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某電視公司請我去主持個特別節目,那個節目的導播看我文筆不錯,又要我兼編劇。可是當節目做完,領酬勞的時候,導播不但不給我編劇費,還扣我一半的主持費。他把收據交給我說:“你簽收一千六,但我只能給你八百,因為節目透支了。”
我當時沒吭聲,照簽了,心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后來那導播又找我,我還“照樣”幫他做了幾次。
最后一次,他沒扣我的錢,變得對我很客氣,因為那時我已經被電視公司的新聞部看上,一下子成為了電視記者兼新聞主播。我們后來常在公司遇到,他每次笑得都有點尷尬。
我不是沒想過去告他一狀,可是轉念一想,如果沒有他,我能有今天嗎?如果我當初忍不下一口氣,又能繼續獲得主持節目的機會嗎?機會是他給的,他是我的貴人,他已經知錯了,我何必再去報復呢?
后來我到美國留學。一天,一位同學對我抱怨他的美國老板“吃”他,不但給他很少的薪水,而且故意拖延他的綠卡(美國居留權)申請。
我當時對他說:“這么壞的老板,不做也罷。但你豈能白干了這么久,總要多學一點再跳槽,所以你要偷偷學。”
他聽了我的話,不但每天加班,留下來背那些商業文書的寫法,甚至連怎么修理復印機,都跟在工人旁邊記筆記,以便有一天自己出去創業,能夠省點修理費。隔了半年,我問他是不是打算跳槽了?他居然一笑:“不用!我的老板現在對我刮目相看,又升官,又加薪,而且綠卡也馬上下來了。老板還問我為什么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變得那么積極呢?”
他心里的不平不見了,他作了“報復”,只是換了一種方法,而且他做了自我檢討,當年其實是他自己不努力。你要知道,這世間最好的“報復”,就是運用那股不平之氣,使自己邁向成功。 (摘自《姑蘇晚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