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文
(湖南省茶陵縣腰陂東山學校,湖南株洲 412400)
論靈魂的物理實在并如何檢驗到靈魂
陳孝文
(湖南省茶陵縣腰陂東山學校,湖南株洲 412400)
最早的原始粒子具有意識與探不到質量的真空態本性,(請參閱《簡論終極粒子的兩個物理特性》),這種物質本性為靈魂的物理真實提供了基礎。物質是先有亞微觀意識活力粒子形成宏觀僵死無生機的物質,因此,意識活力粒子無法直接進行宏觀表現,只能編織一個宏觀軀體作為宏觀表現平臺,這樣就必須存在非質量結構意識活力與質量結構無意識活力兩個部分,即靈魂與軀體。軀體與神經系統是意識活力粒子聚合體的宏觀表現工具與器官。而真實上原始意識粒子的意識活力永遠不會死,所以宇宙無真死。而同樣是意識活力的粒子集群的靈魂同樣不會死。因此,靈魂沒有人的主意識。檢驗靈魂只能從力的角度進行,睡夢中床上的機械振抖,就是內部力對軀體的碰撞。
原始粒子 靈魂 意識特性 真空態 宏觀表達 檢驗 振抖
終極粒子(或原子,這里稱原始粒子)不是德謨克利特的物質特性,而是具有原動力和真空態的特性。而粒子要產生原動力必須存在意識的特性,有意識就能形成規則目的性的運動,也是因為具有這個條件,才能產生宇宙和秩序,才有原子物質和生命、化學的自組織行為發生。意識是被信號引導并束縛的,只有意識與信號的束縛規則才能使意識粒子有對應信號穩定的運動。因為意識在信號的引導束縛下能夠自主產生運動與抵抗外力作用,才能夠使意識粒子有穩定的質量結構。因為原始粒子是構成(或等同)引力子磁子的材料,比引力子、磁子還小,引力子磁子有看不見的真空態特性,那么,原始粒子更是具有看不見的真空態。
原始粒子具有意識的特性和物理的真空狀態,那么,有這樣的粒子聚合體:它具有意識、能產生活力、而又看不見,能夠在我們同一個空間存在,靈魂也就是這樣的存在,所以,原始粒子的兩個物理特性,為靈魂的存在具備了物理實在的基礎。
粒子的意識在進行質量運動的時候,一個粒子的一份意識與運動統一在一起,意識只在運動上,其他方面就等于0意識。所以,質量是0意識。因為意識產生運動轉換成質量,我們看不到質量物質有意識特性(因為意識是無聲的)。意識只在原始粒子上,物質不會因為特殊的結構創造意識,而是消耗了意識。一切有質量的物質,粒子的意識已經轉換成質量。粒子有質量才能探得到看得見,沒有質量是探不到看不見。所以,一切意識活力在看不見探不到質量(或小質量)的亞微觀,而看得見探得到的質量是沒有意識力。所以,我們看到的物質必須是質量,也必須是僵死的,而在亞微觀的活力我們看不到,意識活力只能在看不到的非質量非結構狀態的亞微觀粒子上。
基于此原理,亞微觀意識活力不能直接進行宏觀表達,宏觀必須是質量,質量必須消耗束縛了意識活力。要進行宏觀表達,只能是在非質量結構狀態下,自己為自己編織一個宏觀的表達平臺。所以,原始粒子的非質量意識活力態與非活力質量結構態,是組成生命必須需要的兩個部分,即靈魂與軀體。這是物理法則和生命形式的必然規定。
僵死的物質特性是意識活力粒子的宏觀表象,而這種表象是依靠意識活力才能維持。因為意識活力產生運動,運動轉換成質量,質量的結構形成僵死的宏觀物,所以,無生機是意識活力的宏觀表現。如果原始粒子失去活力,宏觀的無生機物質就會失去質量和結構,宏觀死物質立刻消失。因此,死物質就是意識活力物質的表現,看到死物質就是看到物質的意識活力。死物質存在了多少年,就證明意識粒子活了多少年。物質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億年,我們無法發現哪一粒意識粒子會死去。引力子是意識活力粒子,如果引力子會死去,那么地球和其他行星會飛離太陽系,一切星體會解體。生命之死是宏觀表現形式的終結,而生命意識體的靈魂自然是像意識粒子一樣,永遠不死。因為宇宙沒有真正的死存在。
質量物質是沒有自主運動力,但是細胞膜是運動的,細胞體內的物質是運動的,這種運動是智能目的性的運動,例如,細胞膜轉運蛋白,可以通過自己的構象的改變將物質轉運到細胞內,還有多種離子泵,能夠將生命物質主動地輸送到細胞內。這些智能目的性的運動已經不在神經智能的范圍,也不是DNA使這些物質在作智能目的性的運動。DNA只是樣板信息,酶是工具,原子分子是材料。僵死的物質為什么在細胞中運動起來呢?一座精巧的生命機體有了建造的圖紙(DNA)工具(各種酶)材料(原子分子),還需要一種關鍵的條件——“建筑者”,這是常識的必然規則。這種建筑者就是非質量結構態的意識粒子場。類似于引力磁力,探不到質量。這些意識智能粒子在基因信息的引導下做著組織生命具體的工作。所以,細胞內的物質有智能目的性的運動。它們能夠編織基因、編織神經系統、編織各種器官,為自己編織一個完美的宏觀表現平臺——軀體,并在對應神經中樞聚合一個意識中樞的“自我”。這個聚合的智能意識粒子場就是靈魂,是生命意識主體與動力的部分。
神經信號的傳遞,是電信號與化學遞質的交替進行,電信號與化學信號只是兩種信息載體,但是這兩種載體要傳遞的是許多種物理實在,這些物理實在如何在電信號與化學遞質中表現,必定存在電和化學遞質內部的智能粒子用頻率的形式記錄了物理實在的信息。但是,什么東西能夠感受智能粒子的信息?也只能是與意識粒子同類的意識體——即靈魂。所以,生命的意識體必須是與構成電子和化學遞質相類似的意識粒子。
因為意識體有永恒的意識活力,只要有信息就會行為,所以睡覺的時候就產生了夢。催眠術就是意識體感受信息而享受到物理真實的行為表現。因此,我們可知靈魂是生活在微觀粒子信息之中,而不是宏觀真實之中。它需要宏觀軀體的感官和神經系統才能完成宏觀物理實在的認識,如果沒有宏觀感官也神經系統,靈魂不能辨別宏觀世界的真偽。所以宏觀軀體和神經系統是意識生命體宏觀表現平臺。
能夠接受到的所有信息都是真實實在。所以靈魂只活在信息的真實中,活在信息制造的內部世界,就是夢境的世界,
我們做夢的時候,意識到是夢就會醒來,離體的靈魂沒有神經的分析輔助功能,永遠不能從夢醒來,靈魂沒有外部世界(沒有感知和表達器官沒有感知能力,但是,偶爾會從宇宙真空智能場中得到一些信息)。靈魂的物理實在沒有人的清醒意識,沒有人的心理特性。
靈魂只是個意識體與類似宇宙基礎力的粒子聚合的人形團,是被信息被動引導行為,而行為只是頻率波動,所以,夢的運動不需要宏觀尺度。但是觸動了宏觀軀體而不能醒來的話,那就要宏觀尺度,于是就得發生夢游。
光頻率是一種粒子的波動,不同長度的頻率波動產生不一樣的光,光的波粒二像性是真空智能意識態粒子,接力定位傳播頻率信息,即粒子定位的波動,表現出又是粒子又是波的特征。同理,聚合成靈魂形狀的意識粒子如果被信息支配向宏觀顯現,聚合在各部位的意識粒子,對應該部位的顏色作出對應顏色波長的頻率波動,就會出現一個光粒子頻率人體形狀,這樣的形狀自然也就如真也如幻。聚合的意識粒子停止光頻率波動,靈魂也就不能被看見。
靈魂既不能看見又無法探測到,許多科學的探索無法找到靈魂的確切證據,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靈魂是怎樣的物理實在,他們錯以為靈魂是另一個世界的一個相同的人,所以,他們找不到檢驗的針對性。靈魂是一種永恒的活力,很難安靜,就是睡覺也在活動,但是,它的活動是頻率式的微觀微動,就是夢,夢就是靈魂活動的證據。但是,真正要確認靈魂,就要檢驗靈魂的力的存在。靈魂最平常的表現是從內部產生與軀體的碰撞,使身體在睡夢中發生機械性的振抖。靈魂發生與軀體碰撞的夢境,一般是從高處猛然下墜,或者腳下一滑,還有突然抬手打架。高處墜落一般是人一開始下墜,就因碰撞到軀體而產生機械振抖而從夢中振醒;在泥泥的路上一滑,人還沒有倒下,就被強烈的振抖而振醒。
意識只在原始粒子上,只有這樣宇宙才能有秩序的演化和形成自我組織。物質是由亞微觀原始粒子的活力狀態演化成宏觀的僵死無生機狀態。我們已經認識到微觀的粒子不管處在什么環境和狀態都在運動,而且宏觀作用力不能阻止其運動,宏觀的物質是僵死無生機的被作用力作用運動(星球的慣性運動是在宇宙真空智能場力的作用下發生)。所以,所有的意識原動力在看不見的亞微觀,因為宏觀等于質量與剛體,所以粒子被物理法則注定無法進行宏觀直接表現。要進行宏觀表現就要借助宏觀表現平臺。意識粒子用自己的智能意識感知基因信息,使用各種酶工具,搬動材料編織生命體,這一切都是物理的的必然規則。靈魂是意識主體和生命力,這種力能夠用簡單的方式檢驗到,所以,靈魂是我們意想不到的絕對真實存在。
[1]中國壽天德.《神經生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中國高山.《量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3]中國.《簡論終極粒子的兩個物理特性》.《中國科技從橫》,2014,09(197):250-252.
[4]中國凌詒萍《.細胞生物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