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穎
【摘 要】 本文對包頭市2012-2013年兩年環境空氣中的苯并[a]芘進行調查性監測,并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研究苯并(a)芘的來源,并提出對策措施。
【關鍵詞】 苯并[a]芘 來源 對策
苯并芘是一種有5個苯環構成的多環芳香烴物質,在常溫下是淺黃色晶狀固體,熔點、沸點都很高,易溶于有機溶劑,難溶于水,在酸性條件下易發生化學變化,在堿性條件下性質穩定[1]。目前已發現致癌化學物質約400種,200多種屬于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其中苯并芘是致癌性很強的一種物質。在1993年人們首次從瀝青中分離出來一種致癌烴。經過試驗證明,3,4-苯并芘該物質可誘發小鼠皮膚癌。由于其致癌性強,且對檢測靈敏度高,因此被作為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PAH)的指標化合物[2]。
包頭市環境監測站根據包頭市環境空氣的實際情況,開展了苯并(a)芘特殊性項目調查性監測。監測點位分別設在:市環境監測站、包百大樓、東河區城環局、青山賓館、惠龍物流和東河鴻龍灣,監測頻次分別在非采暖期的7月和采暖期的11月,每次監測7天。監測結果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進行評價。
1 苯并(a)芘監測結果
1.1 2012年監測結果及現狀評價
2012年6個監測點位苯并(a)芘平均值為0.00731μg/m3,日均值超標率27.7%。非采暖期均值為0.00082μg/m3,非采暖期日均值全部達標。采暖期市區均值0.01396μg/m3,高出非采暖期16.0倍,采暖期日均值超標率56.1%。包頭市環境空氣苯并(a)芘監測結果見表1。
1.2 2013年監測結果及現狀評價
2013年6個監測點位苯并(a)芘平均值為0.0079μg/m3,比去年增加了8.1%,日均值超標率25.3%。非采暖期均值為0.0024μg/m3,非采暖期超標率2.86%。采暖期市區均值0.0134μg/m3,高出非采暖期5.6倍,采暖期日均值超標率47.6%。包頭市環境空氣苯并(a)芘監測結果見表2。
2 苯并(a)芘調查監測結果分析
通過2012-2013年對市區6個點位特殊項目的監測分析,結果顯示:苯并(a)芘非采暖期監測值不超標,采暖期超標明顯;苯并(a)芘采暖期監測值明顯高于非采暖期,與包頭冬季采暖受煤煙型污染直接相關。
隨著近年來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包頭市環境空氣污染已逐步成為工業、生活、交通和自然揚塵等多因素復合型污染。環境空氣中的苯并芘的主要來源:一是來自工業污染源的生產排放,尤其冬季燃煤電廠集中供暖加大生產負荷。二是來自面源污染,城鄉結合部存在大量民房未納入集中供熱系統,小燃煤火爐排放形成大片低矮面源污染,遇到靜風和逆溫的情況就會彌漫于街巷。三是來自汽車尾氣排放,尤其是主城區,上下班高峰期大量汽車尾氣污染物貼地排放,難以及時擴散。[3]
3 防治對策
嚴格落實包頭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印發<包頭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2014-2017)>的通知》(包府發[2014]21號)要求,全面實施工業污染防治、城市燃煤鍋爐整治、城市生活污染治理、城市揚塵污染治理、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
(1)為改善空氣環境質量,重點開展“三片兩線”等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整治列入計劃的企業。
(2)落實《粉塵揚塵(PM10)治理方案》,開展了包鋼原料場等市區煤場、料場、建筑工地和礦產開采等項目的揚塵污染專項清理整治。
(3)繼續開展燃煤設施整治及清潔能源替代工作,整治燃煤設施,關停小煉鐵等違法企業。
(4)下發《包頭市機動車環保分類合格標志管理的辦法》和《包頭市人民政府關于限制無環保檢驗合格標志和持黃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機動車通告的通告》,全面開展機動車環保合格標志分類管理。
參考文獻:
[1]吳永寧.現代食品安全科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4,204-229.
[2]中國百科大辭典編撰委員會.中國百科大辭典[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3]2013年包頭市環境質量報告書.154.endprint
【摘 要】 本文對包頭市2012-2013年兩年環境空氣中的苯并[a]芘進行調查性監測,并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研究苯并(a)芘的來源,并提出對策措施。
【關鍵詞】 苯并[a]芘 來源 對策
苯并芘是一種有5個苯環構成的多環芳香烴物質,在常溫下是淺黃色晶狀固體,熔點、沸點都很高,易溶于有機溶劑,難溶于水,在酸性條件下易發生化學變化,在堿性條件下性質穩定[1]。目前已發現致癌化學物質約400種,200多種屬于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其中苯并芘是致癌性很強的一種物質。在1993年人們首次從瀝青中分離出來一種致癌烴。經過試驗證明,3,4-苯并芘該物質可誘發小鼠皮膚癌。由于其致癌性強,且對檢測靈敏度高,因此被作為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PAH)的指標化合物[2]。
包頭市環境監測站根據包頭市環境空氣的實際情況,開展了苯并(a)芘特殊性項目調查性監測。監測點位分別設在:市環境監測站、包百大樓、東河區城環局、青山賓館、惠龍物流和東河鴻龍灣,監測頻次分別在非采暖期的7月和采暖期的11月,每次監測7天。監測結果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進行評價。
1 苯并(a)芘監測結果
1.1 2012年監測結果及現狀評價
2012年6個監測點位苯并(a)芘平均值為0.00731μg/m3,日均值超標率27.7%。非采暖期均值為0.00082μg/m3,非采暖期日均值全部達標。采暖期市區均值0.01396μg/m3,高出非采暖期16.0倍,采暖期日均值超標率56.1%。包頭市環境空氣苯并(a)芘監測結果見表1。
1.2 2013年監測結果及現狀評價
2013年6個監測點位苯并(a)芘平均值為0.0079μg/m3,比去年增加了8.1%,日均值超標率25.3%。非采暖期均值為0.0024μg/m3,非采暖期超標率2.86%。采暖期市區均值0.0134μg/m3,高出非采暖期5.6倍,采暖期日均值超標率47.6%。包頭市環境空氣苯并(a)芘監測結果見表2。
2 苯并(a)芘調查監測結果分析
通過2012-2013年對市區6個點位特殊項目的監測分析,結果顯示:苯并(a)芘非采暖期監測值不超標,采暖期超標明顯;苯并(a)芘采暖期監測值明顯高于非采暖期,與包頭冬季采暖受煤煙型污染直接相關。
隨著近年來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包頭市環境空氣污染已逐步成為工業、生活、交通和自然揚塵等多因素復合型污染。環境空氣中的苯并芘的主要來源:一是來自工業污染源的生產排放,尤其冬季燃煤電廠集中供暖加大生產負荷。二是來自面源污染,城鄉結合部存在大量民房未納入集中供熱系統,小燃煤火爐排放形成大片低矮面源污染,遇到靜風和逆溫的情況就會彌漫于街巷。三是來自汽車尾氣排放,尤其是主城區,上下班高峰期大量汽車尾氣污染物貼地排放,難以及時擴散。[3]
3 防治對策
嚴格落實包頭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印發<包頭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2014-2017)>的通知》(包府發[2014]21號)要求,全面實施工業污染防治、城市燃煤鍋爐整治、城市生活污染治理、城市揚塵污染治理、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
(1)為改善空氣環境質量,重點開展“三片兩線”等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整治列入計劃的企業。
(2)落實《粉塵揚塵(PM10)治理方案》,開展了包鋼原料場等市區煤場、料場、建筑工地和礦產開采等項目的揚塵污染專項清理整治。
(3)繼續開展燃煤設施整治及清潔能源替代工作,整治燃煤設施,關停小煉鐵等違法企業。
(4)下發《包頭市機動車環保分類合格標志管理的辦法》和《包頭市人民政府關于限制無環保檢驗合格標志和持黃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機動車通告的通告》,全面開展機動車環保合格標志分類管理。
參考文獻:
[1]吳永寧.現代食品安全科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4,204-229.
[2]中國百科大辭典編撰委員會.中國百科大辭典[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3]2013年包頭市環境質量報告書.154.endprint
【摘 要】 本文對包頭市2012-2013年兩年環境空氣中的苯并[a]芘進行調查性監測,并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研究苯并(a)芘的來源,并提出對策措施。
【關鍵詞】 苯并[a]芘 來源 對策
苯并芘是一種有5個苯環構成的多環芳香烴物質,在常溫下是淺黃色晶狀固體,熔點、沸點都很高,易溶于有機溶劑,難溶于水,在酸性條件下易發生化學變化,在堿性條件下性質穩定[1]。目前已發現致癌化學物質約400種,200多種屬于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其中苯并芘是致癌性很強的一種物質。在1993年人們首次從瀝青中分離出來一種致癌烴。經過試驗證明,3,4-苯并芘該物質可誘發小鼠皮膚癌。由于其致癌性強,且對檢測靈敏度高,因此被作為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PAH)的指標化合物[2]。
包頭市環境監測站根據包頭市環境空氣的實際情況,開展了苯并(a)芘特殊性項目調查性監測。監測點位分別設在:市環境監測站、包百大樓、東河區城環局、青山賓館、惠龍物流和東河鴻龍灣,監測頻次分別在非采暖期的7月和采暖期的11月,每次監測7天。監測結果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進行評價。
1 苯并(a)芘監測結果
1.1 2012年監測結果及現狀評價
2012年6個監測點位苯并(a)芘平均值為0.00731μg/m3,日均值超標率27.7%。非采暖期均值為0.00082μg/m3,非采暖期日均值全部達標。采暖期市區均值0.01396μg/m3,高出非采暖期16.0倍,采暖期日均值超標率56.1%。包頭市環境空氣苯并(a)芘監測結果見表1。
1.2 2013年監測結果及現狀評價
2013年6個監測點位苯并(a)芘平均值為0.0079μg/m3,比去年增加了8.1%,日均值超標率25.3%。非采暖期均值為0.0024μg/m3,非采暖期超標率2.86%。采暖期市區均值0.0134μg/m3,高出非采暖期5.6倍,采暖期日均值超標率47.6%。包頭市環境空氣苯并(a)芘監測結果見表2。
2 苯并(a)芘調查監測結果分析
通過2012-2013年對市區6個點位特殊項目的監測分析,結果顯示:苯并(a)芘非采暖期監測值不超標,采暖期超標明顯;苯并(a)芘采暖期監測值明顯高于非采暖期,與包頭冬季采暖受煤煙型污染直接相關。
隨著近年來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包頭市環境空氣污染已逐步成為工業、生活、交通和自然揚塵等多因素復合型污染。環境空氣中的苯并芘的主要來源:一是來自工業污染源的生產排放,尤其冬季燃煤電廠集中供暖加大生產負荷。二是來自面源污染,城鄉結合部存在大量民房未納入集中供熱系統,小燃煤火爐排放形成大片低矮面源污染,遇到靜風和逆溫的情況就會彌漫于街巷。三是來自汽車尾氣排放,尤其是主城區,上下班高峰期大量汽車尾氣污染物貼地排放,難以及時擴散。[3]
3 防治對策
嚴格落實包頭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印發<包頭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2014-2017)>的通知》(包府發[2014]21號)要求,全面實施工業污染防治、城市燃煤鍋爐整治、城市生活污染治理、城市揚塵污染治理、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
(1)為改善空氣環境質量,重點開展“三片兩線”等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整治列入計劃的企業。
(2)落實《粉塵揚塵(PM10)治理方案》,開展了包鋼原料場等市區煤場、料場、建筑工地和礦產開采等項目的揚塵污染專項清理整治。
(3)繼續開展燃煤設施整治及清潔能源替代工作,整治燃煤設施,關停小煉鐵等違法企業。
(4)下發《包頭市機動車環保分類合格標志管理的辦法》和《包頭市人民政府關于限制無環保檢驗合格標志和持黃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機動車通告的通告》,全面開展機動車環保合格標志分類管理。
參考文獻:
[1]吳永寧.現代食品安全科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4,204-229.
[2]中國百科大辭典編撰委員會.中國百科大辭典[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3]2013年包頭市環境質量報告書.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