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芬
(遼寧省錦州市義縣水利局,遼寧 義縣121100)
該典型片區位于錦州市義縣七里河鎮西后臺村,總面積200 hm2,距離義縣縣城20 km,交通便利。該區域地處中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平均蒸發量為1 883.1 mm,多年平均氣溫為8.2 ℃,最大凍土層深度為1.3 m。本區域土壤以砂壤土為主,大凌河河谷平原含地下水較豐富,地下含水層厚度為2.7 ~7.3 m,地下水礦化度為0.5 g/L,符合灌溉水質標準[1]。該區域位于大凌河河谷平原區,地面平均比降為1/5 000。土壤以砂壤土為主,土壤容重為1.45 g/cm3,田間持水率為22%。目前采用的主要灌溉形式漫灌,目前項目區無灌溉水源。區域內以玉米為主,壟距為0.5 m,株距為0.3 m。
根據項目區氣候、土壤、種植方式等條件,參照本地區已建的管灌工程,確定玉米管灌工程設計參數,詳見表1。

表1 玉米管灌工程設計參數表
項目區井群布置考慮水文地質條件以及高低壓線路布局等因素,擬在地塊機耕路兩側及地塊一側布置井孔。
單井設計出水量38 ~47m3/h,項目區為中粗砂含礫、砂礫石及砂土類松散層,根據本地區地質情況采用機鉆井,挖孔孔徑D400 mm,井徑D377 mm,井深15 m。根據典型區的水文地質特點,井型選擇為PVC 管,其結構由井口、井壁管、過濾器及沉淀管組成[2]。
井壁管及沉淀管:PVC 管。
濾水管:采用PVC 管。
濾水管長度的確定,以單井無干擾情況下的單井涌水量為設計依據,過濾器長度L 取5 m。
典型區含水層為松散地層,按《規范》3.3.7 條規定,確定沉淀管長度為2 m。
本區井深15 m,其中濾水器長度為5 m,沉淀管為2 m,故井壁管長度為8 m。
本區只考慮濾料頂部至井口段及下井口的封閉。井壁與井管間填充中砂,充當濾料,頂部用黏土填充封井。成井后采用空壓機和水泵進行聯合洗井,洗井方式為從上至下,進行多次洗井,洗至水清砂凈為止。地層及水井結構圖見圖1 和圖2。

圖1 封井地層示意圖

圖2 水井結構圖

由此可得:m =319 m3/hm2=31.9 mm。
項目區在5月上旬為需水高峰期,玉米需水強度Ea=6 mm/d,灌水周期可按下式計算:

由此可得:T =5.3 d,取灌水周期為5 d。
1)水源井控制面積計算

經計算,項目區單井可控制灌溉面積11.8 hm2。
2)單井控制面積內設計流量的確定

Q0=26.6 m3/h <47 m3/h <單井出水量,滿足要求。
東西長300 m,南北寬222 m,面積6.67 hm2,地勢平坦,井位于項目區南端地頭位置。從水源井向地塊內布置一條干管,采用“豐”字形布置,其中干管長度330 m,每條支管長度176 m,支管間距75 m。每根支管設置出水口5個,出水口間距44 m。
1)支管流量計算:
每個出水口控制面積44 ×75 m,每條支管上有2個出水口工作,有2 條支管同時工作。則:Q支=13.3 m3/h
2)干管流量計算:
干管流量為Q干= 2Q支=26.6 m3/h
管道采用PVC 硬管,則管徑可按下式計算:

由此可得:D干=79 mm,選取PVC 干管直徑D干=90 mm,求得D支=56 mm,選擇PVC 支管D支=63 mm。
以最不利工作點為典型設計,選擇支管4 中的16 號出水栓計算。
7.3.1 支管沿程水頭損失計算

則hf=4.3 m,hw支= 0.1 hf支=0.43 m
1)支管總水頭損失:h支=4.73 m

3)干管總水頭損失:h干=7.15 m首部工程沿程水頭損失

經計算,h0f=2.7 m,h0w= 0.1h0f=0.27 m,h0=2.97 m。
7.3.2 設計水頭計算
管道系統內最大和最小工作水頭計算公式為:

式中:Hmax為管道系統最大工作水頭,m;Hmin為管道系統最小工作水頭,m;Z0為管道系統進口高程,取48 m;Z1為參考點1 的地面高程,取48.6 m;在平原地區,參考點1 一般為距水源最近的給水栓,本設計選取3 號出水栓;Z2為參考點2 的地面高程,取49 m;在平原地區,參考點2 一般為距水源最遠的給水栓,本次設計取20 號出水栓;△Z1,△Z2分別為參考點1 與參考點2 處給水栓出口中心線與地面的高差,分別取1.3 m和1.5 m;給水栓出口中心線的高程應為其控制的田間最高地面高程加0.15 m;∑hf,1為管道系統進口至參考點1 給水栓的管路沿程水頭損失,取1.7 m;∑hj,1為管道系統進口至參考點1 給水栓的管路局部水頭損失,取0.17 m;∑hf,2為管道系統進口至參考點2 給水栓的管路沿程水頭損失,取7.6 m;∑hj,2為管道系統進口至參考點2 給水栓的管路局部水頭損失,取0.76 m;h0為給水栓工作水頭,取0.3m;H0為管道系統設計工作水頭,m。
項目實施后,玉米產量由原來多年平均9 600 kg/hm2增加到10 500 kg/hm2,增產900 kg/hm2,玉米按2 元/kg計算,1 600 hm2產田共增加產量153.6萬kg,增加效益307萬元。花生產量將由原來多年平均3750 kg/hm2增加到4 500 kg/hm2,增產750 kg/hm2,增加效益280萬元。節水增糧工程建設項目實施,可以大大加快全縣農業產業化建設步伐,對于中低產田改造,保護地、經濟作物主導產業的快速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大大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了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的產出率。
[1]龐淑清. 談灌區低壓管灌系統布設的原則及形式[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4):173.
[2]楊振剛. 井灌區低壓管道規劃設計問題[J].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4(08):25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