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郭國民 姚漢忠
(浙江易鋒機械有限公司,浙江桐鄉 314512)
關于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分析與研究
楊敏 郭國民 姚漢忠
(浙江易鋒機械有限公司,浙江桐鄉 314512)
我國經濟經長時間的高速發展之后已經到達了瓶頸,但是現在的經濟發展的減速使得許多剛剛起步的微型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當然,他們為我國經濟發展同樣貢獻了不小的力量,我國同樣對于微型企業的困境有了足夠的重視,很快就頒發了許多針對微型企業幫助政策,希望能夠減緩企業現在面臨的壓力。但是話又說到現實,一個企業將來的發展真正依靠的必須是自己而不能使國家的扶持與幫助,這就是微型企業必須給自己的企業發展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為自己的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體系。本文在結合了現在一些管理體系方面的實際操作經驗,給小微企業帶來一些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議并指出現在大多數企業現在質量管理存在的最普遍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小微企業 質量管理
就目前的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來看,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地位的就是中小企業其中小微企業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沒,從國家工商總局提供的數據來看,近年來小微企業的數量在不斷地增長,現在小微企業的總數量已經占到全國企業總數的89%左右。而現在城市建設的工業化建設和農村向城鎮變化的進程的快速,很大程度上是小微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的功勞。目前的小微企業在維護社會穩定、減小我國的就業壓力,不斷拉小城鄉不同等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的作用,但小微企業也有存在的問題,本研究將進行深入的探討,希望對我國小微企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我們把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企業統稱為小微企業,這個名稱還是由郎咸平教授提出的。經過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的研究之后,對外發出通知,下定決心在以后的三年內對于小型微型企業二十幾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希望使得小型微型企業有更加長遠的發展。
那對于小微企業數據上的體現就是資產總額不可以超過1000萬元;其次對于從業人數,工業相關的企業不超過100人,而其他性質類型的企業不能超過80人,最后就是稅收指標,公司年度需要納的稅收不超過30萬元。只有符合以上三個標準的企業,才能夠算作是微型企業。其中小微企業包含的企業方面可謂是包羅萬象:林、農、牧、漁業,工業,建筑業,批發行業,零售服裝業,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儲蓄業,郵政包郵業,住宿業,餐飲及飲食業,信息產生和傳輸業(包括電信、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信息技術和軟件的服務業等等。
規模小、實力弱等特點正是我國小微企業多具備,另外恰恰在質量管理方面面臨著比大中型企業更多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障礙,我們能不能公正的了解阻礙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提升的問題所在,建立一個更加適合小微企業發展的質量管理體系,對于小微型企業以后的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專家已開始從多個方面對關于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做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但是目前小微型企業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和體系的建設方面還有許多未知領域與問題需要企業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在前幾年金融危機震動之下,對于我們現在研究小微型企業質量管理出現的問題、如何應對,有什么地方可以改進,同樣對于微型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我國就是因為有人口多,資源少等矛盾使得我們國家的就業壓力非常大,但是小微型企業卻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勞動力高度集中的產業型群體,對于勞動力吸納的能力要遠遠大于那些大型的公司和企業。但是對于我國的小微企業可謂是命途多舛,目前我國小微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上有很嚴重的問題,這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是一個地雷。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消費者的購物越來越傾喜歡知名品牌、經常做廣告的產品,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小企業的產品質量沒有嚴格監控,消費者對于小企業的產品不放心。就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小微型企業的發展狀況更加受到國家的重視,是不是能夠通過改進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來不斷提升公司的產品質量,使得小微型企業逐漸走出困境,對我國小微企業來說,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關系到公司以后的可持續發展和自己以后的發展狀況,不得不引起公司的緊迫性和危機意識。
我國是一個做事效率高的國家[1],國家在明白小微企業面臨的問題時候,就針對小微企業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并且在2013年1月左右起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即將實施,小微企業的發展成為了社會和政府的廣泛關注的焦點。近期,小微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已經達到了5000萬家以上,解決了我國大量的就業人口和繳納了近2/3的所得稅,在國民經濟中的發揮著別人無可替代的支柱作用。但是,還是因為自身短板的限制,小微企業現在面臨資金短缺、技術不到位、人才流失等方面的影響,使得我國的小微企業現代化質量管理水平普遍較低,企業全面信息化率還不到3%,依舊面臨管理十分不規范、融資不可能、效率幾乎為零、競爭能力欠缺的問題,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我國小微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在國外關于小微企業發展和研究的動態看來,有更多的國外學者開始不斷關注到小微型企業的發展中來,國外的研究學長在將不同的各式各樣的新方法引進這一領域的研究的同時,他們研究的內容也開始從看小微企業的存在價值論逐漸向促進小微企業各方面不斷改進的方向發展,面對現在對于小微企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也開始到了研究與少量的關鍵因素內在關系的研究,并由此得出企業發展能力的各項估計研究,將小微型企業的研究改成了面向多方向、多角度的研究。
我國目前對小微企業的各項研究開始更多的包含在中小企業范圍內的綜合研究,自從2004年在首都召開了小微型企業融資國際性的研討會之后,我國政府相關人員已經意識到到將中小企業精細化分將對于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中小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有著更加有力的作用,從此之后專門對于小微型企業的研究才逐漸流行起來[2]。
在目前小微企業提高質量管理體系的對策方面,本研究從制度經濟學的路徑和小微企業本身存在的特點出發,分析和研究了質量管理體系的優缺點和以后的發展狀況,總結出在企業內部提高效率的關鍵在于質量體系的創新。,另外,對于認證的政府機構層面,應該提出檢查風險的概念。本研究主要針對小微企業現在質量管理體系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相關的討論,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1]汪如洋,朱文元 等.AHP法在質量體系定量評價中的應用[J].上海: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出版社,2013:34-36.
[2]卓德保,陳良獻.質量評價及其模型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報,20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