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菁菁


集體邁向30歲門檻的80后,事業上正處于穩定上升期,但面對的社會和家庭壓力也逐漸增大。組建家庭、生育子女、贍養父母、交際應酬……80后正在邁入產生巨大消費的一個人生階段。花錢易,掙錢難,究竟如何理財,才能徹底脫離“月光族”,實現聚沙成塔的理財目標?理財專家建議,80后從強制儲蓄開始。
每月10%的收入用于儲蓄
“10%法則”是指把收入的10%拿來儲蓄,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將來就有足夠的資金應付理財需求。例如你每個月有3000元收入,那么就每月挪出300元存下來,一年可存3600元。每個月都按10%儲蓄,經年累月下來,可以儲備不少資金。
對于大多數人,偶爾省下收入的10%存下來很簡單,但每月堅持下來并不容易。很多人往往到下次發工資時,手邊的錢已所剩無幾,有時甚至是入不敷出。如果是這種狀況,理財專家建議,改變你平時用錢習慣,用先存再花的原則強迫自己存錢。
樹立理財觀念早做投資打算
對于很多80后來說,目前正是剛剛步入或者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時候,雖然小有積蓄,但又面臨婚姻、生育等人生大事的到來,所以80后要早做投資打算,不要盲目消費。先看看下面的例子:
吳女士今年30歲,2005年的時候,她剛大學畢業,到鄭州一家外貿公司工作,月薪4000元。當時,身在外地的父母非讓她在鄭州買房子,最終買下了南陽路中段的一套三室兩廳110平方米的房子。“當時覺得父母是強迫我儲蓄,每個月的月供大概是1500多元。”吳女士說,“我當時壓力有點大。”
與吳女士不同的是她的同事高先生。雖然與吳女士同年進入單位,可高先生是享受主義者,攢了4年的錢后,買輛汽車享受生活,如今吳女士的房子市值100萬元,而高先生的二手車,市值卻只有10萬元。兩人的資產有了很大差異。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是投資,只要以后回報好,現在就不存在貴不貴的問題;如果是消費,只要以后貶值,現在再便宜也是虧損的。
節省開支養成記賬好習慣
對于頻頻“月光”的80后來說,最首要的是節省日常開支,而最有效的辦法是養成記賬的習慣。每天對著手機、電腦的80后,采取電子記賬方式更好,傳統賬本已經落伍了。
目前,大大小小的記賬網站和軟件有數十個之多,原理大致相似:注冊登錄后,會出現一個記賬的頁面,里面詳細分列了很多條款,比如賬目日期、現金數額、信用卡金額、儲蓄卡金額,條款還分為收入和支出,對于支出的每一項用途,比如教育、金融、投資等各種用途都有明確的分類。還有一些記賬網站,提供了短信記賬等更為方便的記賬方式。
除網上記賬外,手機記賬軟件也開始風靡。目前已推出了不少手機記賬軟件,如MoneyLogger、手機記賬本、挖財365、iwalet記賬管理等。手機記賬比網上記賬更方便,能隨時隨地記賬。這樣記賬會對自己的消費情況有一個大致了解,碰到很多額外支出,就會能省則省。
混搭理財做好資產配置
對于80后的年青一代來說,正處于牽掛較少、賺錢潛力不斷提升的黃金時段。由于他們風險承受能力較強,且投資思路靈活,因此,在保持投資進攻性的基礎上,不妨采取“混搭”,黃金、基金、理財產品等一個都不能少。
理財人士針對80后年輕人提出理財建議,單身期應該將自己30%的收入選擇定期儲蓄、債券或債券型基金等較安全的投資工具,并選擇10%的資金作為活期儲蓄,以備不時之需。不過,剩下的部分不妨投資股票型基金等風險略高的理財產品。而且,80后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黃金、藝術品、基金等各種理財產品都可以投資,能有效分散風險。
不過,若80后在家庭形成期,可將35%投資于債券和保險,15%留做活期儲蓄,可以適當降低高風險投資比例。除混搭理財外,80后最需要強制儲蓄,而強制儲蓄最好的辦法是進行基金定投,這樣可以規避由于突發事件造成的財務危機。目前的工薪一族其實都非常適合基金定投,可以管理工資等流動資產。有關數據顯示,即使投資比較穩健的債券型基金,過去5年的總收益率仍然可以達到80%。若每個月省下500元做基金定投,收益定會非常可觀。
鏈接
房產投資遵守“三一定律”
80后辦理房貸要遵守“三一定律”,即每月的房貸金額不超過家庭月總收入的1/3。而且,對于剛工作不久的80后來說,可以采取等額還款方式,雖然累積承擔的利息支出會多些,但其優點在于月供初期壓力相對小,不至于在置業后負擔過重。同時,置業中還要考慮購房后的生活緊急預備金需要,一般至少要留足3個月的流動資金以備所需。在手上略有閑錢后,不應急于提前還款,相比于銀行僅0.36%的活期利息,通過巧用銀行產品減少利息支出會更合算。
有效管理信用卡
信用卡一般都有51天或者56天免息期,可以簡單將手中信用卡安排一下賬單日,使每筆消費都盡量享受到最長的免息期;另外,可關注各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商品,選擇正好是自己所需的購買,也可節約支出。理財專家還表示,80后信用卡張數不要超過3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