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忠 彭展英
摘 要:在《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通過采用微課、多媒體課件、大學城空間、微信等多種手段教學。實踐證明,可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對對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學習與培養。
關鍵詞:微課;多媒體課件;大學城空間;微信
多維立體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微課、多媒體課件、大學城空間、微信等多種手段的教學。通過在《有機化學》課程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了學生對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學習與培養。
一、微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或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時間長度一般為5~15分鐘。
“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學生注意力集中;教學內容少,學生容易記住;以視頻為載體,學生興趣大;資源容量少,學生可靈活方便地實現在線、下載觀摩等“泛在學習”等特點而備受關注。
《有機化學》課程理論性較強,特別是分子結構、反應機理等;實驗內容較多,而有些實驗是不便于課堂演示或存在的安全隱患較多。因此,利用“微課”教學手段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環己烷的立體構象”理論教學,環己烷的立體構象有船式和椅式兩種,為什么椅式構象比船式構象穩定?有幾種價鍵?如何書寫?內容特別抽象,不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用“微課”教學手段,先從生活中導入實例,再利用各種專業軟件制作視頻、二維或三維動畫幫助學生想象,教師細心分析講解,學生先學后練等教學全過程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內、在線、下載等“泛在學習”,從而掌握環己烷的立體構象理論知識。
二、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教學設計,并以多種媒體的表現方式和超文本結構制作而成的課程軟件。多媒體課件不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現多姿多彩的視聽世界;還可以對宏觀和微觀事物進行模擬,對抽象、無形事物進行生動、直觀的表現;對復雜過程進行簡化再現等等。這樣,使原本艱難的教學活動充滿了魅力。
《有機化學》課程中的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是一個枯燥、乏味,而且完全靠學生記憶的教學活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使教學活動充滿活力。如“鹵代烴的命名”,命名的第一步是“選碳鏈”,即選擇含官能團最長的碳鏈。用動態的“箭頭”逐條展示有機化合物的多條碳鏈,再根據碳原子的數目,用圖案、動態、文字等輔助選擇最長碳鏈作為主鏈。然后,再運用多媒體技術、發揮多媒體特長,按照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步驟、方法、規則等認真設計和制作課件,把枯燥的內容形象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增加,也助于學生的永久記憶,乏味的課堂變得有活力。
三、大學城空間
世界大學城是一座網絡虛擬城市,以網絡遠程教育為核心,綜合遠程教學、及時通訊、網絡辦公、全民媒體、個性化數字圖書館等功能的一座既虛擬又真實的大學社區平臺,是全民終生學習的校園。
我院師生人人擁有大學城空間賬號,利用大學城空間賬號,教師把教學視頻、教案、多媒體課件、文案、圖片、作業等各種教學資源發布到大學城空間,編寫各種試題上傳到大學城空間在線考試系統,建立“教研苑”等。學生則利用自己的空間賬號,登陸教師空間,在課堂內就可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學習教師的輔助教學資源、在線考試、在線答疑、在線討論等,也可利用課余時間把課堂上沒有完全消化的或者有待鞏固加強的知識重新消化和鞏固加強。教師則利用課余時間批改學生作業、指導學生答疑、討論學習中的“問題”等。
四、微信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支持跨通信運營商和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視頻、圖片、文字等,也可共享流媒體。在微信提供的公眾平臺、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中,利用掃描二維碼的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臺,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教師把所有學生加入到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建立班級群,以微信方式在線發布教學視頻、微課、作業等等,或者把發布到大學城空間的教學資源地址制作成二維碼,讓學生在課內或課外,查看朋友圈教師的微信,或者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所有的學習資源就會自動下載到手機,便于學生隨時隨地學習、討論、交作業等,真正實現了課堂內外的教學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