辦會議。4月9日,市委市政府在鐘祥市召開了全市農村網格化管理現場推進會。4月14日至17日,市委市政府組織專門督查組,對農村網格化建設情況進行督查,并發通報。
突出持久長效,確保發揮應有作用。一是建立了規范的運行機制。全市建立起了市、縣(市、區)、鄉(鎮)、村(社區)網格化管理平臺和工作機構;制定了網格員工作手冊;建立了網格員培訓、管理、考核、獎懲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加大了黨員干部融入網格力度。各級干部認真踐行群眾路線,開展了大走訪等活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三是強化資金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和各縣(市、區)財政支持資金7965萬元,各級工作組幫扶資金2802萬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