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明 金婕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湖北武漢 430068)
職業教育轉型時期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創新模式研究
趙玉明 金婕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湖北武漢 430068)
職業教育轉型時期,目前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突顯出以下問題:學生參觀實習走馬觀花,頂崗實習卻缺乏相應技能,學校專業設置不合理,且企業的有效參與不足。針對電子商務專業本文提出校企合作的三種創新模式,“參觀實習+崗前培訓+頂崗實習”的綜合模式,定制式的合作模式,以及企業直接投資辦學的培養模式。以期將院校教學與企業資源有機結合,有效促進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因地制宜選擇校企合作模式,保障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順利實施。
職業教育轉型 電子商務專業 校企合作 模式
在職業教育轉型時期,由于電子商務專業本身的特點,導致其實踐教學的特殊性。首先從行業角度考慮,對電子商務的認知與高校培養存在差異性,企業不知如何設置電子商務相關崗位。而且校企合作過程中,必然涉及到企業內部資料與信息,而學生又進入角色步伐不一致,使得企業并不看好接受學生進行校企合作的嘗試。其次從教學體系考慮,目前大多數高校制定的教學計劃并不是完全按照企業的需求來設置,且電子商務行業本身迭代更新較快,因此教學計劃與電子商務崗位需求之間常常匹配不一致[1]。再次從校企合作機制來講,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并非易事。如何搭建起穩固而高效的溝通合作機制,讓二者都能夠實現合作的目的,滿足雙方各自需求,這也是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較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于電子商務這樣的交叉學科,實踐教育尤其重要。職業教育轉型時期,為了培養出適應行業需求的專業人才是目前電子商務教育的重要任務。然而電子商務實踐中,校企合作突顯出幾個主要問題。
目前職業教育轉型期,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實習多流于形式,在企業參觀實習,而未深入了解產業背景或企業文化,走馬觀花并未有深入的體會與學習訓練。參觀實習僅僅只是停留于了解的層面,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或專業就業引導并不能發揮實質性作用。
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性強,涉及計算機科學技術、經濟管理應用等多項專業知識才能熟練發揮實踐能力。但目前學校的專業教學,卻多停留于書面的理論知識教學,嚴重缺乏與之相應的實踐學習培養。當要求學生頂崗實習時,明顯意識到技能的匱乏,上崗后工作困難。盡管高校組織實驗室操作練習,但真實的商務環境卻無法模擬,無法有效幫助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阻礙專業學生的良好發展。
信息科學的快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的崛起,電子商務行業對專業人才需求提出更高要求。不同學校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在學生專業素養培養方面往往側重于某一方面,導致培養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知識面偏窄,偏經管類的電子商務學生在計算科學技術方面偏弱,而計算機背景的電子商務學生則略缺乏經濟管理思維,難以滿足電子商務行業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合理的專業課程設置設的學生無法滿足電子商務行業的實際需求,反過來影響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進程[2]。
對于電子商務專業,校企雙方合作有待進一步深入,企業的有效參與不足,企業積極性不高。除了共建實訓基地、參觀實習、頂崗實習等方面,在科研合作、實踐教學、師資建設等方面有待全面深層次的合作。目前有大量企業缺乏合作教育的思路,大多數做的工作是選擇所需的人才,而忽略參與人才培養過程[3]。當然處于企業自身效益的顧慮,認為培養專業學生是額外負擔,從而阻礙校企合作開展[4]。
搭建起校企合作雙贏的合作創新模式,建立起穩定、有效的長期校企合作關系至關重要。需尋求到讓企業足夠興奮愿意合作的支點,同時也要滿足企業與學校合作的利益回收。
僅僅只是參觀實習或頂崗實習并不能取得預期的滿意效果,為了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可以打造綜合的校企合作創新模式來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滿足行業所需。這種模式的好處主要在于,通過專業實習過程使學生形成深刻的感官認識,而不再是走馬觀花式的嘗試和體會,而且通過“參觀實習+崗前培訓+頂崗實習”的綜合模式快速提升并強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掌握必備專業技術,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有效聚合形成職業技能。另外重要的一點是,當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有效性和成功嘗試后,更能穩固其心理狀態,從而安心工作,有效避免學生頻繁跳槽的行業現象。
為了培養出符合行業發展需求的實踐型技術人才,則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授的教學模式,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的地方,打通與企業深層次合作渠道,定制式的培養專業人才。因此,首先院校本身需對電子商務商業的發展形勢有深刻的把握,分析相關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深入調查研究從而與一些目標性企業建立校企合作機制[2]。院校與企業共同打造專業的教學內容目標,使得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需求有效匹配,順利上崗就業,發揮其專業優勢。定制式的培養模式高效地促進就業,改善學生找不到滿意工作,企業找不到合適人才的尷尬局面。
全面的開展合作,引企入校,實現企業直接投資辦學的培養模式。形成校企共管的管理機制,并組建有效師資隊伍,將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為一體[5]。調整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將其與企業崗位深層次需求相結合,滿足企業人才需求。基于企業真實工作環境,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習慣,提高其積極性。真實環境教學與就業無縫銜接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形成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良好渠道,從而為行業的發展帶來活力。
無論是何種模式,校企合作創新可以深化雙方的合作機制,推動各方共同培養電子商務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需建立于互信互利的基礎上,雙方均需兼顧長短期效益,共同擔當責任。
職業教育轉型時期,搭建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平臺,除了院校和企業雙方的努力之外,也要顧及學生心理,注重學生心態培訓。讓學生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從專業選擇到就業的過程。其次,專業技能培訓要落到實處,有一定的周期性。定期為學生提供專業技術指導,避免學生在實操中減少因技能匱乏而導致的失誤。再次,無論是何種校企合作創新模式,在學生實訓過程中,均需指導教師的全程陪同,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找到輔導人員。最后,要加大有效輿論宣傳,引導學生家長正確理解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營造社會輿論氛圍,加強職業教育實訓是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就業成才的重要途徑[6]。通過創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使得學生及時轉變學生與員工之間的角色,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
[1]賴春秋.促進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J].民營科技,2013,(4):116-117.
[2]廖衛紅.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14,(4):61+73.
[3]唐小鵬.校企合作視域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創業教育研究[J].中國商貿,2014,(20):213-214.
[4]易丹.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情況調查與分析[J].電子商務,2012,(4):88-89.
[5]王寶安,田建英.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育人機制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1):32-35.
[6]潘東標.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性頂崗實習的成功實踐[J].河南教育(下旬),2012,(Z1):110.
Dur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nsition, the curren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e-commerce major highlights the following issues: Students visit internship but just have a glance, internship but lack of appropriate skills, major setting unreasonable,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kind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s for e-commerce major, the integrated model, “visit and internship,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internship”, customized model of cooperation, as well as education model of corporate invest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ffectively combine teaching and corporate resources, promote the e-commerce major development, select appropriat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and guarante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nsition e-commerc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趙玉明(1982—),女,湖北宜昌人,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講師,武漢理工大學博士在讀,研究方向:電子商務、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