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
【摘要】 計算機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隨著科技的發展,圖像識別將逐漸實現智能化。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圖像識別智能化技術還具有一定的差距。文章分析了圖像識別技術的方法和具體應用。并且分析了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上的突破方法。
【關鍵詞】 計算機 智能化 圖像識別技術
計算機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圖像處理技術的進步,并且應用于多個領域。其獲得的成就顯而易見,但其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多種智能軟件出現但不能得到普及成為許多企業的問題。圖像識別技術需要進一步的完善,進一步突破。
一、圖像識別技術
圖像識別技術主要包括統計法、神經網絡結構法三種。統計法的優勢在于通過數學模型的建立對圖像進行線性區分,但缺點是無法識別圖像的具體內容。隨著科技的進步,神經網絡等方法開始應用于計算機圖像識別,提高了其智能化程度。在醫藥工程、建筑工程等多個方面,圖像識別技術得到使用和推廣。
二、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的運用
圖像識別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于醫藥工程、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具有積極的作用。當然,其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突破。文章將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以找到技術革新的突破口。
2.1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應用于醫藥工程
醫學上的紅細胞以及染色體的識別都依賴于圖像識別,通過智能化的圖像識別技術,醫生可對患者病情進行正確把握,從而促進醫學手術的成功。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始于目前,還需要進一步的技術調整。
2.2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應用于建筑工程
對于建筑設備零件的檢測上智能化圖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對運行設備故障的檢修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施工過程中的裝配、焊接等過程均用到了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確保整個建筑施工工程完整。
2.3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應用于文學藝術設計
文學藝術領域的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應用主要體現在電視節目制作上。圖像處理的技術高低直接影響了電視畫面的效果。這就要求其必須實現智能化才能避免人工操作中存在的弊端。同時這一技術在體現美的服裝行業上也具有較多的應用,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圖像,而圖像的處理技術則只有在智能化的基礎上才能不斷提高,這是現代科技發展與智能化基礎作用之間的矛盾。
三、計算機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的突破
3.1高速化和標準化識別技術的出現與應用
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對生產、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圖像處理技術也要逐漸實現標準化和高速化,這樣才能體現出其效率。隨著現代計算機配置的提高,圖像識別技術的發展應越來越細膩,圖像采集的分辨率應逐漸提高。存儲圖像的設備也應不斷的更新。
而二維圖像識別分析將被淘汰,替代它的將是三維立體圖像識別,這樣識別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識別技術將在細節上進行改進,滿足多個領域的需求。當然,多媒體形式的計算機圖像處理方式將在未來圖像處理中占有一席之地。數據處理和數據壓縮將可通過多媒體進行信息轉換,計算機圖像識別不再是通過機器,而是將人類的思維與其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其目的在于獲得更加精確的圖像識別,將圖像識別技術滲透到生產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3.2多維度和高科技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的出現和發展
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從二維到三維轉換的過程中,其準確度不斷提高。但對其技術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這就要求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也要不斷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中央處理器功能要不斷的提高。伴隨著科技技術革新以及人們需求的改變,計算機圖像處理過程應側重于更詳細的分類,系統化的、個性化的圖像處理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流。
四、總結
計算機圖像識別技術的作用已經十分明顯。但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在效果上其發展還具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對于我國的計算機圖像識別技術,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其在技術上要進行突破。
因此文章針對圖像識別技術的原理,分析了圖像識別技術的發展方向,對其技術突破方面做了大膽的假設。目前,圖像識別方式已經越來越豐富,但其在專業技術上卻并不精細,如何將每種方案的技術做到精細,是現代圖像識別技術的主流發展方向。
參 考 文 獻
[1]孫妍姑,基于BP神經網絡的圖像識別技術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05)22-23.
[2]成金勇,范延濱,宋潔.基于小波分析與Snake 模型的圖像邊緣檢測方法[J].青島大學學報,2012,3:78-81.
[3]楊小冬,寧新寶.自動圖像識別系統圖像分割算法的研究[J].南京大學學報,2009,40 (4):4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