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網融合是目前廣電網絡發展的主要方向,結合了最新的網絡通信技術為廣電網絡系統提供了發展的空間。本文就三網融合技術的發展動向,集中探討如何實現廣電網絡的三網融合改造,尋找廣電網絡更好的接入模式,深入研究下一代廣電網絡(NGB)的工作特點,為廣電網絡改造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 三網融合 廣電網絡 改造
一、三網融合是廣電網絡改造的良好機遇
自從2010年國務院大力發展三網融合開始,發布了一系列有效實現三網融合的系統化方案,并采用三網融合示范點對新的廣電網絡進行測試,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將三網融合在廣電網絡改造中實施。
政府對于三網融合的重視,使得廣電網絡改造工程能夠獲得更多的支持,技術和人才的支持,都為廣電網絡改造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就目前三網融合廣電網絡改造方案來看,IPTV成為廣播電視的主導,手機電視的播放控制也將得到集中的控制。廣電網絡可以通過有線網絡實現與互聯網的無縫連接,不論是數據的高速傳輸還是IP電話都能得到很好的支持。另外,國務院在國家有線電視網絡的發展中,明確指出會有三網融合技術和資金的投入,這為廣電網絡的改造提供了更多的發展資金。
面對當下良好的發展環境,廣電網絡應當抓住機會,將三網融合與廣電有線網絡實現有效整合,網絡整合和雙向改造,綜合提升廣電網絡的服務功能,從整體上提高通信質量。
二、廣電網絡改造工作面臨的問題
廣電網絡需要在國家技術和資金支持的幾年內實現三網融合的實現,這段時間也是實現全網建設的重要階段。廣電網絡傳統的管理構建分層分級,網絡都趨于地區化、分散化,在管理和播放統一管控上沒有整體規劃,網絡傳輸的技術等也沒有得到統一,也真是因為技術的問題業務功能相對單一,使得廣電網絡在核心網絡改造上需要增加更多的功能。
廣電網絡的主要業務規范,廣播視頻和網內音視頻通信在全網內擴展。廣電網絡的發展首先要針對自身有線電視網絡的數字化,網絡通信的雙向化增強和電信網絡的寬帶化、多往融合化,為整個廣電網絡提供可互動內容,為新媒體傳播網絡打下基礎。
三、廣電網絡發展的階段性探討
針對國家對于廣電網絡發展的要求,階段性目標將使得改造更加有序的進行。目前廣電網絡發展階段的目標是:努力實現三網融合,在技術和服務上突出創新,管理體制突出靈活,將有線廣播電視網絡的范圍擴展到更大的網絡中去,將傳統電視模擬型號逐漸數字化、雙向化、高清化,使得有線電視有更好的用戶體驗。有線電視網絡接入互聯網,使得數字化傳播和雙向化互動成為可能,也是廣電網絡提供綜合服務的基礎。由此可以看出當下廣電網絡的發展方向就是“用電視”,擴寬電視網絡業務路線,這就要求廣電網絡更加的靈活,核心網絡服務要承擔更多的需要,將零散的網絡服務集中化,實現區域共同形成更大范圍的整體互動網絡。
3.1接入網絡改造探討
廣電網絡接入互聯網改造主要有以下幾種:CMTS & Cable Modem;EPON & Ethernet over Coax 以太數據通過同軸電纜傳輸;EPON & LAN。使用比較早的是CMTS & Cable Modem模式,在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網(HFC)中,通過CMTS進行信號匯集,CMTS在網絡中功能更像是信息交換機,更好的實現網絡共享,再通過用戶端Cable Modem進行信號解調。該模式在早期是用于網絡融合測試,實際投入使用網路建設不太使用。在沒有雙向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網的環境下,則可以通過新建以太無源光網絡在用戶部分利用公共電視天線網絡同軸電纜,利用解調接入用戶。但是該模式技術標準不統一,長期運行需要進行更加細致的策劃。該模式對于原有網絡改動較少,能夠更好的在原始環境中進行網絡的改造并能更快的實現業務開展,相關成本也更低。在用戶端EoC解調端可以利用包括Wifi在內的多用解調模式,所以也有更好的推廣性。而在長期運行過程中,網絡重構則相對復雜,如果網絡的管理不當,調制解調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EoC與CM模式不同的地方,也就在于用戶終端部分信號模式不同和解調模式不同,但EoC模式可以很好的利用部分原有CATV光纜。另外還有一種模式,EPON & LAN模式,也是當前最流行的改造模式。在網絡傳輸速度上為了追求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好的傳輸效果,銅纜已經無法滿足高速要求,光纜是最好的選擇。EPON & LAN的網絡傳輸方式,成本更低,技術支持和設備支持也能得到更好的支持。廣電網絡要想實現規模化的改造,還是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
在網絡改造中關于節省資源,集中采購很重要。數字化廣電網絡進程不到三成,還有大量的已有網絡需要改善,面臨的投資也十分巨大。在此可以借鑒電信運行模式,分簽運作,實現省級或多省級聯合,規模采購,技術規格得到統一,成本降低。另外就是要時刻關注EPON技術發展和行業發展,光纖的使用需要注意技術,帶寬、傳輸速度、信號質量等都與光纜質量有關,選擇質量良好,技術先進的設備能夠有效增加網絡改造的可用時間,間接降低了網絡改造的投資。
3.2核心網絡的建設
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絡、廣播電視網絡、互聯網綜合提供數據廣播和電視廣播的媒體服務。也就是說不論是傳統的電信網絡還是廣播電視網絡,都需要在網絡媒體的基礎上,建立起共享建設核心網絡。電信網絡和廣播電視網絡還是處于獨立提供服務的狀態,在并行規劃上沒有很好的統籌計劃,也都各自有各自的下一代網絡改造計劃。而為了推進下一代廣電網絡的實時,要實現廣播電視網絡互動、跨地區、可交換可共享,下一代廣電網絡的網絡傳輸平臺,業務平臺,管理系統,建立一個功能更加強大的專用網絡。在技術支持上,下一代廣電網絡的核心是3TNET技術,在網絡邊緣部分要更好的利用IP交換進行混合交換體制改造。該模式下的專有網絡在路由層實現扁平多播,跨地區、交互性都更好實現,網絡邊緣性降低,交互連接匯聚網絡取得更好的效果。
近幾年電信業運行存在虛擬運營商和P2P的沖突問題,P2P因為在網絡中非智能拓撲占用了大量的網絡帶寬,網絡出現擁塞使得網絡運行收入大大降低。由此我們也不難得到關于廣電網絡改造的啟發:1、互聯網業務開放,封閉式、自由提供的網絡業務占有較大的帶寬。2、按照網路運行的要求,在網絡提供內部要強化中央集中控制能力,在網絡資源接入、客戶資源和網內資源核心能力系統中,構建分級網絡,使得網絡結構趨于扁平化、簡單化,是廣電網絡在改造后仍然能夠適應用戶對于P2P應用的需求。另外,還可以引入“云”平臺來降低內部業務平臺的建設,通過路由網域增強業務承載能力,同時也可以通過“云”平臺提升廣電網絡廣播承載效果。3、內外分層,集中強化內部,外部差分格局,在互聯網運營商之間加強溝通和控制,使得核心網絡的建設能夠更好的保證用戶群對網絡的需求,最主要的還是要提升廣電網絡視頻廣播的能力。4、資源聚合,在網內形成一個總量龐大,能夠完成自供性服務的網絡,一方面充分引入IDC的集中資源,分區分片的建設資源中心,通過網絡共享和網絡信息交換使得全網整體的資源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與網站合作,鏡像網絡資源引入外網內容補充,能夠更好的實現內容資源聚合。
如今市場上關于光纖網絡等廣電網絡改造的企業不斷增加,國家也大力支持國家廣電技術革新,所以在三網融合的改造過程中,應當時刻關注先進科技,從設備、思想和管理等層面徹底改變。
作者簡介:
郭德穎,男(1957-)吉林永吉縣人,工程師。
地址:
吉林省新立城鎮長伊公路9.5公里處,吉林省六六一臺。郵編:130119
參 考 文 獻
[1] 曾劍秋, 陳靜. 三網融合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經濟日報,2010-01-21
[2] 韋樂平. 三網融合的思考. 電信科學, 2010,(3)
[3] 羅小布.“三網融合”思維札記. 中國數字電視, 2010,(z1)
[4] 王效杰. 廣電NGB發展思路. 新聞前哨, 2010,(4)
[5] 鄔賀銓. 電信技術演進的啟示. 信息通信技術, 2009,(4)
[6] 侯自強.“三網融合”的基礎是互聯網. 中國數字電視,2010,(4)
[7] 江蘇省廣播電影電視局. 雙向接入網技術培訓材料. 2009